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者文摘应该用第一人称来写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国家标准GB6 44 7- 86将“作者文摘”定义为“由一次文献作者自己撰写的文摘”。自己撰写文摘时 ,理应用第一人称(即自述 )的口气。当今汉语版科技期刊文摘中 ,一次文献作者作主语时 ,通常使用自述省主语句。  相似文献   

2.
胡适自述     
《全国新书目》2014,(10):21-22
内容简介《胡适自述》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记录其早年经历和心路历程的自传,也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在本书中,胡适回顾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全面总结了自己早年的心路成长历程。《胡适自述》是胡适先生与自己的过去进行的“心灵对话”,读《胡适自述》我们可以从中感受胡适先生特有的睿智、幽默与文化气质,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真实的胡适,特别是胡适青少年时代的心路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3.
﹃策划﹄的蹊径激发作者自己去﹃谋﹄孔章圣﹃策划﹄的蹊径激发作者自己去﹃谋﹄孔章圣随着“策划编辑”、“策划人”这一新行当的崭露头角,“策划”这一实践过程无形中走进了“策划者出点子,总编辑定调子,撰写者操刀子,阅读者掏票子”的怪圈。作为成书的核心人物...  相似文献   

4.
书评作者也与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一样的,各有其“情”(情感)与“理”(理性)。在书评实践中,他们的“情”与“理”也各有其作用。 书评作者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对自己所喜爱的著作,在评论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兴奋愉快的情绪,多方搜集其优点,予以赞扬;反之,对自己所厌恶的著作,在评论时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主观感觉,不由自主地多方挖掘其缺点和问题,予以否定。这种现象的存在正是书评作者的情感活动对书评的影响、制约和支配的结果。书评作者的情感,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成为他们撰写书评的内驱力。他们一旦感到某一篇作品能扣动自己的心弦,与之形成共鸣时,就会激动不己,浮想联翩,若不命笔,就不肯罢休。  相似文献   

5.
认为《“文献资源建设”辨析》一文对“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解是片面、简单的,由此提出作者自己对该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与中国科学引文索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昭民 《编辑学报》1996,8(4):208-210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与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纪昭民科研人员在发表科技论文时,一般都要通过“脚注”或“参考文献”等方式,列出撰写该论文时所引用或参考过的主要文献。这种现象说明科研活动并不是完全孤立进行的,而是在继承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经过自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离骚集传》为宋代楚辞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关于它的作者,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仅有“宋本重雕,晋陵钱果之集传”这一简单的信息。本文作者在辑佚乐清钱氏家族文献的过程中,发现钱文子佚文《离骚集传序》,得知本书是宋代乐清人钱杲之在叔父永嘉学派后期代表人物钱文子的指导下撰写的,其撰写与刊刻的时间都在南宋庆元年间。本文利用谱谍与有关地方文献,对《离骚集传》作者的里籍家世及学术背景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根据作者在完成大理学院科研基金“关于建立大理学院图书馆旅游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研究”项目过程中所引发的思考撰写而成。文章基于一次对我校本科生的调研,认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过程中,首先要做到深入地了解用户的世界,然后在方式方法上要注重大众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结合,同时,这也对馆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郑琼 《新闻前哨》2005,(2):91-92
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日益多样,受众主体意识的日益增强和电视表现艺术的日益丰富,创作已逐渐摒弃了用画外音的全能视角去表现人物,而是让人物自己讲述。从广义来讲,“人物讲述”应包括电视纪录片中对所有人物的访谈。一般来讲,可分三种:“主人公自述”、“见证人的述说”和“旁观的评说”。从狭义来讲,“人物讲述”仅指的是主人公的自述,可包括“主人公自述”和“模拟主人公自述”。  相似文献   

10.
启事     
《山东图书馆季刊》2020,(1):122-122
本刊2019年第5期所刊文章《“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全球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第十二次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综述》一文,在“2.2图书馆影音资源重建与服务创新”中两次出现的“台湾图书馆”,应作者要求均更正为“台湾汉学中心”。特此声明。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学刊》八八年第一期发表了赵子凡、徐荣生二位同志的“论图书馆中的零次文献”一文,文中有些观点颇有新意,使人不枉为之一读。但对“人就是零次文献”的观点不敢苟同,特此阐发本人之所疑,以求同二位作者的共同商确。  相似文献   

12.
邓昕 《网络传播》2008,(6):62-63
“手机直播:暴雪中的回家之路”一帖,由名为“一个人们”的网友发起。据其自述,他欲借助自己拥有上网功能的手机,将自己顶着严寒暴雪乘火车回家的全过程,以发帖的形式,在天涯BBS上做一个实时的文字直播。然而,这一小小举动引来了各路网友,使这一个人行程自述演变成一场有广泛网络阅众参与其中的信息传播。整个过程充盈着丰富的实时消息、感受分享。  相似文献   

13.
“假署名”现象及编辑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假署名”系指在论文的署名上弄虚作假,把本来不是作者的人的名字堂而皇之地署在作者位置上的一种不良行为。近年来,这种行为有蔓延、扩大和公开化之势,成为期刊编辑工作者难以回避的一个棘手问题。“假署名”现象虽然大量存在,但毕竟不是理直气壮的事情,当事人多多少少都会采取一些手法,以骗过编辑和读者的眼睛。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挂靠型.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手法。评职称需要论文,而自己无力撰写,或虽能撰写却远远达不到发表的水平,情急之下,便四处活动,或找同学、或找同事、或找朋友,力求在别人撰写的与自己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论文上,加署上自己的名字。近者,在本部门、本单位、本学校寻找对象,远的,向相隔几百里甚至几千里的其他城市物色目标。一旦发现,便粘住  相似文献   

14.
陈新 《新闻前哨》2014,(6):72-72
获2013年湖北新闻奖一等奖作品《莫让GDP恋上PM2.5》的撰写,源自“香城时评”栏目一次例行的选题策划.  相似文献   

15.
人们几乎在每本书上都会发现“责任编辑”这几个字,他是对一本书的命运负有全部责任的人。塔·波·伏尤科娃担任责任编辑的书共有85本。《八十五次喜与忧》便是伏尤科娃对自己唯一喜爱的,并使自己的生活得到幸福的职业所作的思考和自述。这是一个为他人作嫁衣的编辑工作者的工作经验总结。《八十五次喜与忧——一个编辑的思  相似文献   

16.
让作家来讲自己的书,这也是书评的一种形式。“我的书”是文学家亲笔自述“我的处女作”和“我的成名作”的专栏。开设这个专栏,目的十分明确:鉴于在文学史和文学研究著作中关于作家“处女作”和“成名作”莫衷一是的混乱现象,特请文学家们亲笔自述,以匡正以往,以为今后提供准确可信的资料,也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文学家,兼供文学青年借他山之石以攻玉。同时,我们也试想通过作家评述自己的书,既活跃书评的气氛,也吸引更多的名家面向大众。当然,这种作法只是一种尝试,欢迎广大读者来信批评指正.感谢已来稿的文学家们,诚望更多的文学家源源赐稿。  相似文献   

17.
凡是登泰山的人,第一都想饱览大自然风光,第二都想跋步于玉皇顶享受日出的壮观景象。正是这样,那些勤劳智慧的工匠们为大家铺上了“十八盘”石阶栈道。那些还不习惯于登山的游人,踏着每个台阶向顶峰跋步时,又往往借助于拐杖的作用。最近,我读了杨玉辰同志撰写的《新闻写作学步》(由语文出版社出版)一书后,感到在攀登新闻成才这座“泰山”的路上,就象登上了栈道和得到了拐杖一样。在“学步”中,作者根据自己近20年写作历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6,(1):F0003-F0003
一、积极动员内蒙古地区图书馆学会会员及图书馆工作者撰写2006年年会论文,并组织人员参会。二、完成《内蒙古地区民族·地方文献联合目录》(蒙、汉文)盟市地区目录的录入加工工作。三、协助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完成《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图书馆概况》一书的编撰工作。四、协助呼伦贝尔市图书馆学会承办好“全国第九次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五、拟以内蒙古图书馆为试点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地方文献图片数据库”。六、进一步完善和明确“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地方文献征集小组”相关工作职责,切实发挥其效能。七、启动《内蒙古自治…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编辑,我有机会比一般读者先读到许多作者的新著。在读到的书稿中,有一本我认为是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它就是段瑞华教授撰写的《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1996年11月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我读这部书稿时的感觉可以归纳为“耳目一新”和“豁然开朗”八个字。所以感到耳目一新,是因为书中有许多作者的创见,不少观点、论述是前人所未  相似文献   

20.
书讯     
《中国广播》2006,(3):73-73
《思考为新闻壮行》出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高级编辑丁文奎撰写的《思考为新闻壮行》一书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共38.4万字,分为“社会纵论”、“新闻时评”、“传播漫谈”、“大地观潮”等四部分,汇集了作者的言论和新闻报道等作品。理性思考为本书特色,社会问题、新闻热点、舆论走向、业务发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