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中不戴红领巾、忘戴红领巾的现象十分普遍。无奈之下,大队委在评文明班级的细则里增加了“红领巾佩戴情况”一项,并在全校公布。既然是事关分数,班主任就重视起来了,发下话:谁让班级失了分,谁给班级抹黑,唯你是问!  相似文献   

2.
何某某,五年级,现在在我班任劳动委员,虽然目前学习成绩还不太理想,但是劳动积极、热心助人,乐于为班集体和同学做一些自己“分外”的事,在同学中有着较高威信。看到他每天背着个手,在对班上的清洁区、教室、个人卫生及红领巾的佩戴等作全面检查时的那一副充满自信的“派头”时,有谁会想到以前他曾是一个让所有任课教师都感到头疼的“冷漠刺头”呢?  相似文献   

3.
学生中不戴红领巾、忘戴红领巾的现象十分普遍。无奈之下,大队委在评文明班级的细则里增加了“红领巾佩戴情况”一项,并在全校公布。既然是事关分数,班主任就重视起来了,发下话:谁让班级失了分,谁给班级抹了黑,唯你是问!这一招还真管用,戴红领巾的孩子一下子多了。偶尔有忘了的  相似文献   

4.
星期一,我匆忙吃完早饭,背着书包满怀期待地早早来到学校。因为这周我正式成为红领巾监督员,开始上岗值勤,负责检查同学们红领巾的佩戴情况并维持路队纪律。到了学校,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检查牌和绶带,箭一般地冲到了我的值勤岗位上。端端正正地戴好绶带,我昂首挺胸、精神抖擞地站在校门口,耐心地等待同学们到来。  相似文献   

5.
糖衣批评     
批评可以是甜甜的,甜甜的批评就像甜甜的甘露,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因为甜甜的批评里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善意。当学生意识到这种真情善意时,他们就会欣然接受批评并改正错误。“感谢式”批评周一升旗仪式上,学生们都在操场上站队,晓明没戴红领巾,班长要他戴上,他却说等老师来了戴也是一样的。班长把情况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老师来到晓明跟前,摸摸他的头,笑眯眯地说:“谢谢你啊!这么尊重我,在老师来时就戴红领巾。如果今后你能牢记自己是一个少先队员,自觉地佩戴红领巾,我会更感谢你的!”这个总是不愿意戴红领巾的孩子惊讶地望着老师,飞快…  相似文献   

6.
阿尔伯塔大学实行双委员会(即董事会和校务委员会)管理,其学生工作机构包括学生院长办公室、学生会与研究生会、学生组织等。其学生工作具有学生服务扁平化、项目化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面对失职     
课间操时间到了,我起身去操场。习惯了,到室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活动活动筋骨,看学生伴着音乐有节奏地做操,那是怎样的惬意!在学生的队列前面站定,学生们已经开始做操了。放眼一望,有板有眼的。这时,学校值周检查的一名学生从眼前闪过,我招招手。“今天红领巾佩戴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8.
近日,《中国教育报》刊载了一篇文章:某校学生的脖子上的红领巾有了孪生姐妹——绿领巾。因为一些学生各方面综合考评达不到学校的标准,只能佩戴绿领巾促其进步。《江苏教育》杂志又载:某校在大扫除时,几个学生没有学抹布,就用红领巾控窗户,老师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84-85页例题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学生说歌名,引出少先队员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我们每天佩戴的红领巾是什么形状.(三角形) 揭示课题并板书:三角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10.
时下,不少学校的常规管理流行着一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并佐以频繁的检查评比等强制手段规范学生的行为,"走路不规范扣分,在教室内讲话扣分,不佩戴少先队标志扣分"……事凡与学生相关的言行举止都冠以扣分的头衔.于是,在校园内便出现了另类现象:学生在校园内说话、行走、做事小心翼翼,甚至变得沉默寡言了,生怕惹来杀身之祸.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学生的“转型期”?处在“转型期”的学生有何特点以及应该采取什么对策?笔者根据教育教学的观察和思考,谈谈自己的认识。从学生阶段来说,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初中三年级至高中一年级这两个时期,属于学生的“转型期”。我们仅以小学六年级为例,进行探讨。一、“转型期”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升入六年级的学生已没有当年加入少先队时的自豪感与对红领巾的崇拜之情,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无须佩戴红领巾,于是顺手将红领巾塞入衣裤口袋中,以备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星期一的早晨,是例行的升国旗仪式。部分六年级学生东张…  相似文献   

12.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许多低年级的同学会戴上心仪已久的红领巾,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从这一天开始,红领巾就将陪伴着他们走过小学,升入初中,一直到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佩戴和爱护红领巾,并积极为它增添新的朵誉,是每一个少先队员的光荣和责任。然而,实际生活中,红领巾在一些队员的心中却出现了“褪色”的现象:经常有学生把捡到的红领巾交给老师,却很少有人认领;有的队员一出校门就摘掉红领巾,塞进兜里;有的队员用红领巾当抹布……  相似文献   

13.
刘萍 《教书育人》2012,(1):10-11
2011年10月18日,发生在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绿领巾"事件,登上了各大新闻媒体头条。所谓"绿领巾"事件,便是学生按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的优劣程度被分为两类,表现好的孩子佩戴鲜艳的红领巾,表现差的孩子佩戴绿领巾。学校和老师的意图旨在激励学生上进,"告诉他加油努力,下次争取  相似文献   

14.
“喂,检查红领巾的来了,快戴起来,要不然又要扣分了!”接着,就见班里很多同学急匆匆地从书包或衣兜里扯出一条脏兮兮、皱巴巴的红领巾胡乱一折,再往脖子上一套,打个结,就算是戴了红领巾,可以应付检查了。等少先队干部一走,有些同学又把红领巾塞进书包里了。这种情景,在很多学校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学生把戴红领巾当成一种负担,丝毫没有少先队员的自豪感。是不是学生在少先队知识方面缺乏教育呢?当然不是,老师们经常告诉学生,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来之不易,要珍惜它、爱护它;学校大队部经常开展活动,培养队员们热爱少先队组…  相似文献   

15.
刘新章 《成才之路》2010,(34):14-15
"红领巾",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作为少年儿童光荣的象征,红领巾有着它特殊意义的庄严。然而,随着年级的不断提升,学生刚刚加入少先队时,高举右手握拳宣誓、佩戴鲜艳红领巾的那一份激动、兴奋也渐渐远去。  相似文献   

16.
话题2011年10月17日中午,随着下课铃响起,西安市一所小学的小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排队回家。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  相似文献   

17.
一、回忆 我至今还难以忘怀第一次佩戴红领巾时那激动 的心情。我清楚地记得,当老师把鲜艳的红领巾系在我脖子上让我举起小手宣誓入队时那份自豪与神气。那时侯,佩戴红领巾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的(每次班中只发展十来个人,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所以,那个时候能戴上红领巾在同学们心中是无尚光荣的事情,大家把它作为一种美的标准与精神追求。而一旦戴上了红领巾,就要处处以少先队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还要在学习与生活中时刻接受同学们的监  相似文献   

18.
地点:湖南省新化县桑梓镇中心小学。事件:推选优秀的同学组成学生会,实行自我管理。口号:管理自己,我们能行!仪表,互相督促清晨,校园里静悄悄的。张秋早早地来到学校,站在校门口,查看同学们的仪表是否整齐。大家做得都不错,衣着整洁,红领巾端端正正地戴在脖子上。突然,有个高个子男同学从外面冲了进来。他的书包拖在地上,头发乱糟糟的,没有佩戴红领巾。“站住!”张秋追上去,对他说“,请你把书包背好,告诉我你的班级和姓名。你今天的仪表不整洁,而且作为少年队员,你没有佩戴红领巾,我要记录下来。”“我是四年级的,你敢记录我的名字,我就打你…  相似文献   

19.
据《西部商报》报道,甘肃省某小学把学生分为两部分,能迭到少先队条件的戴红领巾,学习不好、综合素质不高等不符合条件的学生戴绿领巾。这个规定使家长和学生在精神上承受了很大压力。  相似文献   

20.
谭清友 《师道》2013,(1):26-27
班上一个特殊的学生——成金华引起了我的关注,他的衣服总是洗不干净似的,戴在胸前的红领巾也是皱巴巴的,歪歪斜斜。在他身上,你看不到少先队员所应该有的那神采奕奕的风采。开学的一段时间里,他常常被少先队值日生扣分,扣分的原因不是迟到,就是没有佩戴红领巾。为此,我曾找他谈话,并提出要求。但每次谈话,他只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