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常见的老照片作伪方法有: 印刷品做旧:作伪者将精致的印刷品做旧,放入镜框中或装成册页出售。这类伪品多用明信片来加工,比较容易辨别,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就可辨认。  相似文献   

2.
东方亚洲和欧洲的艺术众多不同点之一可以从双方艺术家们对于古代艺术的看法中了解。东方亚洲的艺术家通过创作二维或三维的作品表达一贯对前世杰作的无限敬仰,并不断从中获取灵感。他的赞助人也常常对古代文物学科颇有见地并要求器物能够反映古文物的精神。于是仿古就成为许多中国装饰艺术制品图案中永恒的主题,其中能够用不同形式有规律地再现古品的原料之一是陶瓷。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不懂玉不了解玉石的人开始买玉.买的目的不是收藏.主要是投资[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考察良渚文化、二里头文化、商文化墓葬中玉锥形器、玉柄形器、圆陶片、漆觚的空间关系,认为漆觚在良渚文化时期、夏商周时期墓葬的器物组合,特别是酒器组合中占有重要地位。玉锥形器与玉柄形器形态上存在递变关系,在功能上存在同一性,使用方式上都是榫接于木棒上置于觚中以祼酒。这种玉柄形器是为瓒,与觚组合在祼礼中使用。墓葬中常见的圆陶片是漆觚用来堵塞剜制中形成的孔腔的隔断,其来源当是良渚文化漆觚使用的木塞与圆玉片。可以用圆陶片来判断漆觚的存在,从而重估墓葬的器物组合。祼礼的来源相当古老,良渚文化时期就在江南地区流行,在二里头文化时期进入中原,随早商文化的开拓而广布,并传承至西周时期。  相似文献   

5.
根据模具制作器物的方法不同可将邛窑模具分为压模成型模具、模印贴塑模具、压印模具和戳印模具四类。从模具及模印器物出土情况可知,邛窑模印工艺兴盛于晚唐时期的十方堂窑址,并随着十方堂窑址的发展不断丰富,一直延续到宋代,是邛窑繁荣兴盛的表现之一。作为四川重要的地方窑,邛窑的模印工艺不仅吸收了本地陶瓷传统中的模印工艺,还受到唐代金银器生产工艺的影响,与其他窑口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礼仪制度的初步形成时期。在礼仪制度初步形成的过程中,玉逐渐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成为古人在祭祀、朝会、交聘等礼仪场合所使用的重要器物之一。玉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玉璋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礼器之一,系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器物。《诗经》里有:"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在所出土的玉璋中,商代以后的较少,战国以后难见。玉璋形  相似文献   

7.
西北汉简是研究汉代边塞屯戍的珍贵资料。本文搜集考察西北汉简中涉及到的汉代边塞屯戍官吏士卒日常生活中所用各种居室什物,并依据简文试图对这些器具的形制、价格、来源等进行探析。所谓"居室什物",主要是指包括家具、炊具、餐饮用具、盛贮器、娱乐游戏器具等等在内的各类日常生活器物。通过传世文献、出土考古实物与西北汉简相互印证,不仅可以考察汉代边塞屯戍官吏士卒的日常生活器物,同时还可以借此更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些器物以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器物为主,实际上大多也是汉代普通民众日常生活器物,所以也可以与汉代内郡出土器物互相参照,从而进一步了解汉代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丰富我们对汉人物质生活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刘建敏 《博物馆研究》2006,(1):71-73,60
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市政府广场的辽宁省博物馆,作为沈阳市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其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精品,独特的红山文化代表器物——玉猪龙的平面造型,既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突出显示了现代建筑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空间将器物与观众型塑为被动观看的"物"与主动观看的"人"。现代性社会赋予了博物馆公共性与文化性的属性,而博物馆空间中的器物则被表征为满足观众文化需求与感官体验的物品,观众亦成为了器物表征的建构者。在博物馆现代性的影响下,观众通过自身的观看方式改变着器物的表征方式,并改变着博物馆、器物与观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博物馆人类学视域中的观众,是生活于现代性社会中的群体与个体,是博物馆发展与现代性社会发展契合过程中的观众。博物馆在型塑器物表征的同时,亦在将观众型塑为器物表征的建构者。  相似文献   

10.
我国陶瓷行业在清朝光绪时期复兴,极为盛行仿古青花瓷。盛行的主要因素包括:清朝光绪时期泛滥的保守思潮、盛行复古审美倾向,文物保护及西方国家陶瓷生产旺盛之需等等。本研究主要分析与探讨光绪时期青花瓷仿古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国陶瓷行业在清朝光绪时期复兴,极为盛行仿古青花瓷。盛行的主要因素包括:清朝光绪时期泛滥的保守思潮、盛行复古审美倾向,文物保护及西方国家陶瓷生产旺盛之需等等。本研究主要分析与探讨光绪时期青花瓷仿古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目前各类媒体多做“旧闻”的现象,给出了旧闻的定位,结合长沙市都市报——《潇湘晨报》相关的旧闻报道,探讨了报纸做旧闻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全场大奖     
艺术品高仿真复制达到了很高水平,其特点:①自主研发数码喷墨印刷仿古宣纸,已申请国家专利。②将原作的手卷装帧形式进行工艺创新,设计制作成中国仿古册页的装帧方式.并组合成套,实现了产品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完美统一。③工艺制作达到了数码喷绘高仿真复制的极致,逼真地再现了古书法的墨迹,墨韵层次丰富,字迹挺括清秀,有墨韵自然渗化的情趣,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相似文献   

14.
韩城梁带村墓地M27中发现了一组仿古铜器,本文根据新发表的材料,特别是海昏侯墓中发现的一件西周早期的形制、纹饰相同的卣,重新申述了梁带村M27中卣、尊、角等器类均是两周之际对西周早期铜器的仿制。尽管它们的造型与西周早期的铜器相似,但纹饰的精致程度差异极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两周之际的工匠进行仿制时,制作工艺变迁,工匠对西周早期的工艺不熟悉。由于它们与西周早期的铜器在形制乃至纹饰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确定它们是比较严格地仿制这些器物。此外,从器类延续的时间来看,梁带村M27中发现的簋和觚,也是两周之际对早期器物的仿制,由于仿制相对随意,不易找到它们确切的蓝本来源。  相似文献   

15.
问与答     
问与答胡德玉一、lllustrator(Windows/Mac7.0)问:怎样制作一个分布均匀而且连续的螺旋线?答:我们喜欢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较快,但是有时会出现锯齿效果;第二种方法比较复杂,但能得到较光滑的民预期的效果。下面是较快的方法:1.用钢...  相似文献   

16.
玉、瑜有别     
《陕西日报》1993年12月4日5版(周末版)《周末漫笔》专栏《王起明的精神》一文最末一段有“即便是败笔,也瑕不掩玉”这样一句话。 这里,“瑕不掩玉”应为“瑕不掩瑜”。 查《现代汉语词典》可知,“瑜”为玉的光采,指玉上最美的地方,比喻优点;“瑕”为玉上有毛病的地方,比喻缺点。因此,文中把“五”的意思理解为“瑜”是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17.
樊旭  王娟 《档案天地》2023,(11):37-41+51
<正>由于每个地域发展特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也产生了多种多样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地域特征的地方特色档案。地方特色档案应是档案部门收集(征集)的反映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特殊事件、名人、名胜、名优特产等特色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记录材料,而地方特色档案主要记录一个区域的发展样貌,每个地方特色档案也展现了各个地方的独特风情[1]。如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的柳湾档案,是记录当地各种历史特色文化的档案,其主要载体是彩陶、玉器、石器等器物,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后,国内外人士给毛泽东赠送了不少礼品,多由中央秘书室办理,也有由警卫局供应处以及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办理的。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现在保存着两份礼品清单。从1958年至1959年清单上看,礼品有收音机、摄影胶卷、立体幻灯机、兔毛背心、雨衣、地毯、枕席、龙须草席、海产标本、人参、鹿茸、酒杯等物品,共计四十余种。这些礼品大部分是单位送的,也有个人送的,如1959年11月25日,香港太古船:鸣的杨慎德送仿古玉鲁两件,玉扁笄1件;1959年10月17日,上海的黄正和送刻有八届八中全会公报的钢笔一支;  相似文献   

19.
仁真 《大观周刊》2011,(32):22-22,16
假如略微细致地观察藏传佛教的僧侣们,你会发现,他们所穿着的袈裟、配戴的器物,以及持守的教义、修持重点和方法上.是有差别的。他们虽然同是藏传佛教的僧人,却又分属于藏传佛教不同的教派。从11世纪以后,陆续出现了二三十种教派和教派支系,其中主要的是宁玛、萨迦、噶当、噶举等。  相似文献   

20.
古籍保护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科学的保护.即修复的科学性和保藏的仿古性,以及在利用时合理性。其目的就是在充分挖掘古籍的综合价值为当前服务时.确保古籍的永久性保护和利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