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钓鱼》2007,(12)
夏秋过渡时期,使用长竿短线钓法,常遇到钓点鱼星很多而鱼不咬钩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有时问题出在温度、气候或是钓饵和钓法上。然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却被很多钓鱼人误认为正常,甚至认为某些天气鱼就是不可能咬钩的,尤其是在气候反常时,把鱼不肯咬钩  相似文献   

2.
柏名荣 《钓鱼》2004,(11):17-17
春夏过渡时期,钓鱼时常遇到钓点鱼星很多而鱼不咬钩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有时原因出在气候上、温度上、鱼饵上或是钓法上。然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却被很多钓鱼人误认为正常的,是不可能有办法咬钩的,但笔者根据多年的垂钓实践认为,在这个时候,钓者如果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将死饵变活饵,鱼还是会咬钩的。  相似文献   

3.
张炎冰 《垂钓》2002,2(10):28-30
在商品饵出现之前,人们对钓饵的认识主要是感性的。钓鲫鱼用蚯蚓,钓鲇鱼用蚯蚓,钓草鱼也用蚯蚓。当用蚯蚓钓不到鲢鱼之后,就断言鲢鳙不咬钩。只有聪明的钓手会从感性认识中发现某些异状,又由异状中总结出一般人不易发现的特殊规律。如:鲫鱼不咬钩时提钩逗一逗,鱼就咬钩了;中午水温升高,钓饵沉底后极少有鱼咬钩,但下沉过程中会出现半水截饵的信号,于是随鱼的泳层变化而有钓棚调整等等。  相似文献   

4.
邹思全 《钓鱼》2011,(2):38-39
外出钓鱼时,我相信钓友们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钓点有鱼,虽然不是很多,可就是不咬钧,半天才来一口。这就是典型的慢口,不是不咬钩,而是很长时间才咬上一口,使用常规钓法,是钓不到多少鱼的。碰到这种情况,很多钓友不是去想方设法改变钓法诱鱼咬钩,  相似文献   

5.
晃饵     
张炎冰 《钓鱼》2010,(14):23-23
用商品饵钓鱼会遇到一种情况:鱼轻微触动钓饵,但不把它吞进嘴,浮标出现一次或两次微弱鱼讯后就没有动作了。此时钩上的饵还在,可是鱼再也不咬钩了。对此,有经验的钓手会拖动一下钓组,这样饵一晃动,鱼就咬钩了。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的垂钓中,常常可以见到窝子中有鱼星,但不见鱼儿咬钩的现象,不论是休闲钓或是竞技钓均有发生。窝子里食很多且味道也不错,但鱼儿就是不咬钩或很少咬钩。尽管钓鱼人千方百计地调换饵料,增添诱鱼剂或不断地改进钓组、用漂、用钩,均不奏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经与有经验的老前辈交谈请教和多年垂钓摸索得出以下结论:其  相似文献   

7.
串钩最大的优势是钩饵抛入钓点后,上中下三泳层都有钓饵,可同时施钓不同泳层的鱼类,虽然串钩有上述优点,但它也同其它钓法一样,容易受温度、钓饵、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制约,使鱼吃钩变缓或无鱼咬钩,如何改变此种状态,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先做窝子后钓鱼串钩钓鱼不象炸弹钩那样,可边钓边诱,即使眼前鱼咬钩的频率再差,但鱼也会因钓点有饵,越聚越多,串钩钓的优势很多,但却无法避免诱鱼效果差的不足,特别是在面大鱼稀的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施钓串钩,就必须抛饵做窝。虽然有人不用做窝,抛对了地方,照样有鱼咬钩,但这种现象往往会持续…  相似文献   

8.
樵歌 《垂钓》2013,(10):33-37
串钩钓饵 海竿串钩钓法不仅钓组简单,钓饵也简洁方便,但是钓者常常面临这种情况——由于没有诱饵,施钓时容易形成“孤零零的几只钩,冷冷清清几粒料,茫茫水中撞大运”的状况。因此,钓者必须在钓饵上做足文章,才能有好的鱼获。  相似文献   

9.
串钩钓技巧     
李洪生 《钓鱼》2004,(11):35-35
串钩最大的优势是钩饵抛入钓点后,上中下三泳层都有钓饵,可同时施钓不同泳层的鱼类,虽然串钩有上述优点,但它也同其它钓法一样,容易受温度、钓饵、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制约,使鱼吃钩变缓或无鱼咬钩,如何改变此种状态,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华歆 《钓鱼》2003,(21)
传统钓鱼的特色是诱钓分离,先撒诱饵,在鱼引来之后再用精练的钓饵挂钩。所以,抱着传统不放的人只会在钓饵上动脑筋,常常忽略了诱饵的作用。商品饵诱钓同步,边诱边钓,鱼来得快,聚得多,但诱和钓并不统一。现象之一是钓点聚鱼很多,但咬钩信号杂乱,忙死了钓不上鱼;现象之二是钩沉不到底,半路上就被小杂鱼叨走了;现象之三是诱不来鱼,却有一条钓一条,鱼不多,但钓得实在。之所以出现这三种异象是因为钓手不识饵,只知道用鼻子去认识钓饵,不懂得合理钓饵状态是决定诱鱼与能否把鱼钓上来的关键。刚接触“本味”饵的时候觉得其貌不扬,颜色白不白、黄不…  相似文献   

11.
纪录台     
我在水库钓鲤鱼时,喜欢用玉米粒撒窝诱鱼,熟玉米粒挂串钩。这种方法劳逸结合,窝点一天续一次,钓饵不上鱼基本不用换。但在实践中,发现这种钓组有几个明显的缺点:一是此钓组线不能长于50厘米,否则影响抛投的准确和距离;二是拴钩不能太多,3枚最好,多拴钩因上面的钩离水底远,很难诱使鲤鱼吃钩;三是因钩少饵少,获鱼的机会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12.
伏治友 《垂钓》2012,(11):46-47
在长期的钓鱼实践中,笔者发现,鱼不上钩的情况非常复杂。有时候,是众人在同一时间里想尽各种办法都钓不上任何一种鱼,这可以说是绝对意义上的不上钩;但大多数时候并非如此,而是总有人多少能钓上几条鱼,这可以说是相对意义上的不上钩。当然,这种鱼不上钩往往是就同一种鱼而言的,不同鱼种也表现出相对性。例如,钓鲫鱼时,鲫鱼可能不咬钩,但一些肉食鱼类却能咬钩,或者有草鱼上钩;钓草鱼时,草鱼不上钩,却钓上来了鳊鱼。诸如此类的现象经常发生。  相似文献   

13.
张仲斌 《钓鱼》2006,(12):24-25
能够影响或左右池塘鲫鱼咬钩标象灵、钝(鲫鱼吸钩通常也称咬钩,咬钩的频率、快慢在浮漂上以漂汛的形式传给钓鱼者。漂汛多或密称为灵敏,反之则称为迟钝。)的因素颇多。而作为引诱池塘鲫鱼吞咬钩尖上的小小钓饵。是各种因素中重要的一条。因为钓人的钓组.第一时间接触池塘鲫鱼嘴唇的首先是钓饵。所以钓饵的味型、状态如何。对鲫鱼的咬钩在浮标上灵、钝反应有异。它对垂钓效果高低,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钩上的饵。池塘中的鲫鱼不愿意吃,或者不对胃口。  相似文献   

14.
侯凤明 《钓鱼》2004,(7):28-28
串钩最大的优势是钩饵抛入钓点后,上中下三个泳层都有钩饵,可同时施钓不同泳层的鱼类,虽然串钩有上述的优点,但它也同其他钓法一样,容易受到温度、钓饵、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制约,使鱼吃钩变缓或无鱼咬钩,如何改变此种状态,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5.铺地拖底钓 天气温闷,或水温低,鱼儿不爱活动,或水宽鱼稀等,可采用密集搜索的方法下钩找鱼。 拖底钓是使钓饵在移动中有停顿,在停顿中待鱼上钩。 水阔鱼稀,定点钓很难有收获,就要主动出击,下钩找鱼,在竿线所及的范围内,钓饵如铺地毯似地不漏过任何水底,边寻边钓。  相似文献   

16.
贺建成 《钓鱼》2008,(13):38-39
草鱼是热水鱼,属于趋温性很强的鱼种。具有怕冷不怕热的特征。“热钓草鱼冷钓鲫。”三伏天的草鱼是绝对肯咬钩的,三伏天钓草鱼,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段钓鱼,只是在钓法钓技上有些区别,在钓鱼位置与钓水深度上有点变化,在窝饵钓饵上有些选择。至于在三伏天之中的阴天和雨后钓鱼,更是招法各异,  相似文献   

17.
应对突变     
谭佛航 《中国钓鱼》2007,(10):56-57
半小时前鱼儿还在狂咬,后来漂子纹丝不动。昨天在这里钓鱼,上鱼不错,今天同一个钓位、同样的钓饵和采用同样的方法,就是不上鱼。我调的钓饵虽说不上有什么绝招,但也是鱼见鱼爱,可这几天怎么也钓不上鱼。  相似文献   

18.
邹思全 《钓鱼》2011,(18):40-41
在多年的钓鱼中,笔者发现有很多钓友,都是在喂好窝子后,不管发生什么变化,是一副钓组钓到底,而不知道去改变钓法和钓层,一旦无鱼咬钩,也只是一味等下去,最多也只是换个钓位。这些钓鱼人一般靠的是运气,其钓获量就可想而知了。但有很多时候是不需要换钓位的,只需作相应的调整就会重新有鱼咬钩。因为鱼情是在不断变化的,随天气、  相似文献   

19.
咋让鱼咬钩     
何京 《中国钓鱼》2005,(3):30-30
垂钓时最怕的就是鱼不咬钩,这种情况大多是发生在天气、水情不对路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认为在这样的条件下鱼不咬钩是很正常的,是不可能有办法使它咬钩的。但我认为如果办法运用得当,鱼还是会咬钩的。  相似文献   

20.
持钩性     
《钓鱼》2010,(16):13-13
传统钓组等鱼咬钩,由于中钩沉底,只能以浮子升降为鱼讯,优点是中钩率高,空竿少。在钓饵为蚯蚓、蛆、虾、煮熟的红薯块和揉得很黏的面团时,因饵不溶于水,故可以配合逗、引、晃等手段刺激鱼咬钩。"台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