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编制原则、华侨华人研究学术界的观点、图书资料的管理和发展及读者检索习惯等方面,阐述现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华侨史类目设置得不妥之处,应将华侨史类目从D类调整到K类。  相似文献   

2.
ѧ�����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就学报类期刊的界说及分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对《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中有关学报的类目设置问题提出了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3.
网络信息分类法研究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阐述了网络分类法的功能,从分类体系、类目划分、类目排列、交叉关系处理、用户界面等方面论述了网络分类法的编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分类法中的类目注释是对类目的补充说明,能够帮助分类人员理解类目,准确归类。因此,恰切的类目注释在分类法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优先”注是杜威分类法特有的一种类目注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杜  相似文献   

5.
俞进 《图书馆》1994,(3):54-57,41
类目注释是对类名的补充说明文字,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分类法的编辑质量和使用效果。文章对《杜威十进分类法》第20版和《中图法》第3版的类目注释系统的种种注释形式一一列举,并分析比较了两者的异同。这对于两部分类法的相互借鉴,提高类目注释的质量,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在图书分类法中区分观点列类有它的历史渊源,解放三十年来又有很大发展,但实践证明,做起来困难很多.例如:1.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分类员区分图书的政治观点有困难,特别是外文书,很难按两种观点截然分开;2.区分政治观点的类目标准颇不一致;3.区分观点列类是图书分类法中的不稳定因素.所以,无论从思想性或科学性上来看,都存在很多问题.图书分类法是类分图书、管理图书的工具,应该便于使用.仅就区分观点列类这一个问题而言,像"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样区分观点的类目,不论集中为一类,还是分为三个组成  相似文献   

7.
类目注释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类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释得当可以引导分类标引人员准确归类。调查发现,《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的类目注释存在分类指引与所属类目内容不符、分类指引与类目设置不符、类目注释不完整或缺少注释等10个方面的问题。论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改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指出了<科图法>三版中存在的不足即类目内容范围中的误差、类目参照和类目参照和类目注释中的错误、新版和旧版分类法类目注释与类目不一致等问题.建议在分类法修订时要加强审校工作,以达到类目与类目注释的准确与一致.  相似文献   

9.
分类法类目名称和类目注释的规范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分类法中类目名称、类目注释等规范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樊瑜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3):115-118
针对各个学科领域期刊分布的发展特点,结合分类实际工作的需要,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的编制原则,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发展变化,提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的具体修订措施,包括根据文献保证原则增加类目设置和类目注释、规范类目名称和注释、删除重复的类目、完善形式复分表和保持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基本一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