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朝觐考察,是明代、清初实行的对地方文官定期考察的制度。朝觐之期,考察属官政绩,询问地方利弊。本文以朝觐考察制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明代、清初的发展演变以及清初对制度的调整,剖析明清交替之际制度变迁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朝觐考察,是明代、清初实行的对地方文官定期考察的制度。朝觐之期,考察属官政绩,询问地方利弊。本文以朝觐考察制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明代、清初的发展演变以及清初对制度的调整,剖析明清交替之际制度变迁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
肖菲 《兰台世界》2013,(12):110-111
李光地是清初著名政治人物,也是康熙年间在学术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在科学活动组织方面,李光地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从李光地与康熙、梅文鼎之间的学术交往事迹入手,对李光地在清初科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光地是清初著名政治人物,也是康熙年间在学术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在科学活动组织方面,李光地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从李光地与康熙、梅文鼎之间的学术交往事迹入手,对李光地在清初科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顺治六年整饬盐务课税题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饬盐务,清理盐课,是清初为恢复与发展生产、增加国课而采取的一系列重要措施之一。这里选刊的档案,系馆藏顺治朝题本盐务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顺治六年河东、两淮、两浙以及福建、四川等地区的盐业荒废情形。当时因兵燹灾荒所造成的商乏民困,盐业凋零,课帑虚悬,迫使清统治者实行整治盐制、招商减引、豁免盐课等安民恤商措施,这对清初恢复和发展盐业生产是有利的。这些史料,记录了清初盐业整顿情况,对于研究清初政治、经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制度看,清八旗兵以习武为己任,配之以发展的武举制来选拔武备人才;从民间看,反清复明斗争在清初尤为激烈,这些都以武术练兵反抗斗争;从观念和理论看,清初武术都有了变化;从文学看,清初受惠于明代多产且优秀的古典武义著作。  相似文献   

7.
蒋雯 《兰台世界》2013,(12):93-94
从制度看,清八旗兵以习武为己任,配之以发展的武举制来选拔武备人才;从民间看,反清复明斗争在清初尤为激烈,这些都以武术练兵反抗斗争;从观念和理论看,清初武术都有了变化;从文学看,清初受惠于明代多产且优秀的古典武义著作.  相似文献   

8.
孟繁勇 《兰台世界》2016,(22):109-111
何洛会在清初党争中背叛其主豪格,投靠多尔衮,被委以重任,曾统辖东北地区,权倾一时。多尔衮死后,他被政敌用凌迟酷刑处死。何洛会跌宕起伏的命运是清初皇室斗争的一个典型缩影,充分反映了统治阶层内部权力之争的血腥与残酷。  相似文献   

9.
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有《绵津山人诗集》稿本五册,是清初诗人宋荦诗集的写稿本,书中保留有王士祯书札两通及王士祯、朱彝尊、邵长蘅的评点,另有多人题跋,文献价值较高,在清初文学研究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清朝是我国围猎运动发展的高峰,但学界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康熙乾隆两朝,对清初贵族的围猎运动研究不足,朝鲜史料对研究清初的围猎运动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补充我国对清朝围猎运动的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有助于全面的审视清朝的贵族休闲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1.
多尔衮(1612—1650),满族,爱新觉罗氏。因封爵世袭罔替。为清代“八铁帽子王”之—。 多尔衮是清初的—位重要人物,清初的—些历史疑案与他有关。近日热播的电视剧《孝庄秘史》多次涉及了多尔衮。那么,电视剧描述的多尔衮形象是否符合历史的真相呢?了解真实的多尔衮有助于了解清初的历史,有助于推动对清代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清初诸儒便倡导绾理学于经学之中,意在重拾经学来扭转学风,因此,经学之风便渐然兴起。万斯大便是这一时期经学研究的集大成者。本文就则将万斯大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探究其经学研究成就及不足,以加深对其著作的解读和对清初经学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3.
张贞,在清初文坛颇具影响,但现阶段对张贞的研究处于始发时期,有不少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探索:文章根据张贞所著《渠亭山人半部稿》及其他著作的序跋、题辞等,对张贞及其友人的交游略加考索,整理出张贞与清初山东部分文人之间的交游,这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张贞往清初文坛的地位,对了解清初山东文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康熙与清初的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熙帝,名玄烨。在位六十一年。开创了历史上的“康乾盛世”,使清初的社会经济呈现一派复苏和繁荣的景象,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康熙为清初文化事业,图书馆事业的繁荣昌盛直接创造了条件。本文所要论述的康熙与清初的图书馆事业,主要是从康熙对清初图书事业的影响而论述的。  相似文献   

15.
施闰章是清初著名诗人、学者,对清代文学尤其是清诗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全祖望《鲒埼亭集》卷三十二有《愚山施先生年谱序》,是研究施闰章的重要史料,历来多为研究者所引用。然而全氏提出的观点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廓清的。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内在联系,将会对施闰章乃至清初诗坛的研究产生帮助。  相似文献   

16.
张学军 《图书馆学刊》2012,34(11):126-129
朱彝尊是清初著名学者,自称"拥书八万卷",为清初大藏书家之一。他一生著述宏富,学问精深,不仅在诗学理论和词学理论方面卓有建树,而且在文献学等其他领域也有极高的造诣。主要叙述他在目录学、编纂学、校勘学、金石学4个方面所做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清史研究的不断深入,汉军在清初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拟通过对清初汉军名将石廷柱一生经历的考察,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元气集》为清初人选清初诗的一种。不知是谢正光、佘汝丰先生未看到,还是因为其一人一卷,类似于小丛书的编选体例不符合其要求,我们未能在他们编著的《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中看到对该书的介绍。《元气集》编选者为清初遗民诗人徐增。徐增(1603—1673),字子能,号而庵、十足道人。江南吴县人。除编选《元气集》外,尚著有《九诰堂集》、《而庵诗话》等。  相似文献   

19.
清初著名教育家蔡世远生于理学世家,对程朱理学深有体悟。在清初的政治、文化和教育氛围中,他以程朱理学为根基,以恢复人的天赋本性为旨归,借助鳌峰书院,践行性理教育,为往生继绝学,精心育才。  相似文献   

20.
朱鹤龄<愚庵小集>是<四库全书>著录的清初唯一的遗民别集.除了传统的文学标准,<愚庵小集>的入选既与四库馆臣对朱鹤龄同钱谦益矛盾的刻意利用及对<愚庵小集>的删改有关,也与文集本身丰富的学术底蕴有关,体现了乾隆及四库馆臣对清初别集的新的选录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