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师要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或者谈谈自己的读书感受和体会。老师在激起兴趣后,要有选择地给他们推荐课后阅读书籍。教师要善于组织交流,促进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2.
近期,在他人的推荐下,我阅读了一本名为《教师阅读地图》的书,受益匪浅。这是新教育实验团队为自己的成员打造的一本书,目的是引领教师专业阅读,更好地促进他们成长。该书把教师的阅读分作三个领域,即根本书籍的阅读、专业书籍的阅读和人类书籍的阅读,并按照怀特海的三阶段理论逐步推进,指导教师应该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和为什么读书,从而为教师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师》2012,(2):38-38
<正>《读书》栏目旨在开阔教师眼界,交流其读书心得,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带着好问题读书,能将所读之书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并总是力求总结归纳出所读之书的精华。《读书》栏目近期重点向读者朋友征集以下稿件:关于教育学、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德育、美育、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辅导、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方面书籍以及教育类影视节目的书评、赏析等。所评  相似文献   

4.
“教师要多读书。”这个观点已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很多学校都安排了固定的教师读书时间,要求教师阅读相应的专业报刊与论著.教师的发展确实离不开读书,至于读什么书,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是专业书籍.作为老师.专业是我们的根。把根留住,因此,我们重视阅读教学类的报刊,教学类的理论书籍,这无可厚非。但是光有这些“此岸”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师》2012,(9):80-80
<正>《读书》栏目旨在开阔教师眼界,交流其读书心得,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带着好问题读书,能将所读之书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并总是力求总结归纳出所读之书的精华。《读书》栏目近期重点向读者朋友征集以下稿件:关于教育学、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德育、美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师》2012,(3):80-80
《读书》栏目旨在开阔教师眼界,交流其读书心得,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带着好问题读书,能将所读之书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并总是力求总结归纳出所读之书的精华。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中,书籍无疑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人们从书中汲取营养,丰富见闻,获得知识。一本好书会让一个人受益终生,一个人也可能会因为某一本书而改变其人生轨迹。对于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来说,读书更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交流教师们的读书心得,同时也为了梳理大家的阅读体验,本刊特举办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8.
一位在中学任教的朋友告诉笔者,为了督促教师读书,他们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读3本教育理论书籍,每本书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每周四晚上都要举行读书会,大家共同交流读书心得和感受。很多教师对于学校的这种做法十分反感,多数人选择从网上直接抄袭读书笔记以应付差事。笔者把这种学校强制教师参加读书会、上交读书笔记的现象称为教师"被动读书"。这种教师被动读书现象在各地各校还真不少见。  相似文献   

9.
俞雯 《语文学习》2023,(1):29-35
<正>一、项目的缘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语文新课标”)对于第四学段(7~9年级)整本书阅读提出“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丰富、拓展名著阅读。借助多种媒介讲述、推荐自己喜欢的名著,说明推荐理由”的要求。并提出了统筹安排课内与课外、个人与集体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多种策略;设计、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建立读书共同体,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经验;根据读书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吕婷婷 《小学生》2024,(2):37-39
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一要求,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并使整本书阅读成为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有力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着重抓好四大策略,即给学生推荐有价值的阅读书籍、激发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方法、引领学生分享整本书阅读经验。  相似文献   

11.
关丽云 《新疆教育》2012,(23):23-23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教师要拓宽阋读的范围,要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籍。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但能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能丰富积累自己的语言,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12.
阅读特别是“非功利性”阅读——超越学科,不在意是否“有用”,广泛涉猎各种门类的书籍,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起着重要而独到的作用。作为一所名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不少值得基础教育界关注的现象。建校一百多年来,无论处在什么时期,无论形势有什么变化,这所学校总有一批教师从不停止阅读。他们具有广阔的阅读视野和深厚的阅读积累,他们的阅读已经成为一种自觉;他们勤于思考、乐于交流,永远是学生眼中“真正的读书人”。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登该校“地平线读书社”教师的读书心得,期待更多的学校和教师,能够静下心来,在阅读中自觉地反思教育教学工作,反思生活品质,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智慧和修养。  相似文献   

13.
张景 《天津教育》2006,(11):20-2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在人类一切健康的消遣中,读书是最高尚的。“”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当我们的教师把一条条耳熟能详的关于读书的格言送给学生的时候,自己是否感觉到离书籍的距离越来越远。据调查,有许多教师一年都不读一两本书;有许多教师的阅读习惯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他们的目光逐渐从书籍转移到网络;有许多教师不知道该读些什么书;有许多教师不知道书该怎么读。教师读书问题已经引起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本期“的教育三人行”将围绕“教师读书”这个话题展开。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园本培训这一途径,鼓励教师“向书本学习.向幼儿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家长学习,向同行学习.向自己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学习”,并通过“集体、小组、个别学习研讨,交流互动,中心发言,脑力激荡,观摩分析,深度会谈.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培养教师良好的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经常有家长向我们反映,自己的孩子不爱读书。我园在幼儿家庭阅读情况调查中也发现:少数幼儿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必须要读书;多数幼儿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真的不爱读书吗?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家庭指导有关:家长对幼儿阅读认识不够,认为读书是上学后的事情,现在读不读都可以;一本书讲过后不愿意再反复读给孩子听,  相似文献   

16.
老师要读书,不读书何以提高文化素质?说读书的关键是要选好书。为此本刊特高“读书茶社”栏目。每期聘请一位主持人,向大家推荐一本(套)值得一读的好书。  相似文献   

17.
书海茫茫,浩森无垠,人一辈子读书可以“破万卷”,但不可能读尽天下书。所以,我们读书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读,有目的地读,切忌盲目性和随意性。当然,更重要的是要讲究读书方法。读书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若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若方法不当,贝费力不讨好。根据笔者的读书经验,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牛食鲸吞”的读书方法,也许会对同学们的阅读和学习起到帮助作用。如果一本书的价值很高,非常值得一读,就应象牛)L吃草一样反刍,反复阅读、咀嚼。思索,力求弄懂弄通;重要的句子和段落,要记录下来,还可写上自己…  相似文献   

18.
张学明 《教学随笔》2016,(3):129-129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地对教师提出了多阅读书籍的要求:“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所要求的。”可见,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多读书、读好书是息息相关的。而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引导部分,更应从广泛并有针对性的阅读当中汲取知识,补充理论,开阔视野,掌握技巧;然后把从课本所获得的一切与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相结合起来,最终让学生获益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成长。  相似文献   

19.
东少荐书     
这是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园如果你读了小编推荐的好书,欢迎写一写读后感,分享你的阅读心得。如果你读到其他好书,也欢迎推荐给更多小读者,分享读书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正>学生需读书,需读"整本书",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如何引导学生读"整本书"呢?笔者从这几个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一、交流批注,整体感知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共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批注阅读",通过批注的方式对书籍中每一个篇章有深入的理解,同时通过批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们能够交流自己的阅读认知。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