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说烟草是这样被发现的:很久很久以前,在美洲印第安人的部落里,有一个大首领的公主死了,当时那儿的风俗是人死了要实行天葬,于是公主被抬到野外去,让鸟兽啄食,吃光了,就算升天了。奇怪的是,过了三天,公主不仅没有被吃掉,反而活着回来了。查究其原因,原来是公主受了一种植物辛辣气味的刺激而苏醒了,这种植物就是烟草。从此,它就以"还魂草"的美名开始了  相似文献   

2.
会走路的树     
在南美洲一些向阳的山坡或岩石缝间,常常会看到一种奇异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卷柏,也叫长生草、九死还魂草、风滚草等。听到这些不同凡响的名字,我们不免感到好奇,这种植物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地方,竟让人们对它如此敬畏呢?原来卷柏有着两种特殊的本领。人们常用"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来形容医生的医术高明,而卷柏本身就能做到"死而复生"。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读写》2010,(11):140-141
植物大都喜欢生长在水分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可是,有些植物却偏偏喜欢安身在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的峭壁上、沼泽畔、荒漠中。九死还魂草——卷柏便生长在高高低低的乱石山上,石头棱角锐如刀尖,连生命力顽强的青苔都难以生长。要想采到它也十分不易。卷柏是一种多年生直立草本蕨类植物,高5~1 8厘米,主茎直立,常单一,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烟草有一个美名——“还魂草”。它原产美洲,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烟草有哪些害处?又有哪些用处呢?请看看下面的故事。(明明)”  相似文献   

5.
听说过"还魂草"吗?那可是武侠小说或者神话故事中的稀缺物品,有神秘莫测之功效,据说能够妙手回春,起死回生。现实世界中有没有真的"还魂草"呢?日本有一位生物学家曾经采集到一种蕨类植物,并把它做成标  相似文献   

6.
<正>杭州老汉胡茂华放了一辈子羊,2016年元旦刚过,他因为进山采药上了回新闻。不为别的,就为他要采的药,名叫"九死还魂草"。看过武侠小说的人对这个名词并不陌生,还魂草俨然就是江湖上的传奇宝物。还魂草应该是相当珍贵的,放羊的胡茂华心里有个价:一株好草,价值相当于两头羊。而在杭州临安某一处只有他知道的山崖上,十几棵  相似文献   

7.
1课件设计的必要性 开花和传粉是绿色开花植物繁衍后代的一种方式,它是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掌握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和人工授粉,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有重要意义,而植物开花、传粉是自然微观现象,学生无法把握花朵开放过程;而植物传粉,学生也无法用肉眼观察花粉传递的途径,造成对知识认知难度。为此,我专门设计了《开花和传粉》这一课件,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解决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8.
这种神奇的植物,学名叫做卷柏,是一种蕨类植物.它之所以被冠上"九死还魂草"的大名,是因为在干旱季节它们能抛弃体内70%以上的水分,一旦雨水降临,便立马恢复绿意和生机,就像变戏法一样.虽然卷柏抗干旱的功夫了得,但是这种植物却不是什么与尘世隔绝的仙草,在很多山头上都有它们的身影.人们要从它们那里获得什么维持肌肤水嫩的秘方,真的是找错地方了.  相似文献   

9.
为自己喝彩     
家里有一盆植物,经常看到它总是绿油油的。而今年冬末,它似乎没有了昔日的生机,可能是在感叹生命的短暂吧!我为它浇水,总是希望它经历干枯的过程之后再现光彩,然而,它没有辜负我的希望。过了几天,它在角落里长出了一簇簇尖尖的小绿芽。我无法想象它是如何竭尽全力展现新的生命,但我知道,这不止息的生命一定是在为自己喝彩。  相似文献   

10.
在土壤和水分严重缺失的峭壁上,还魂草总是干枯地蜷缩着,但当它吸取了水分之后,它就会焕发出生机,犹如重新拥有了生命。  相似文献   

11.
大人们都说,童年是金色的。小时候,我并不这么认为;而现在,我的想法居然跟他们一致了。童年是多么美好的一个词呀,就像金子般闪闪发光。它曾经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有好多悄悄话,想说给它听……童年,你还记得我家那个小花园吗?里面种了许多植物,有吊兰、葡萄、仙人掌等等。我平时最爱干的事就是去摆弄那些植物,  相似文献   

12.
哲学家培根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的确,绝大多数后进生不是因为天赋不足而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而成为“后进”的。而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它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又一个台阶,使其上进的脚步踏得实实在在,不致半途而废。 我班有位大个子学生是出了名的“麻烦生”,不仅学习不好,而且时常与老师过不去。记得刚接班时,他就给我来了一个“见面礼”。那是作为班主任的我第一次给本班上课时发生的事:当我推开教室门大步跨入教室时,一…  相似文献   

13.
我觉得甘蔗是极为离奇的植物,人如果不把它砍下来,它会把自己甜死。甜死是怎么死的?首先是舌头因狂喜而麻木死掉了,然后是主管嗅觉的中枢神经被源源不断的甜给甜死了。这里说的是人,而甘蔗作为植物,我认为它承受不了这么多的糖分。甘蔗的糖是单糖,热量太大,不跑马拉松消耗不掉这么多糖。况且——我稍微卖弄一下——甘蔗没有肝脏。没有肝脏,就没有一个化工车间把这些糖分解成葡萄糖或脂肪储存起来。甘蔗没有肝脏是造物主的疏忽。当然植物们都没有肝脏,但其他植物也没甘蔗这么甜。甜大劲儿了是什么样?就像甘蔗这样,脸憋得紫红。  相似文献   

14.
(一)引子每天你都有机会和很多植物擦身而过,而你或许对它们毫不在意,不过也许有一天它会令你格外喜欢或是怜惜。我是一个才女,我的名字叫林黛玉,编号002。  相似文献   

15.
《山东教育》2002,(13):32-33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人教社第三册的一篇课文,它以诗歌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集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于一身,深受师生的喜爱。我曾经以这篇课文的同一个教学设计在重庆地区开过多次研究课,后来到南通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班,我又准备以它作课例展示,目的是想通过课例展示为老师和学员们提供一个交流教学思想与实践的具体案例,同时也希望验证一下在跨越地域差异之后,原来的教学设计是否同样有效。在经过两次试讲和不断修改以后,我把《植物妈妈有办法》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时已和我最初的设计大相径庭,但它得…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它的特殊性就表现在它的产品是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因此,教师心中应该矗立着一个个人,一个个大写的人,尤其是班主任。几年来,我一直坚持着这样的理念,在班级德育工作中实施“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因此,同学们认同我、喜欢我,班级工作也取得好的成绩。反思这个实施过程,我觉得首先有一个确立这个理念的过程,然后是实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小兔吃草     
一天早上,奇奇带来了一只小白兔,这是本班自然角中的第一只小动物,孩子们对这个小客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有空就去看它,看它吃东西,看它大小便,看它玩耍,看它闭目养神。有的孩子还常常跑来告诉我小兔子在干什么,孩子们乐此不疲,我也尽量满足孩子们的这种兴趣爱好。可是自从教了孩子们做手工“小兔吃草”之后,我发现自然角中的植物变得“缺胳膊少腿”,而小兔的笼中总有一些植物叶子。经过了解,原来孩子们知道了小兔喜欢吃草(平时我们给小兔喂的是专门的兔食),就拿这些叶子去喂小兔。于是我尽量用委婉的口气劝导他们:“自然…  相似文献   

18.
“水份散失——蒸腾作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二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上)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描述水分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如果采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即:挂图讲解、板书归纳就显得非常抽象.而且古板,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佯的注入式教学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让蒸腾作用这一生动的植物生理现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我利用PowerPoint2000设计了一套多媒体课件用于该节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任齐娟 《科学教育》2005,11(2):59-60
教育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它的特殊性就表现在它的产品是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因此,教师心中应该矗立着一个个人,一个个大写的人。作为一个班主任,几年来,我一直坚持着这样的理念,在班级的德育工作实施着“以学生为本”这个理念,因此,同学们认同我、喜欢我,班级工作也取得好的成绩,尤其是思想工作,能做下去,也有成效。反思这个实施过程,我觉得首先有一个确立理念的过程,其次是实施的过程。下面就这两个方面谈谈。  相似文献   

20.
如果我告诉你植物同人类一样不仅能吃能喝,而且能听能看,甚至还有思维、感情,你相信吗?这就是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特异功能”。20世纪初,奥地利生物学家对藤本植物作试验时发现,藤蔓的延伸总是朝向最近的支撑物,如果移走这个,它又向另一个最近的支架伸展,好像它有“眼睛”,能看着目标前进。后来,其他科学家也作过类似的试验,结果都证明植物是能“看见”东西的。植物还能“听”,近20年来,很多科学家都已证实,给植物播放音乐,如同给奶牛播放能增产牛奶一样,植物的增产效果也很显著。但植物对音乐有严格的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