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相册,是社会的晴雨表,承担着保存国家文化记忆和对外宣传的重要使命。本文从研究中国纪录片相关法律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当前中国纪录片的法律现状,提出纪录片产业法律制度的构想,以期中国纪录片获得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恋 《新闻世界》2014,(5):225-227
如今,中国纪录片的制作技术越来越精湛,纪录片已成为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软实力,这不仅打开了纪录片在世界上的市场,也推进了其国际化的路线。在跨文化传播时代,面对不同的国家与民族,让纪录片所承载的内涵实质被观众所接受,这样才能形成文化上的认同。纪录片的创作不应停留在技术的层面,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文化的诉求。本文以纪录片《对照记》为例,探析在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纪录片的文化认同,以期创作出更加优秀的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3.
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与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中西纪录片在历史传统、话语系统、审美取向、制作理念、营销意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中国纪录片在对外传播的历程中面临无形而巨大的沟壑,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本文试图从"文化折扣"的概念切入,分析纪录片这一特定种类在跨文化传播中受到的阻碍及超越方式.  相似文献   

4.
乔延  王金礼 《新闻前哨》2022,(23):24-26
近年来,本土文化类电视纪录片逐步进入人们视野。它们不仅是本土文化的传承载体,还是对内建构集体身份认同、对外展示民族形象气质的有效手段。《美术里的中国》作为优秀的本土文化电视纪录片节目,聚焦中国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其节目策划以作品为中心、以故事为主线、以情感为纽带;声像布置则以作品和人物的互文、实景和动画的融合、音效和解说的配合为主,让观众获得极具文化沉浸感的视听体验,有效促进作品背后文化内涵、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5.
白祥保 《中国广播》2011,(10):48-50
中国民族广播网的创办,有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两个方面。这双重的因素,决定了中国民族广播网从创办之初就被赋予了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的双重使命。这双重的使命,简单地说就是“传播中央声音,传承民族文化”,主要内容有传播中央声音、传承民族文化、宣传改革开放、宣传民族团结、介绍民族知识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民族学者、媒体工作者和独立导演拍摄了一批反映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主要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以来这三个时期,跨度之大在中国纪录片创作当中绝无仅有.在对主要创作人员展开访谈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上述纪录片主题内容和文化标志的分析,探讨了这三组纪录片叙述方式与文化表征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要求.广西人民出版社充分发挥党社优势,紧跟中央要求,从宣传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面向东盟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深挖中华优秀文化及民族文化、讲好广西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四大方面,为外宣图书的出版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李家岑 《视听界》2008,(4):104-105
对外宣传不同于对内宣传,有特殊的规律和要求。外宣纪录片既要有中国特色,又要易于被海外受众接受。讲好中国故事,是非常有效的外宣手段。  相似文献   

9.
马伟海 《新闻世界》2012,(2):113-114
纪录片作为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在外宣和对外文化传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目前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偏离现实,未能很好地承担对外传播的任务。本文通过对《西藏一年》文本的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手段分析,从纪录片的结构、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剪辑节奏、镜头运动、画面等多方面进行叙事分析。从而得出纪录片视域下的"中国故事"对中国纪录片发展方向探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纪录片是一个国家对外传播的窗口,在对外文化传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中西文化在历史、语言、审美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本文意在通过《西藏一年》从纪录片的内容、故事、人物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中国纪录片如何跨越文化差异,更好地承担对外传播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何静  庞敏 《青年记者》2020,(9):64-65
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政策支持下,具有“国家相册”之称的纪录片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与电视剧、电视新闻并称为对外传播的“三驾马车”.纪录片的国际合作是讲好中国故事、把握国家话语权的重要途径,通过重大项目的国际合拍可以增加国内外行业交流、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强化中国媒体在国际业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辛腊娟 《东南传播》2012,(10):154-156
电视纪录片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近期,《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外的热播,为中国电视纪录片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本文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的内容特色、定位视角以及制作投入等三个方面着重分析,旨在探索其成功的要素,从而为我国未来纪录片的发展提供借鉴。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纪录片将是海外了解真实中国文化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3.
李建峰  富颖  张端 《今传媒》2013,(1):30-31
对外宣传工作是党和政府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是宣传政策法规、弘扬正气、树立典型、宣传经验的一种手段,也是一个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事业建设、民族和谐进步的促进器。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各个城市和地区更加地重视城市的对外宣传。地方党报作为城市对外宣传的主要工具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梳理对外宣传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了地方党报在城市对外宣传中所使用的手段和内容选择,并详细阐述了地方党报的外宣思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张舵 《东南传播》2012,(8):123-125
《西藏一年》是近些年涉藏纪录片的一个突破,它从八个普通藏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真实地描绘了西藏江孜地区社会各阶层的风貌。它的出现也改变了中国涉藏对外宣传长期处于失语状态的尴尬局面。这主要得益于制片人"对外传播"理念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西藏对外传播的紧迫性、传统涉藏纪录片的困惑、西藏一年的成功经验进行思考,试图找出涉藏纪录片对外传播的具体技巧,以期更好地学习纪录片的创作之道。  相似文献   

15.
严兰  范玉金 《新闻世界》2011,(9):268-269
全球化趋势锐不可当的今天,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是一项重要工程。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经过翻译加工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在词语的运用上、文化意象的传播上、文化形象的塑造上都失了应有的自然和优美。本文将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角度来探讨中国民族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的失落。  相似文献   

16.
韩岳  韩诚 《青年记者》2020,(6):67-68
当今中国纪录片主要的国际传播路径一般包括节展传播、院线传播、电视台传播和网络新媒体传播等,其中,国际纪录片节是最具有包容性和拓展性的传播路径。国际纪录片节基本上涉及了国际化纪录片生产和传播的各个环节,有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纪录片专业人士出席相关活动,搭建了“使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的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正电视纪录片是电视节目中一种蕴含丰富的艺术形式,具有记载历史、弘扬民族文化、加强对外传播的作用,是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反映和寻求社会变革,感悟人性与人生的载体。纪录片制作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家电视台业务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标尺。因此,各电视媒体对纪录片创作都非常重视,纷纷投入巨资,精选优秀采编人员去制作纪录片,有的还成立  相似文献   

18.
纪录片真实动态的影像符码在传播民族文化、提升民族成员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感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它是以真实去引发人们思考的艺术形式.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纪录片创作趋向繁荣,而当代纪录片创作更是走向多元化.将当代纪录片置于整个传播体系中考察,可以发现其通过文化策略、情感策略、市场策略、叙事策略诸方面完成了作为提升民族认同感及国家形象的认知中介和载体的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19.
刘彤  张莉 《新闻世界》2022,(7):83-86
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我国提高综合国力、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战略选择,强化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成为我国现阶段研究的重大课题。人文类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是2021年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指导,中国报道杂志社解读中国工作室联合腾讯视频、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深圳市委宣传部共同出品的系列纪录片。该片由英国导演柯文思执导,以外国人的视角对中国故事有了不同的解读,体现出了对外传播的创新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纪录片是一种具有跨文化、跨时空传播属性的媒介形态,担负着记录社会、传播国家形象、交流文化等重要使命,它是实现对外传播的有效形式。从《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外的热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如何增强对外传播能力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