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根本方向,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在新时代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课标为纲、以育人为本,锚定育人目标,深化教育主题;挖掘育人价值,优化情境设计;找准育人方式,强化设问质量;提升育人效能,活化过程评价。构建教学评一致新教学框架,打造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新常态,不断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沈雯晴 《教育》2024,(5):63-66
<正>一、引言随着以核心素养为内核的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重视学科育人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英语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应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坚持育人为本,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它强调素养导向、育人指向。作为教学五环节之一的作业,是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教育活动,有着继续发展和扩充课堂教学的价值。本文通过探究立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与实践,提升学科育人品质。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站在时代高度提出的新的教育任务.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学科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顾一乾 《天津教育》2023,(31):54-55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更是当前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音乐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欣赏体会音乐之美的重要价值。为促进音乐课程的教学革新,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应当在教学设计中以情养德、以美育人、以乐促创,推动音乐课堂朝着融合教学的方向发展,在顺应教学改革的同时追求高效课堂,让核心素养指引教学前进的方向,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指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艺术鉴赏水平向更深处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科核心素养语境下,基于学科的教育教学具体实施进路是一线教师的根本诉求。应以课程单元的系统设计为教育理念框架,在单元学习的内涵和价值分析的基础上系统设计单元学习方案。基于对《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主题、素养目标、真实情境和学习活动,以聚焦问题引领单元教学,以评价体系观照学习过程,进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彰显课程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戏剧课程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简称清华附小)"1+X课程"艺术与审美领域的重要课程。"1+X课程"模式在戏剧课程中的建构,是指把音乐、舞蹈、美术等不同艺术门类的学科,通过戏剧这一课程进行整合,构建起艺术与各学科之间有机联系,旨在促进每一个儿童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与核心素养的提升。它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补充学科与学科间联系的不足。将戏剧课程学科化,注重学科内整合的同时,打破学科壁  相似文献   

7.
核心素养提升的中心环节是课堂,通过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教学"升华为"教育";此外,课堂教学有效性决定了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倡导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生物教学,是体现生物课程价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新时代核心素养导向下,课程内容研究不仅要回答“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谁的知识最有价值”,更要研究“什么样的课程内容结构最具教育价值”。以此检视课程内容结构的现实样态,主要有知识逻辑型、儿童活动型和整合型三种课程内容结构类型,同时存在以教育功能消散为症结的知识价值迷失、学生学习活动松散、一体化设计缺失的问题。新课标通过课程内容结构化强化课程内容的育人功能:编制学科核心概念加强学科课程的育人逻辑,倡导学科实践以优化学科课程的教学活动形态,增设学习经验以精制学生主体活动的微观结构。课程内容结构化背后的育人逻辑是引领学生主体发展的课程内容结构最具教育价值,即明确知识的教育立场是课程知识育人的逻辑前提,学科课程的实践逻辑赋予学生强有力的知识结构,主动学习是学生主体精神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科中的具体化,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专业课教学在职高课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现实中走向了迷途:学科本质观偏差造成的利益追逐,严重弱化学科育人价值。职高专业课的教学背离了学科核心素养,基于这一反思,提出职高专业课教学的新思路:把"为了知识的教育"转化为"通过知识获得教育",明确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名称、内涵与表现水平,并以关键词或核心概念来刻画学科核心素养。真正将学科核心素养变成我们育人的导向和指标,让专业课教学为培养出具有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服务。  相似文献   

10.
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了不同学科的教育内容和结晶,是新时代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而学科核心素养能否在理念与教学中有效转化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本文厘清了国内外有关课程转化的界定;梳理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分析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4个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方向,而公共参与是高中政治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通过开展政治学科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提升学生公共参与能力,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有担当的合格公民,从而实现政治学科育人的目标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注重学科的育人价值,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要基于生活教育理论革新课堂教学方式,开发学科的育人内容,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培养适应社会和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3.
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课堂教学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运用融合理念,在情境设计、思维过程、学科活动等方面融合美育,选取富有审美价值的课程资源,在育德蕴美的真实情境中培育学生学科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德美交融中实现以美育人,彰显课程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4.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核心素养是完整的育人目标体系。培育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深化英语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如何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是现阶段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5.
学科实践是实现新时代课程育人的主要方式和途径。课程是结构化的学科体系,为学科设置总体框架。学科是课程内容的载体,课程育人价值要通过学科实践来实现。学科实践是课程育人的主要实现方式。不同学科实践实现课程育人的方式各有侧重。学科知识类科目的主要实践方式是“探中学”和“用中学”;活动技能类科目的主要实践方式是“做中学”和“创中学”;教育活动类科目的主要实践方式是“悟中学”。学科实践实现课程育人的策略主要有:凸显学生主体,释放学生的生命活力;紧扣核心素养目标,激发学生的实践动力;设计真实性学习任务,打开学生的实践张力;建构“教—学(做)—评一致”的实践育人路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学生品德发展和情感提升的重要载体,把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作为学科核心素养。实施时政教育自然成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最佳方式,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价值颇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与技能不是简单靠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学习情境中或在相应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教师传授和学习者之间互助,借助必要的学习资源,并利用知识内在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以课标统领教学,结合教材内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把握恰当的时机,融合各种资源以凸显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设计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活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姚欢 《家长》2023,(33):141-143
<正>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美术教育更加重视以核心素养目标为导向,利用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打造综合性育人环境。在美术教育中培育学生优良个性、思想品德,启发学生的审美意识,能够促进学生人文素养与艺术素养的综合发展。但是,现阶段美术教学存在活动滞后化、忽视美育、与学生认知相脱节等问题,影响了美术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基于此,在小学美术课程开发与建设中围绕新课标要求创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实现在美术课堂推进德育和智育双线并进,打造综合性教育环境。本文简要阐述新课标指导下小学美术课程创新提质的方略。  相似文献   

19.
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和新教学的导向,贯穿于课程与教学的方方面面,成为新课标、新课程、新教学的主线和主基调。从凝练原因、学科定义、相互关系和育人价值论述了义务教育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而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具有综合性、生成性、发展性、实践性和情境性等特征;在培育核心素养时,教师应以生物学知识为载体、以生物学概念为支撑、以生物学实践为主路、以跨学科学习为辅路,既扎根学科又超越学科,进行综合育人和育综合的人。  相似文献   

20.
在如今教育体制不断优化的背景下,核心素养越 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核心素养体现了教育的价值,让学生 掌握现代社会需要的学科基础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中 化学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 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探究核心素养下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 策略,以期提升高中化学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推动学生的 全面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