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郭浩帆 《出版史料》2003,(4):118-125
晚清十年间,是中国小说借助近代化传播媒介迅猛发展的时期。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小说》是我国第一份具有近代色彩的小说专门杂志,1903年李伯元主编的《绣像小说》是最早响应“小说界革命”号召,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小说杂志。继《新小说》、《绣像小说》之后,上海又有《新新小说》、《小说世界日报》、《小说世界》、《新世界小说社报》、《小说七日报》、《竞立社小说月报》、《白话小说》、《十日小说》等小说期刊先后问世,其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书籍出版社主办的李昌银幽默讽刺小说《烦着呢》新书座谈会,于2010年4月3日在文化名城扬州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河南大学、中国社科院、江苏省作家协会、人民文学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广陵书社的作家、评论家和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近五十人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3.
耶丹 《今传媒》2016,(3):127-128
美国新闻"扒粪运动"时期的黑幕揭发小说《屠场》,在美国新闻与文学史上影响重大,小说的成功很大因素在于其独特的环境塑造,小说通过绝对客观的环境描述,反映了转型期美国社会矛盾的尖锐以及工业化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的回归.本文从三个角度试对小说环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现代期刊史上,有多份文学杂志命名《小说月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创刊于1910年8月,它在1921年革新以后,是中国新文学的一面旗帜,影响很大.由于它革新内容,招来鸳鸯蝴蝶派的攻击,引起一场历时不短的论战,并促使商务当局另出一份《小说世界》来解决矛盾.《小说月报》在革新以前,在民初文坛,也独领风骚.鸳鸯蝴蝶派的鼻祖之一李健青说:“当时小  相似文献   

5.
出版史话     
《现代出版》2013,(4):56+70
旧派小说之三:狭邪小说晚清最后10年,在谴责小说这一主流之外,还有一部分小说是写士大夫与伶人、妓女生活的,鲁迅把这类小说叫做"狭邪小说"。早期的"狭邪小说"中最著名的是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成书于1894年。而到20世纪初始10年,承接《海上花列传》之  相似文献   

6.
唐代小说中"诬风"甚盛,其创作篇目虽不多,然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分析《补江总白猿传》、《霍小玉传》、《周秦行纪》等唐代小说,从创作动机来考察唐代的"诬风小说",以观唐人小说创作的多元化动机,探究唐代历史和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据台湾报纸称,台湾河洛图书出版社即将出版一套“中国古典小说大系”,共一百种。其中有一些是首次印行的孤本。《绣鞋记》、《水石缘》、《响马传》等,据称只有英、法收藏,但均为漫漶残缺的复印本。这次河洛图书出版社据以出版的却是完整的初刻本。大系有系统地介绍了一些久闻其名的书。如记华工血泪的《苦社会》,写绿林豪杰的《绿牡丹》,鸳鸯蝴蝶派最后的力作《广陵潮》。大系每本的正文之前,请专家按小说的来龙去脉,撰写提要;正文后面附有各专家对该书的研究成果。原书为文言的如《山海经》、《吴越春秋》、  相似文献   

8.
中国小说理论史(修订本)陈洪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中国小说理论史》(修订本)是当代古代小说理论著作中匠心独运的一种。首先,该书从动态流变的角度把握理论范畴的实质。该书从原始材料出发,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史论结合,是以"问题"来穿透史料。如关于"小说"这一概念内涵的流变,作者就在追溯小说创作及其概念大致演变后指出:"文学小说成为社会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9.
小说《儿子与情人》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的成名之作,也是其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它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国内外研究者鲜少以"成长小说"为切入点对《儿子与情人》进行研究。"成长小说"是小说史上极为重要的文类,从"成长小说"角度品渎《儿子与情人》甚有必要。本文拟从"成长小说"的文学特征和主题出发分析小说文本,以期对小说作出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在各类传播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文学作品的普及过程中,借助新媒体"两微一端"渠道,通过跨媒体传播增加受众的接触频率、利用群体传播发挥粉丝的人际传播效应、交互式传播调动受众的参与性、品牌传播打造悬疑文学品牌等传播方式,不仅扩大了我国社会派悬疑小说的普及程度,也提升了其传播速度及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代史上,黄世仲等人主办的《中外小说林》刊物,资产阶级革命立场鲜明,小说理论与创作观点独特,社会影响深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左传》及其同时代典籍中有关瞽史之属职能的记载,与古体小说的创作来源、传播方式与社会功用存在一定重合。《隋志》从古体小说的本质特征出发进行溯源,在坚持《汉志》以小道为核心判断的基础上,又受《左传》影响,分层次丰富和完善了古体小说体系,进一步突破了《汉志》小说之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鲜花 《出版广角》2018,(14):94-96
司各特·莫马迪(N.Scott Momaday)是美国印第安吉尔瓦人的后裔,是普利策小说奖获得者,他的主要小说如《通向阴雨山的道路》《日诞之地》《远古的孩子》蕴含一个共同的主题——生态美.生态美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审视自然之美,是一种自然与人、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存在观.莫马迪主要小说的生态美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评述:自然的存在之美、家园之美和动物伦理之美,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史料》2004,(1):56-56
鲁迅写的文言小说《怀旧》,是用笔名“周卓”发表在1913年4月《小说月报》第4卷第1号上,是他写的第一篇小说。而写成于1918年4月的《狂人日记》是用“鲁迅”笔名发表在同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  相似文献   

15.
《新小说》主编是梁启超,该刊1902年创于日本横滨,次年改在上海刊行,1906年元月停刊,共出24期。连载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痛史》等名作,对促进晚清小说繁荣局面之形成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穿越小说2007年就开始在中国图书市场走红,金子的《梦回大清》、李歆的《独步天下》、波波的《绾青丝》、桐华的《步步惊心》、晓凤听月的《清宫·晴空·净空》、之之的《望天》以及被作家出版社以百万元高价签下的"四大穿越奇书":海飘雪的《木槿花西月锦绣》、天夕的《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夜安的《迷途》、晓风听月的《末世朱颜》等作品掀起一阵阵的穿越小说阅读热潮.这股阅读热潮在2011年达到了最高峰.因为这一年有两部热播的穿越剧成为了穿越小说阅读热的强动力,一是上半年热播的《宫》,一是下半年热播的《步步惊心》.说2011年就是"穿越小说年"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7.
古代小说序跋与诗文序跋产生时间应相差不大,现存的《毛诗序》一般认为是汉儒毛苌所作,而现存最早完整的小说序跋性质的作品是刘歆的《上山海经表》,二人生活大致同时。不过,《汉书·艺文志》称":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认为《毛诗序》渊源于子夏。汉代以后的学者,大多相信子夏曾作有《诗序》。宋洪迈《容斋随笔·子夏经学》(续笔卷十四)":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于《易》则有传,于《诗》则有《序》。"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岳麓书社"博导文丛"推出王齐洲教授的《稗官与才人——中国古代小说考论》(以下简称《考论》)。该书收集了作者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部分论文,这些论文分别发表于《文学遗产》《国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其中不少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  相似文献   

19.
从出版生态学的视角审视晚清民初的翻译小说刊行现象,会深入揭示社会、媒介、文学等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翻译小说热”的兴起,既和“小说界革命”相表里,也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民主革命等历史进程相伴.翻译小说承载的政治历史使命也推动了小说进入文学的中心,并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和世界文学视野形成产生深远影响.传播媒质和印刷技术的改良以及报刊运作稿酬制度助推了翻译小说的发展.除对中国文学世界的改观,翻译小说对当时出版生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主题的选择和艺术形式的取舍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始几年,清王朝经过甲午战争和庚子赔款这两起奇耻大辱,其极度的腐败已暴露无遗。在这种情况下,谴责小说通过暴露社会的腐朽黑暗,以实现怨世、诋世到醒世的动机企图也获得了读者的广泛认同。其中,尤以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最为畅销。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共108回,出版后出现了"为世所同嗜","甫出版,人争购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