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1982年6月,首都一些新闻单位首次采用统计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受众进行调查以来,我国对新闻传播受众的科学实证研究已经搞了10年。时至今日,很有必要对我国10年受众调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推动高水平、高质量的受众调查在我国新闻传播界广泛展开。  相似文献   

2.
王芳 《中国广播》2006,(10):59-62
我国严格意义上的传媒调查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新事物。1982年由首都一些新闻单位和研究机构开展的“北京地区读者、听众、观众调查”,首次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媒介受众进行大规模综合考察和研究,“开启了我国大陆新闻史上对新闻传播受众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先河”。从那时起至今,新时期传媒调查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自1982年6月,首都一些新闻单位首次采用统计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受众进行调查以来,我国新闻界对新闻传播受众的科学实证研究已经进行了10年。1982年以前,我国的新闻传播受众调查一直在初级水平上徘徊,以定性分析为主,辅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2006,(1):50-50
本刊讯(欣文)《中国新闻年鉴》2005卷于近日出版。2005卷《中国新闻年鉴》自1982年创刊以来连续出版的第24卷。是一部反映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的大型资料性、综合性工具书,包括图片、要文、法规与文件选载、全国新闻事业专项综述、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社团概况、地方新闻事业概况、新闻工作经验、传媒及受众调查、  相似文献   

5.
1982年以来,受众调查在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界逐步推开,渐成风气,有力推动了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国受众的面目,从一片模糊变得清晰起来。但至今,对这些调查成果进行综合研究,以求从总体上认识、把握中国受众的工作,还是一个空缺。 本文试以15年来主要的受众调查为依据,对中国受众通过大众传媒获取新闻的主渠道和对传媒总体评价的变迁作一番考察,力求比较准确、客观地勾勒出受众的真实面貌,为新闻工作在市场经济下的高效运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06,2005(6):15-15
2005卷《中国新闻年鉴》将问世,这是自1982年创刊以来连续出版的第24卷。 这部反映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基本情况的大型资料性、综合性工具书,包括图片、要、法规与件选载、全国新闻事业专项综述、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社团概况、地方新闻事业概况、新闻工作经验、传媒及受众调查、新闻学论要。  相似文献   

7.
精确新闻报道,简言之,即泛指以各种社会调查结果为基础的新闻报道。它最早是1967年由美国骑士报团的记者梅耶提出的,之后的1973年,梅耶所著的《精确新闻学》一书使这种新闻报道方式逐渐风行于西方新闻界。我国的精确新闻报道始于八十年代。1982年,由北京新闻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联合对北京地区进行的受众调查开风气之先。1983年卫月29日,英文版《中国日报》以《首次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民意测验:读者相信报纸》为题将此次受众调查的结果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公之于众。此后,包括受众调查在内…  相似文献   

8.
“指导生活,实在有用”,这是《佛山日报》二版《实用》版(每周一至周六出版)的新闻理念。该版面自2008年开办以来,因其“从受众需要出发,努力为受众提供有用信息、以指导服务受众生活的实用新闻”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而受到广大读者喜爱。“实用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符合新时期报业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新闻知识》2006,(11):16-16
《中国新闻年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中国新闻年鉴社出版的大型工具类年刊。1982年创刊,每年出版一卷,已连续出版了25卷。2006卷年鉴主要记载2005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和新闻活动的资料。内容包括:有关新闻界重要活动的图片,国家有关新闻工作的法规政策,新闻工作经验及新闻学专论、高层论坛、新闻机构简介、中国报刊出版统计、传媒集团专题、新闻教育专辑、中国新闻界记事等。16开本,彩色硬面精装,印刷精致,卷首均有一或二个印张彩色图片。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弥足珍贵的资料,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白贵  赵晖 《新闻记者》2001,(12):67-68
2001年9月22~23日 ,“全国第三届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河北保定举行。这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 ,包括全国各新闻传播学研究机构、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和专业调查公司的学者、专家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 ,共同探讨和研究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大众传媒的受众理论和受众调查问题。1982年 ,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进行了“北京地区读者、听众、观众调查”(以下简称“北京调查”)。从那以后 ,我国大众媒介受众研究发展迅速 ,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出…  相似文献   

11.
1991年版《中国新闻年鉴》即将出版。《中国新闻年鉴》是大型资料性辞书类工具书,当年出版的年鉴主要记载上一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和新闻活动的资料。《中国新闻年鉴》(1991版)是自1982年版创刊以来,出版的第十部新闻年鉴。内容包括:1990年新闻事业发展概况,对当年新闻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新闻改  相似文献   

12.
蔡志军 《传媒》2023,(22):14-15
<正>回顾中国动画发展的历程,老一辈艺术家所成就的中国动画学派让当代动画人至今引以为傲。笔者认为,回顾中国动画发展的历程,既要讲传承,也要讲未来,这对推动中国电视动画高质量发展意义非凡。1982年,央视创制了中国第一部电视动画片《小黑驴和小花鹿》,由此拉开了中国电视动画的序幕。中国电视动画发展至今41年了,这41年也是央视动画的41年,我们可以把中国电视动画的41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视动画的诞生(1982年—1990年);第二阶段是电视动画的兴起(1991年—1997年);第三阶段是央视动画的崛起(1998年—2012年);第四阶段是央视动画的品牌战略(2013年至今)。  相似文献   

13.
林新 《新闻界》2006,(2):53-54
近20年间,中国新闻界有过多次界定新闻的高潮。最近一次是在2003年。这一年,黄旦在《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发表了《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建构——对三个新闻定义的解读》一文,之后《现代传播》杂志第2期发表了王渝新的《对“新闻”界定的探析》一文。他们对新闻定义的研究,作为2003、2004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两个成果,被写进了《2003—2004年中国新闻学发展报告》。报告中对他们的定义作了这样的描沭。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播》2006,(3):44-44
据中华新闻报1月4日消息《中国新闻年鉴》2005卷最近出版。2005卷是《中国新闻年鉴》自1982年创刊以来连续出版的第24卷。是一部反映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的大型资料性、综合性工具书,包括图片、要文、法规  相似文献   

15.
受众新闻需求并未减退 目前我国的报刊经营面临着挑战,受到严重冲击,但受众对新闻的需求并没有因此减退.2015年12月,易观智库发布《中国新闻客户端市场用户健康度专题研究报告2015》,报告指出,“自2015年以来,中国新闻客户端行业活跃人数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目前已有超一半活跃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新闻客户端应用,市场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2015年9月,中国新闻客户端行业活跃用户数达到33822.7万人,渗透率为54.3%.”这表明,尽管传统纸媒在衰退,但是受众对新闻资讯的需求却在不断加大,只是获取渠道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6.
欣文 《新闻导刊》2006,(6):29-29
《中国新闻年鉴》2006年卷于2006年10月出版。2006年卷《中国新闻年鉴》是该刊自1982年创办以来连续出版的第25卷。它是一部反映我国新闻事业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的大型资料性年刊,它记录了我国2005年新闻报刊业、广播电视业、网络传媒业、新闻传播学界等的工作实绩、重大事件、重要改革举措、典型经验、模范人物、优秀成果、机构设置、人事变动等方面的情况。在保持原有栏目的基础上,2006年卷《中国新闻年鉴》在内容编辑上作了以下调整:一是在《全国新闻事业专项综述》栏目中,除发表了中宣部新闻局供年鉴专稿《2005年新闻宣传工作综述》外,…  相似文献   

17.
如果按照专家学者们的共识,把198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开展的“北京地区读者、听众、观众调查”(简称“北京调查”)视为我国受众调查历史起点的话①,那么,我国受众调查已有近20年的历史。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北京调查”的时候,“受众”一词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异常陌生的,所以,即使是这次调查的组织者仍然沿用传统而繁琐的说法——读者、听众、观众,更遑论普通百姓了。如今,“受众”一词已经广为应用。你只要在任何一个互联网站的搜索引擎中输入“受众”两字,就可检索到一长串的文章。对于传媒而言,对受众的重视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无论是创办新媒体,还是改版、扩版,抑或开设新栏目、新节目和新板块,决策的依据都离不开受众调查。有些媒体甚至将受众调查的结果作为对记者、编辑奖惩的依据。由此可见,这20年来,我国的受众调查从无到有,发展是何等迅速。  相似文献   

18.
欣文 《新闻实践》2006,(11):33-33
《中国新闻年鉴》2006年卷于今年10月出版。2006年卷《中国新闻年鉴》是该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连续出版的第25卷。它记录了我国2005年新闻报刊业、广播电视业、网络传媒业、新闻传播学界等的工作实绩、重大事件、重要改革举措、典型经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年鉴》是一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反映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的大型资料性年刊。其主要内容是记录上一年我国新闻报刊业、广播电视业、网络传播业、新闻宣传与管理界、新闻教育界以及新闻与传播研究界的工作实绩、重大事件、重大改革举措、典型经验、典型人物、优秀成果、机构设置、重大人事变动等方面的情况。《中国新闻年鉴》2014年卷是该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连续编辑出版的第33卷,全书200万字,全面系统地记录了2013年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深度调查是新闻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在强调新闻短平快的今天,深度调查并没有失去市场,而是大有作为。因为,深度调查新闻能让受众了解到某一具体新闻事件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走势,能对新闻事件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这便是深度调查新闻存在的价值。自2010年3月3日金华日报在《记者调查》版推出专题深度调查《垃圾处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