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永州零陵朝阳岩摩崖石刻,创自唐代元结,历宋元、明清,迄于民国,名家巨擘来游者甚多,所刻诗、丈、题记,榜书遍布岩洞内外,具有极高的文学与文化价值。明代曾有《朝阳岩集》问世,清代多有金石著录,近代以来则迄无志书的编纂,学术研究亦尚未开始。自2009年至今,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师生对朝阳岩进行了系统、持续的田野考察,取得了最初一批学术成果。文章为有关此次朝阳岩田野考察的学术随笔。  相似文献   

2.
零陵朝阳岩摩崖石刻,保存了由唐迄今的一百五十余幅书法作品。其中多幅名家名作,各自呈现出独特的书法美学意蕴,就其整体观之,也标明了时代书风的变迁。故朝阳岩摩崖石刻既是历代书法名家作品的荟萃,也是一部凝固的书法史。  相似文献   

3.
湖南永州零陵朝阳岩摩崖石刻,创自唐代元结,历宋元、明清,迄于民国,名家巨擘来游者甚多,所刻诗、文、题记、榜书遍布岩洞内外,具有极高的文学与文化价值.明代曾有<朝阳岩集>问世,清代多有金石著录,近代以来则迄无志书的编纂,学术研究亦尚未开始.自2009年至今,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师生对朝阳岩进行了系统,持续的田野考察,取得了最初一批学术成果.文章为有关此次朝阳岩田野考察的学术随笔.  相似文献   

4.
明嘉靖间黄焯编纂的《朝阳岩集》是现存记载零陵朝阳岩诗文题刻的最早和唯一的一部总集,也是我国古代记载岩洞景观和摩崖石刻的较早的一部专书。黄焯,字子昭,号龙津子,延平南平人。嘉靖间任永州知府。今所见《朝阳岩集》为明代嘉靖黄氏刻本,线装一册,不分卷,内容包括铭、记、志、诗、歌、游题短记、补遗七部分。初由无锡孙毓修小绿天收藏,后归国立北平图书馆,迄今所见海内仅此一种孤本。文章将该集全文予以排录、标点,据现存摩崖石刻及府县志等加以校勘,并稍加注解,以便学者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5.
明嘉靖间黄焯编纂的《朝阳岩集》是现存记载零陵朝阳岩诗文题刻的最早和唯一的一部总集,也是我国古代记载岩洞景观和摩崖石刻的较早的一部专书。黄焯,字子昭,号龙津子,延平南平人。嘉靖间任永州知府。今所见《朝阳岩集》为明代嘉靖黄氏刻本,线装一册,不分卷,内容包括铭、记、志、诗、歌、游题短记、补遗七部分。初由无锡孙毓修小绿天收藏,后归国立北平图书馆,迄今所见海内仅此一种孤本。文章将该集全文予以排录、标点,据现存摩崖石刻及府县志等加以校勘,并稍加注解,以便学者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6.
何书置致吴文治书信,信封有“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缄”字样,信纸用“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稿纸”,收件地址为“北京东城张自忠路三号人民大学宿舍”,落款时间为“10.20”,邮戳时间为“湖南零陵1981.10.20”、“北京7支1981.10.23”。吴文治先生,1981年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何书置先生,湖南永州道县人,1959年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曾任零陵师专中文系教授、柳何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著作有《柳宗元研究》、《柳宗元在永州》等,论文有《“永州八记”应改称“永州九记”》等。1981年10月4日至12日,零陵学院主办柳宗元学术讨论会,同年出版《零陵师专学报》(本刊前身)1981年第2期“柳宗元研究专号”。内有何书置《柳宗元永州十年纪略》、《试论柳宗元的文学批评观》二文。《柳宗元学术讨论会报到册》参会学者本人的手写登记有:“吴文治男56副教授北京东城张自忠路三号人大宿舍”、“何书置男47讲师零陵师专”。何书置致吴文治论柳宗元书即在此背景下撰写,如今转瞬已过33年,何、吴二先生均已作古,而其论学问道之精神固为不朽,为此本刊特将书信重新发表。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在湖南零陵度过了十年贬谪生活。他在这一时期的诗文、论著,是《柳河东集》中的主体和精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八○五)九月,柳宗元因为参加“永贞革新”,被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再贬为永州(湖南零陵)司马,他到永州上任时已是严冬了。  相似文献   

8.
二00四年七月十六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零陵学院更名为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始建于1971年,先后历经了零陵地区师资培训班、湖南师院零陵分院、零陵师范专科学校、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零陵学院等发展阶段。34年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始终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先后4次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  相似文献   

9.
如果依据《柳子庙简介》(1985年永州市柳宗元纪念馆编印)、《永州之野》(湖南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零陵师专学报》(1982年第1期)、《永州市文物志》(内部发行、1983  相似文献   

10.
何仙姑作为八仙中的唯一女性,以其善良和无所不能为人所喜爱,人们对其籍贯和仙迹进行了不同的构设和传说,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增城说和永州零陵说。论文在遍览《道藏》和实地考察基础上对何仙姑的籍贯进行了新的论述,力主何仙姑籍贯之湖南永州说,意在恢复仙姑真相,重树湖南零陵在道教中地位,帮助零陵地区道教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嗣海 男,汉族,研究员。零陵师专党委书记。1937年12月19日出生于湖南衡阳县洪市镇,196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在衡阳行署教研室工作;1962年11月调零陵地区高师函授站;1964年8月调零陵地委宣传部,先后任干事、宣传科科长等职;1975年9月调江永龙圩农场任党委书记;1981年10月任江永县委副书记;1984年1月任宁远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1985年1月调道县任县委书记;1989年9月调入湖南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任党委书记至今。此外,还兼任省高教研究会理事,省《高教战线》杂志编委等职。近十年来,主要从事党建和高等师范教…  相似文献   

12.
新子《战时永州剪影》,原刊《国讯旬刊》1942年第273期,标明“各地通讯·湖南零陵通讯”。作者另有《投考大学杂记》刊于《十日谈》1934年第41期,《大学生周身都是刺》刊于《老实话》1934年第43期,《最后一次集合在风雨操场上》刊于《中国学生》1936年第2卷第21期,《故都的私中》、《从北平到长沙》、《从北平到长沙》、《各地通讯·长沙通讯:闲话湖南》、《长沙空展观光记》刊于《人言周刊》,《谈战争》、《北平大众的唯一娱舞场所》、《北师大春运会》、《双重压迫下的冀东民众》、《铲除贪污的话》、《北平学生徒步南下宣传》刊于《新人周刊》等。生平事迹不详。文中偶有误排,由整理者径改。  相似文献   

13.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4,(34):F0002-F0002
34.李达 一、生平介绍 李达(1890-1966),湖南零陵人。早年在长沙、北京等地读书,1913年后到日本留学。1919年五四运动后,在《觉悟》副刊上连续发表文章,介绍欧洲各社会主义政党的情况,并翻译《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和《社会问题总览》等著作,积极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李白究竟到过零陵没有?至今还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零陵师专学报》1983年第二期发表了雨康《李白是否到过零陵》一文,1984年第一期又发表了龙震球《李白未至零陵辨》一文,进行了讨论.惜原文未见,未详其说.李曼农《李白天宝后期江夏零陵之行考辨》(载《李白研究论丛》)则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湖南美术出版社作为“三湘揽胜旅游丛书”出版的《永州之野》,是由零陵地区三十四人组成的庞大的写作班子撰写而成的.该书出版以后,曾听人说:书中错别字较多.后在我校学报上又看到批评与反批评的文章.我都没有怎么留意.因为当时我案头上没有这本书.去年出席永州市召开的柳宗元学术讨论会,发了一本给我,最近花了点时间拜读一番,获益甚多.我鲜明地感到:关于柳宗元的介绍及其诗选在书中占有极为显著的地位.这无疑是应该的.宋代汪藻早就说过:“盖先生居零陵者十年,至今言先生者,必曰零陵;言零陵者亦必曰先生.……  相似文献   

16.
李白一生是否到过零陵,古今学者说法不一。王琦《李太白年谱》,未提来零陵事。黄锡圭的《李太白年谱》,郭沫若的《李白杜甫年表》、詹镆的《李太白诗文系年》,则云到过零陵。一九八三年《岳阳师专学报》1—2期,载有张建同志《李白巴  相似文献   

17.
稿林折枝     
《高中生》2002,(11)
我想念的是去年的雪。现在的这个时刻,阳光是贯穿季节的惟一主题,雪的光芒已深深隐藏,树梢上蛰伏着春的翅膀。——摘自湖南零陵师范荷池文学社林萧的《去年的雪》  相似文献   

18.
蒋琬故里考     
蒋琬,字公琰,三国蜀汉大将军、大司马(位同丞相)。关于他的故里,《三国志·蜀书》载为“零陵湘乡人”,《二十五史》、《辞源》、《辞海》等均承其所载。但笔者从有关地方志、通谱及古碣镌考证,蒋琬故里并非零陵湘乡,而是零陵泉陵,即今衡阳市祁东县、其根据有。  相似文献   

19.
新子《战时永州剪影》,原刊《国讯旬刊》1 9 4 2年第2 7 3期,标明"各地通讯·湖南零陵通讯"。作者另有《投考大学杂记》刊于《十日谈》1 9 3 4年第4 1期,《大学生周身都是刺》刊于《老实话》1 9 3 4年第4 3期,《最后一次集合在风雨操场上》刊于《中国学生》1 9 3 6年第2卷第2 1期,《故都的私中》、《从北平到长沙》、《从北平到长沙》、《各地通讯·长沙通讯:闲话湖南》、《长沙空展观光记》刊于《人言周刊》,《谈战争》、《北平大众的唯一娱舞场所》、《北师大春运会》、《双重压迫下的冀东民众》、《铲除贪污的话》、《北平学生徒步南下宣传》刊于《新人周刊》等。生平事迹不详。文中偶有误排,由整理者径改。  相似文献   

20.
零陵小记     
顾巡《零陵小记》,原刊《旅行杂志》1945年4月30日第十九卷第四期。作者生平事迹不详。文中偶有误排,由整理者径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