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我曾经看到这样的情形:人不小心被鱼刺卡住了喉,怎么也弄不出来。没办法,就请来“鱼骨水”师傅。傅带来一碗冷水,口里念念词,然后在水面上画一道,叫被刺卡住的人一口气喝那碗带“符”的水。不一会,被鱼刺卡住的人感觉鱼刺没了。师傅说,鱼刺已被“鱼骨水”化掉了。“鱼骨水”真能把卡在喉咙里的鱼刺“化”掉?直到有一天我也被鱼刺卡住了,才领悟到这“鱼骨水”之谜。那一天,妈妈做的青鱼很好吃。我吃得快,被鱼刺卡了。同多数被鱼刺卡住的人一样,我急得又咳又吐,还用手指去挖。请了“鱼骨水”师傅,才把鱼刺“化”了。事后,我回想了一下,冷水到…  相似文献   

2.
傍晚,我和爸爸妈妈吃晚餐的时候,谁都没开口说话,因为,这个月轮到我家收电费,今天是最后的截止日。我吃着饭,一点也不担心,电费当然是大人去收的了,总不可能让我去吧?这时,爸爸开口了:“对了,今晚我得去办点事,可能回很晚才回来。”妈妈一听,急了,赶紧加了一句:“今天我上夜班!”“那电费怎么办?”我猛一抬头,真希望他们有个人留下来。刷的一下,两双眼睛一起向我扫过来,我看出来了,那是一种“奸诈”的眼神!我畏缩了一下,担心苦差事落到自己头上,便故做不解地问:“盯着我干吗,难道你们想我——”“对!”这会儿,…  相似文献   

3.
蚕宝宝     
一只蚕宝宝从蚕卵里慢慢地爬了出来,它伸展了一下四肢,开始观察周围的环境。这是一个花红柳绿的季节,它发现自己在一棵树上,周围一片寂静。突然,一只螳螂出现在蚕宝宝面前。“你好!”螳螂热情地和蚕宝宝打招呼。“你好,你是谁啊?”蚕宝宝不认识对方。“我叫螳螂,我们到枝头上看风景好吗?”螳螂自我介绍后邀请蚕宝宝一起玩。“好啊。”蚕宝宝也想看看自己所处的环境。螳螂和蚕宝宝爬上了树顶。只见远处蜜蜂在花间飞来飞去,彩蝶在丛林里时隐时现,到处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树顶的风很大,蚕宝宝看着螳螂那被风吹得飘来飘去的胡须,说道:“风景…  相似文献   

4.
车夫     
“您用车吗 ?”等车已久的我转过身 ,一位四五十岁的三轮车夫殷切地望着我 ,似乎焦急地等待我回答 ,而我则被他话中的“您”字惊一下 ,顿时不知所措。车夫用搭在肩上的白毛巾———其实早已被汗水渍得发灰了———擦了脸上和身上的汗 ,又小声说了句 :“您用车吗 ?学生半价。”我一听半价 ,这才正眼看了他的三轮车 ,虽是人力车 ,倒也挺干净的。“天要起雨了。”那车夫指着天上的一块厚云说道 ,我的眼也自然地看着那片黑厚的云 ,心里暗自着急 :现在不走 ,真要下雨 ,那今天就回不到家了。可我的脸上仍旧泰然自若 ,心里又想 ,我要是坐上你的车 ,…  相似文献   

5.
雨的畅想     
雨从天上来。地上的雨是天上的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四季的雨反映了天上居民每天的生活。“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和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蒙蒙细雨光临大地。志南把它称为“杏花雨”,不仅是因为这雨的细密轻柔,还应是雨中那带着花的清香。于是,我知道了春天的雨是天上一个爱花的小女孩在清晨给花浇水。水滑过花瓣,顺着叶脉往下滚,滴落在土里,又经过土壤的过滤,一直渗透下去。所以,它才会像花针那样细,才会含着清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悄悄地,春雨湿润了这个世界,湿润了人的心灵,让心灵的春天充满花香。  相似文献   

6.
雁荡夜景     
月下,我们一行人漫步在最原始而又平坦的小路上。看着沿途的美景,我恨不能让自己停下脚步,但是前方的雁荡山一直牵引着我。终于我站在了它的山脚下,怀着无限的憧憬,仰望星空。天上有月,皎洁得很;有星,却不多。星星时而颤动一下,我的眼睛便也跟着眨巴一下;它悄悄地在天空中挪动一下位置,我的目光也随之飘移。那一瞬间,我的心仿佛和它联结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7.
在一弯梨花院落溶溶月的浸漫中,在一绺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轻拂中,那一轮空灵的月,那一轮照耀了千年的月,便静静地从时光秘谷中缓缓流出,在我的内心驻足。第一次读到关于月的吟咏,是那句“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从未见过那样如水般澄静的月,也从未见过那样如苍穹般幽邃的水。诗中的那一枚月,该是南方的月吧,设想真的有这么一位手执折扇、缓步登楼、临江对月的文人,那晚的夜清静而深远,月色便如清清浅浅的水流泻下来,那一床淡淡的如霜的月毯,便轻轻地裹住他削瘦的清影。而月色、水色、天色又糅合在一起,幻化出一种迷离之境来。这样…  相似文献   

8.
花风筝     
春天来了,草地柔软得像一床绿色的毯子。小白兔、小刺猬在一起放风筝。小白兔望着天上的风筝:“嗨!我的风筝多漂亮——像鸡冠!”小刺猬也望着天上的风筝:“啊!我的风筝多好看——像喇叭!” “那……那……我的风筝呢?”谁在说话呢?声音那么小。“我在这里,我是小蜗牛呀!”小白兔弯着腰,低头在寻。小刺猬干脆趴在地上找。真的,地上有只小蜗牛,正仰着  相似文献   

9.
传说汉朝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爱数星星。有一天晚上,他依偎着奶奶坐在院子里,伸望星空。一边数一边间:“奶奶,天上的星星数得清吗?”奶奶说:“傻孩子,星星那么多,一闪一闪的。能数得过来吗?”这时爷爷走过来说:“孩子,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只要你有恒心、有耐心、有信心.就一定能数得清,”爷爷的这番话虽然不是金石宝典中的至理诤言,  相似文献   

10.
吃鱼     
小时候,吃鱼被鱼刺卡了喉咙,父亲背着我翻了几座山才找到了一个老赤脚医生,他念了一碗“佛水”,我喝下后才将那根小鱼刺弄掉(至今也没有弄清其中的奥妙)。以后一遇吃鱼便谨小慎微起来,或者干脆不吃它,实在抵不住鱼香的诱惑时,也多是喝喝汤而已。  大学毕业典礼那晚,我们几个好友约了班主任一起吃饭。轮到老师点菜时,他点的全是鱼。大家兴致很高,老师一边介绍鱼的品性一边鼓动大家多吃鱼,见了我和另外几个女生的吃相后说:“其实,吃鱼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勇气。有的人吃得快却没有被刺卡住,而有的人吃得慢反而心有悸,…  相似文献   

11.
赶出来的     
儿子“爸爸,从天上那架飞机里掉下来的是什么呀?”爸爸“噢,那是跳伞的人。”儿子“他是因为没有机票才被赶出来的吗?”赶出来的@刘昌芹  相似文献   

12.
1943年,盟军对纳粹德军发起了异常猛烈的进攻,天上有数不清的飞机,坦克成群黑压压袭来,十六岁的德国少年维特曼被一发炮弹震得昏死过去……当维特曼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一所破旧的房子里,一位比利时老太太正坐在他的旁边,慈祥地看着他。见他醒来,老太太笑了,端来水和面包,一边喂他,一边轻轻地说:"孩子,别怕,要活着。"几天后,一队盟军士兵来到了小村庄搜寻幸存的纳粹兵。一个比利时  相似文献   

13.
流逝的古典     
温习一下这随手撷来的句子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那样明亮的户外,那样的四季,那样的江河岳脉——若荷尔德林之“诗意的栖居”成立的话,至少这洁净的山光水色乃必需的吧。可是,它们今天又在哪儿呢?那“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天光明澈,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皎月寂静……今安在?从自然的角度讲,古人的世界要比现代人丰富得多,健康而优雅得多。地球上自几十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生物物种的诞生、进化、灭绝就不断上演,物种灭绝本属自然进…  相似文献   

14.
我在变     
某天放学回家,当我忽然发现爸爸妈妈都不再喊我的乳名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已经悄悄地长大了。是啊,一米二的个头一下蹦到一米六,不懂事的小毛孩长成了英气勃勃的少年,活泼顽皮的小学生变成了成熟懂事的中学生,这种种变化难道还不大吗?难怪爸爸、妈妈也这么紧跟着“形势”呢!我的外貌变化虽比较明显,其实内心的变化那才大呢!记得刚上初中没几天,我要爸爸带我到书店去买书。当爸爸看到书架上那琳琅满目的参考书时。他显得有点不知所措。这时,我却冷静得很,我要爸爸将七年级的各科参考书全部找来,并分门别类叠在一起。然后我一本一本地翻看、对…  相似文献   

15.
张衡(78—139)是我国享有世界声誉的历史文化名人和古代自然科学家。他成功地研制出了全球第一台地震监测仪,亲自创建了全球第一个有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张衡生在荒年,长得瘦骨嶙峋,但他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和机敏过人的大脑袋却特别惹人爱。在张衡4岁那年的一天晚上,望着天上那半个弯弯的月亮,张衡突然问奶奶:“你说嫦娥仙女住在月宫,今晚月亮缺了一半,那月宫是不是也会缺一半呢?它会不会掉到地上来呀?”“天上的星星为什么有的亮、有的暗?我们能数得清这些星星吗?”……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奶奶直摇头:“等你长大了去请教你的先生吧。”长…  相似文献   

16.
脚印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但直到经历了那件令我终生后悔的事之后,我才深深地明白了这个道理。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学钢琴了,在与我一起学的许多小朋友中我始终是佼佼者。每次作业总是我完成得最出色,老师总说我弹得最好,说我最机灵、最聪明。我六岁左右,老师让我参加了音乐学院举办的业余钢琴比赛。评委们也许见我年龄最小,特别照顾我而给了我一个优秀奖。其实我演奏得并不见得比其他选手好,但当时我不知道这点,只当自己是技压群雄。而打那以后,我就再也不安心练琴,只盼着在客人来家时卖弄一下那可怜的钢琴…  相似文献   

17.
江湖事     
江湖上的事情谁说得清楚?学校的江湖事当事人就说得清楚,谁会在被人揍了一顿后幽幽地说一句:“冤冤相报何时了啊?”那就是我,张小侠!初一的时候,有一次我下楼的时候,不小心把两个初二的同学撞了一下,他们转身看了我一下,装作给我让路,然后两个人位置让得非常奇怪,让我在那里拐来拐去半天才从两个人中间钻了下去。  相似文献   

18.
校刊采珠     
没有水的柔软,何来“吹皱一池春水”的优美;没有水的温情,何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及“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爱情故事;没有水的忧愁,诗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绪如何抒发;没有水的不息,何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没有水的奔流,何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绝世名句;没有水的流淌,何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理;没有水的晶莹剔透,又怎样吟得出“春来江水绿如蓝”这等佳句。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水被赋予了太多的内涵,赋予了太多的感情。这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这不正说明了水是艺术的源泉这一观…  相似文献   

19.
给妈妈打工     
“这地板可真脏啊!灰尘都要赛过天上的繁星了。”一天下午,妈妈边说边转向正在看电视的我,笑眯眯地对我说,“乖女儿,你来帮我‘大扫除’。要是干得好,给你20元,干不好,就给你10元,怎么样?”我心想:要我“打工”吗?可我才是个初中生啊!但最终还是抵御不住金钱的诱惑,向妈妈乖乖“就范”了。我伸了伸懒腰,开始干活。这时,妈妈的“口谕”下来了:“先把餐桌擦干净。”擦桌子?那多简单。我端来一盆水,拿起抹布,左一下右一下,三下五除二就把桌子擦好了。妈妈过来检查,她用手摸了一下,很不满意:“这么油腻腻的,你到底擦没擦呀?”我只得重来。这回,…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有一个人在外地出差,回来时,乘上了火车,突然发现自己的一件大衣忘在旅馆里了,便只得等火车在第一站停靠下来后马上改乘回去的车,再到旅馆寻取。幸好,那件大衣已让住在隔壁的另一位乘飞机后走的朋友带走了。那位朋友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离开任何地方之前,都要再看一看,有没有什么遗忘了,有没有什么还得补做一下。她有一句‘名言”,那就叫“千金难买回头看”。‘狗头看”,并不难,但有时人们往往不这样做,于是就出了差错。那位乘火车的朋友别的不说,一来一去,既浪费了时间,又担着心思,如果在临走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