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是一个多元其生,充满互动变化的空间,教学过程具有丰富和鲜活的生成性。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的生成并非信马由缰,随处都要探究,随便都能生成。精彩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预设具有探究意义,有弹性的、柔性的探究点;预设当探究遇到困难时.怎样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深入思考;预设课堂生成的前景,应变的策略,并留有弹性的空间。课堂实施中,教师要活用预设,巧用自己的激情和机智给学生送去一抹阳光,让学生在智慧的分享,心灵的碰撞,个性的张扬中映射出七彩的斑斓。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课堂教学:从弹性预设到动态生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必须在弹性预设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来推进。因此,课堂教学是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既是预设的过程,也是生成的过程,更是在弹性预设中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形式的组织等都是弹性预设促进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预设是教学的内在要求,生成是教学的必然结果,二者相辅相成。教学中,为充分达成预设与生成的应有效果,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是必需的,一要以人为本,预设学情;二要立足文本,弹性预设;三要充分预设,调控生成。  相似文献   

5.
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生成性教学本身可分为自发性生成性教学与预设性生成性教学。自发性生成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超出预设方案的、与预设方案紧密相关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师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学经验,机智、科学地解决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教学的探究性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预设性生成性教学是在教师引导、启发下产生的,是全体学生参与的生成性教学,教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教学预设是师生活动的指南针,要做足预设就必须做到:预设目标,有的放矢;板块设计,弹性预设;预设生成,抓住契机。在教学过程中过程中,具有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的学生会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促进有效生成,主要做法是:拉近距离,心灵互动;学会倾听,点拨生成。另外,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发展教学机智,促进课堂生成。  相似文献   

7.
基于弹性预设下的课堂教学生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学是弹性预设与课堂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预设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多向互动,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创设多样化的活动组织形式,给教学留有生成空间;教学实施中更要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发掘并利用课堂现场生发成的课程资源,加强互动和交流,促使学生心智模式的改变,从而达到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政治课教学是弹性预设与课堂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预设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多向互动,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创设多样化的活动组织形式,给教学留有生成空间;教学实施中更要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发掘并利用课堂现场发成的课程资源,加强互动和交流,促使学生心智模式的改变,从而达到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政治课教学是弹性预设与课堂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预设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多向互动,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创设多样化的活动组织形式,给教学留有生成空间;教学实施中更要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发掘并利用课堂现场发成的课程资源,加强互动和交流,促使学生心智模式的改变,从而达到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张艳玲 《山东教育》2014,(11):49-49
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教学形态。正如专家所说:生成性教学是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刘李治 《化学教与学》2011,(8):40-41,66
动态生成性教学是新课程的重要教学理念,是构建高效课堂的诉求,是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五彩斑斓的,蕴含着无穷生命力的。本文从对化学课堂中生成性教学的认识出发、积极构建生成性教学的策略,并且对生成性教学进行了必要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罗克(Wittroek,1986)说过,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而新课标明确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这种生成性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预设是教学的内在要求,生成是教学的必然结果,二者相辅相成。教学中,为充分达成预设与生成的应有效果,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是必需的,一要以人为本,预设学情;二要立足文本,弹性预设;三要充分预设,调控生成。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教学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粗糙的、散漫的,也是低效的。没有生成的课堂教学是呆板的、了无生气的、没有智慧的,也是无法提高教学效率的。对于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的辩证关系研究有助于教师课前做好弹性预设,课堂教学中善于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并能适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方案、对预设的教案进行动态修正,让预设和生成和谐共存于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演绎精彩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林成梁 《学语文》2011,(5):28-29
我们知道,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缺乏生成的预设,师生之间难以擦出智慧的火花,而且慢慢会回到老师一言堂的时代:而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教学会形散且神散.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我们既要进行成熟而有弹性的教学预设,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更要关注生成、驾驭生成,让语文课堂焕发出活力。  相似文献   

16.
胡春颖 《考试周刊》2009,(49):220-221
课堂预设与生成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的一个热门话题。预设可使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可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文章作者通过课堂实践与观察,结合课堂教学实例,对预设与生成如何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弹性预设,留下生成空间;精心预设,建立生成点:调节预设,呵护生成的观点,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7.
周密预设是生成的前提。预设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反思以往的教学经验,设计弹性预案,留出空白以便课堂上即兴创作。实际的教学往往与预设有较大差异,当教学没有出现期待的情景时,教师不但要欢迎生成,还要根据课堂动态因势利导,寻找教学灵感,课堂上及时加工处理学案和教案,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8.
邓引兄 《考试周刊》2014,(2):123-123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首先,要精心预设,促进生成;第二,要创设情境,催化生成;第三,要弹性预设,使之动态生成;第四,要随堂捕捉契机,及时生成;最后,教师要灵活驾驭教材,整合资源,有效生成。  相似文献   

19.
董云 《甘肃教育》2014,(22):47-47
正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语文课堂的生机在于巧妙处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教师只有进行艺术而有弹性的教学预设,在课堂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不管语文教师在预设时有多么严谨到位的考虑,也不可能穷尽语文课堂的可能性的生成,因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会常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许多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因此,  相似文献   

20.
在阅读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战的矛盾统一体,正确处理这一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而艺术地把握预设与生成相融合的核心因素——三维目标。以三维目标审视教学资源,弹性设计教学,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在感悟、积累、运用的动态过程中,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同时,实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和谐共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