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主编的《马列文论研究》已经创刊。创刊号内容有:《马克思思格斯论文艺的批判继承》(李思孝),《济金根辨》(李中一),《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特点》(王向峰),《文学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王世瑜),《托尔斯泰学说的性质问题》(李希贤),《马克思论“掌握世界的方式”》(邹贤敏),《试论“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朱立元、  相似文献   

2.
读过《马列文论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出版。编著者:王怀通、王钦韶、田文信、张凌、张维麟、董学文[以姓氏笔划为序]。以下简称《教程》),认为它比较突出的特色有以下几点。一、突出了马列文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把文艺学怍为“历史科学”的特珠形态,从历史发展与实践经验统一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徐缉熙,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34年生于江苏宜兴县。195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徐缉熙长期从事文艺学、马列文论、美学和《红楼梦》的教学和研究,先后开设“文学概论”、“红楼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艺学”、“中国古代美学”、“马列文论研  相似文献   

4.
2012年我国文学理论界对马列文论“中国化”的建构做出了新贡献,突破了传统研究的理论视阈,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联系,公认《讲话》蕴涵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变革力和推动力,对于当前建设文化强国来说至关重要,影响深远;《文艺科学发展论》是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创新成果。应以科学态度对待“西马文论”,克服对马克思主义本源解释中存在的“泛化”和“窄化”问题;既要避免将“西马文论”“神圣化”,也要避免将其“虚无化”。应在注重理论指导实践、植根中国现实土壤的“接地性”和立足中国语境基础上,不断推进我国马列文论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必修课。下面就马列文论部分的几个理论要点作扼要介绍: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曾经打算撰写的《政治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草稿。手稿是马克思在巴黎时写的,又称《巴黎手稿》。它由三个没完成稿组成。《手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之初,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文化复调时代的到来;马列文论自身的"封闭性"等因素构成了对马列文论的挑战,因此,如何建设当代形态的马列文论就成了当务之急.面对挑战,我们可采取如下对策通过交往与对话的方式,在科学、辩证地总结与内省的基础上,紧紧面向并应对理论创新的现实语境,在理论指导实践、服务实践的旨意下建设马列文论.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学中文系高年级的马列文艺理论课,从六十年代初开设以来,迄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了。这是当今一门仍在建设和发展中的课程。目前我国马列文论课的教学,大致有三种方法:“选讲型”、“专题型”、“结合型”。“选讲型”以注经释典为主,紧扣原意。“专题型”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散文论的现象,把握马列文论理论体系的实质,以专题形式加以阐  相似文献   

8.
马列文论作为具有生命力的开放的学术体系,其最大特色之一即“通过独立的研究必然可以掌握它甚至创造它”。(1)(P5)依据时代和文学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提升与丰富,是马列文论特有的思维品格。创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当代形态是时下理论界广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当中,多数研究者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首先涉及到马列文论的哲学基础问题。因为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实践及其理论界说,大都有深厚的哲学背景作为依托。也就是说,特定的哲学基础对于建构特定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各家各派如我国先秦时期的儒家、道家,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无论其具体观点如何,他们都是依凭一定的哲学基础和逻辑出发点来支撑整个理论建构的。  相似文献   

9.
莫其逊,男,广西桂林人,1964年1月生。199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东方丛刊》编委会委员,全国马列文论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美学的教学与研究,讲授的主要课程有:文学概论、美学、马列文论、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  相似文献   

10.
盛开在马列文论园地中的一枝奇葩——孙铭有教授《恩格斯文艺思想论》述评木星孙铭有教授是我最为崇拜的老师,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学者。30多年来他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还锲而不舍地利用业余时间在马列文论园地里辛勤耕耘,《恩格斯文艺思想论》(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1.
马列文论课在高校中文专业理论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必须对这门课程的现状进行现实的分析,文章分析了当前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授课和教材的安排、知识形式、课程讲授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坚持立场、理论风格、文学实践几个方面对马列文论课程进行教学上的新设计。  相似文献   

12.
理查德.哈兰德的《西方文论简史》(又译《从柏拉图到巴特的文学理论》)是一部在当下西方文论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著作。作为该书的中文译者,本文作者从这本书的写作方式与结构思想出发,对当下文学理论的状况尤其是中国文学理论史的书写“结论”与“结构”问题进行了学理性的归纳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劳动创造了美”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石和起点。应当从逻辑的角度探讨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表述的这一命题的理解思路。在马列文论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这个命题,不仅可以降低难度,达到深入准确地理解原意的目的,而且能够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对马列理论学习的畏难和厌倦情绪。  相似文献   

14.
杨柄同志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研究马列文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学者。近十几年来,他先后编著出版的著作有:《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与美学》(上、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9月出版)、《列宁论文艺与美学》(上、下册,漓江出版社1988年10月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批评》(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3月出版)。此外还有不少文艺论文,散文和旧体诗词发表。而他于1997年由知识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文艺和美学理论》则是“作者多年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三位经典作家的全部中文版著作的一点心得和文献积累”[1],也可以说是作者长期研…  相似文献   

15.
针对苏州地区学生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 尝试对所用教材中模块化的内容从纵向加以重组,把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育科学出版社)中第二章“信息获取”与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的主要内容及其它章节的部分知识点结合起来,采用WebQuest方式进行跨单元的统一教学。  相似文献   

16.
张海宽 教授,男,1934年11月生于河北饶阳县。1955年参加教育工作。1958年发表文学评论。1979年到衡水师专任教,同时开始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体进行系统研究。现为衡水师专文学理论教授,衡水地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河北省优秀教师,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河北作家协会会员,河北文学学会理事,燕赵诗词协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会员。主要著作有《诗歌创作漫谈》、《散文创作初探》,有论文、评论近200篇。论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诗歌》在1989年获河北文艺理论“金鹿”奖,《谈谈“改革与诗”》在1992年获河北省教委优秀论文二等奖,专著《散文创作初探》在1993年获华北区文艺理论二等奖,另有多篇论文和评论被选人“论文集”与“评论集”。  相似文献   

17.
一 大家知道,师专没有分门别类的文论选修课,师专的文学理论以一门课程总摄文学基本原理、马列文论、西方文论、古代文论、当代文论诸项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从这个角度说,师专文学理论教学的关键,乃是要在一门课程之内正确而科学地处理文学基本原理、马列文论、西方文论古代文论、当代文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可是,师专现行文学理论教材的核心构架和主体内容是文学基本原理。在教材中,马列文论、西方文论、古代文论、当代文论都不以体系形态分章分节交织,而只在具体的专题层次上关联。因此我  相似文献   

18.
学者风采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3):F0002-F0002
李国春,1962年生,湖南郴州人。1985年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1988年至1990年进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硕士学位班,2005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晋升教授。现任湖南省美学学会理事、湖南省文艺理论研究会理事、湖南省美育研究会常务理事、郴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李国春教授自1985年起从事美学、文艺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讲授过《艺术概论》、《文学概论》、《关学原理》、《马列文论》、《古代文论》等课程。2003年以来在《文艺报》、《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文学研究》、《江汉论坛》、《求索》、《武汉…  相似文献   

19.
胎孕于诗性文化的中国古代文论,就其语言方式而言是哲理诗,就其义理铺敷而言是写意画,《二十四诗品》则是她的诗眼画境。司空圉既是以诗画一体的八思厦言说方式传中国文论“拟容取心”、“思与境偕”之神,又是用诗.心画意架一道“象”的彩虹而将中国文论渡往“象罔”之境。诗眼之传神,画境之写意,全在象罔之中。异哉,表圣诗品得诗性文论之玄珠。  相似文献   

20.
作为对《向“论点说”开一炮》(《语文学习》1991年第9期)反驳之反驳,该文作者余同志又在该刊1992年第4期上发表了《议论文的心志主题》一文(以下简称“余文”),意在以我国古典文论作为他根本不承认议论文有“论点”与“中心论点”这一事实从而另立“心志主题”说的理论根据。但余文的引述,特别是对《文心雕龙》的《情采》、《序志》、《明诗》、《物色》、《时序》、《附会》、《征圣》、《论说》诸篇的引述,除《论说》是直接与议论文有关的外,其余都是关于一般文章写作的泛论。即使是引述《论说》,也是将揭示议论文真谛的文字隐去,而只引出“心与理会”等几句与议论文关系不大的话且作曲意理解。 要谈“议论文”,就要切切实实谈议论文。要在古典文论里找关于议论文的理论根据,首先要弄清我国古代文体的分类。我国古代文体的分类研究,滥觞于汉魏,弘扬于明代,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