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自己的语言变得幽默诙谐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历,本人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一、巧妙设喻写作课上,语文教师为了强调文章修改的重要性,巧妙设喻,他先引用《周礼》上的话:"绘图之事,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接着打比方说:"人的脸有赤有青亦有白,可见每个人的脸天生就是一篇文章。古往今来,许多女同胞都喜欢讲究修改自己的文章的。她们每天晨起梳洗罢,独自改文  相似文献   

2.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通过记叙邹忌以切身感受的“比美”之事设喻讽劝齐王纳谏除弊最后成就霸业的故事,说明了统治者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才能富国安民的道理。邹忌巧妙设喻,不仅做到了“忠言顺  相似文献   

3.
《邹忌讽齐王纳谏》和《齐桓晋文之事》两文设喻巧妙,结构严谨,语言优美。一、取譬精巧《邹》文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日常生活小事,用邹忌的切身感受设喻,讽喻齐威王广开言路,纳谏除蔽,使齐国强盛起来。取譬精巧,贴切自然。  相似文献   

4.
何兰 《语文知识》2011,(1):40-41
人通过学习可以改恶从善,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运用正面设喻、正反设喻、反复设喻等多种比喻手法阐述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使逻辑严谨且说理周密的议论文以形象生动的形式、通俗透辟的论证、朴素简洁的语言独树一帜,成为先秦诸子散文中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5.
《劝学》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是荀况的代表作,也是历经时间考验,广为人们传诵的名篇。文章是作者虚心求学、刻苦钻研的切身体会、经验之谈,集中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应采取的态度和方法,劝勉人们坚持不懈、精诚专一地学习。但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文章正面说理的话语并不多,道理却讲得十分透彻生动,易于接受,这主要得力于文章巧妙的论证方法——设喻论证。《劝学》(节选的课文)设喻论证的“巧妙”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一贴近生活深入浅出全文20个比喻,都是作者精心选择的,有的  相似文献   

6.
郭铭辉 《师道》2013,(5):29-30
我在完成了读懂课文、掌握必须的文言知识两个教学环节后,第二节,即以仿写为重头戏,以收获思想教育、文言知识复习和运用的成果,过程如下。一、精析课文、作好铺垫我和学生一起分析孟子的劝说艺术。第一步是巧妙设喻,引君入瓮。孟子听完第一段梁惠王的话后,心中已明白梁惠王心病的要害之处,但他机智地避开正题,巧妙地以战设喻,巧在哪里呢?一是"王好",二是下文的许多不正常之举也正是"好战"造成的,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孟子还巧在,  相似文献   

7.
王琴  央日 《文教资料》2006,(15):161-162
本文主要讨论了中英设喻的异同。从跨文化角度来看,中英设喻可分为两类:1.喻义相同,喻体相同。2.喻义相同,喻体不同。作者试图探索中英设喻存在异同的深层次原因。一方面,人类本身及其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很多共同点。于是不同文化的人对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可能有着相同的见解。这就决定了设喻中存在着文化重合。另一方面,虽然人类文化存在许多相似点,但是每一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而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不同的设喻方式。总之,中英设喻与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宗教,神话,历史,文学,自然环境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设喻明理,就是在论证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或典故作比喻,来说明人们比较生疏的抽象的道理,以达到喻理结合、虚实相生、深入浅出的效果。这种议论方法,可以提高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一扫议论文中常见的枯燥、严肃之风,读后给人以新鲜活泼之感,是使议论文出“新”的一种常用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说穿了,就是在议论文中运用比喻,但目的是为了说理,为了使道理深入浅出,易于读者领会和接受。就设喻在说理中的运用篇幅来看,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局部性的设喻明理。这是相对于全篇而言的,也就是在文中的某…  相似文献   

9.
红山文化玉器中玉蚌及玉蚌壳的玉质好、工艺精,让人过目不忘。蚌是生活在江河湖泊及溪流等水底的贝类,是双壳类软体动物的统称。蚌可以在水中的泥沙生活,出水也能生存一段时间,具有旺盛地生命力与繁殖能力。蚌浑身是宝,  相似文献   

10.
记叙类文章写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手段,作者在写作中有必要注重抓住特征进行粗笔勾勒、巧妙设喻以突出形象、注重细节以求形神兼备、立足现实并能合理想象等方向。  相似文献   

11.
“就近设喻”是一种古已有之但尚未引起研究者充分注意的修辞手法。所谓“就近设喻”,其喻体不像一般比喻,取之于规定情境之外,而是依托在规定情境之中。如《高山下的花环》写韩玉秀深夜在梁三喜坟上哭泣,作者这样就近设喻:“满天星斗像泪人的眼睛,一闪一眨……”这里,状物写人与抒情绘景融为一体,有“天然浑成”的韵味。就近设喻最大的艺术优势是:基于就地取材,因物赋形,因而形式  相似文献   

12.
萧袤是个高明的比喻写手,他善于根据欣赏主体儿童的认知特点、审美情趣巧妙设喻,以奇妙的比喻构筑童话的神奇世界。因此,运用修辞学的理论,从儿童认知接受及审美需求的角度对其比喻的形式特征和关学特色进行探讨来认知其童话的精彩与神奇。  相似文献   

13.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得好,能使文章鲜明、生动,让人引起联想,受到感染,加深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解.因此很多人写文章常用比喻.比喻跟整个语言的运用一样,为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交际的需要,它本身也愈来愈丰富多采,逐渐趋向多样化.建国以来,有些同志对比喻进行过比较深入的探讨.有的同志提出在比喻的基本格式之外,还有讽喻、博喻、曲喻、反面设喻、反复设喻、迂回设喻与喻中有比等等,但  相似文献   

14.
同类属事物可以设喻。设得贴切、契合语境,效果有时比不同类属事物的比喻还要佳。何以同类属事物能设喻?因为它有社会实践基础。实际语言运用中,古今中外都有同类事物比喻的存在。要是不囿于“必须  相似文献   

15.
高姝 《阅读与鉴赏》2007,(12):63-63,65
散文是先秦时被广泛运用的文体,尤其是历史散文,就它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它常常运用生动商巧妙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深邃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记叙了邹忌用设喻的方法,巧妙地规劝齐王采纳谏言的过程。使文章充满了情趣和理趣。  相似文献   

16.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精讲课文,《教师教学用书》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这篇课文在写作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先由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部分内容表面上看来似乎与讽谏无关,实际上是设喻说理的前提。接着写邹忌讽谏齐王,正面设喻来说明君  相似文献   

17.
<正>开头是作文的第一步,好的开头应能给人眼前一亮之感。议论文开篇巧妙设喻,能够变抽象为形象、改枯燥为生动、化平淡为神奇,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议论文开头运用比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明确想表现本体的什么特点,然后根据这一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寻找恰当的喻体;二是喻体应选择熟悉的事物,以引起读者的想象与共鸣;三是比喻要讲究创新,缺  相似文献   

18.
《公输》一文是记载墨子以实际行动贯彻他的“非攻”主张的一篇动人故事。主要讲墨子设喻说理,指责楚国对宋国的侵略企图,从道义上和行动上折服楚王,迫使楚王放弃用兵,深刻表现了墨子的才智勇敢和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全文除了开头记叙故事的缘起以及后面几处简短的交代外,都用对话揭示矛盾,展开情节,揭示人物的思想活动。从对话过程看。墨子很懂得论辩的方法。他善于巧妙设喻,引出结论。这正体现了墨子文章的特点。墨家的文章,一般都十分质补,并不注重  相似文献   

19.
比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运用标点符号设喻,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文学作品中,使比喻句更加新颖,既扩大了喻体的范围,又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一种值得人们学习借鉴的方法。用标点符号设喻大体有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20.
说明文的语言首先要准确,当然也“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叶圣陶语),使人读起来有滋有味。如何让说明语言平添风趣呢?办法是:把握事物的特征,选取生动的词语。1.巧妙设喻。即凭借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例如:“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看云识天气》)把“云”喻为天气的“招牌”,把握了二者内在的相似点,揭示出了云与天气的密切关系。2.借助拟人。将说明对象赋予人的形象、性情,用新奇的形式反映事物的特征、特点,这就是拟人说明的方式。比如《雪花的自述》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