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研究的必要性在历史思维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发现本质,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这就是历史的比较能力。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才能认识此类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变化和发展规律。如对中国近代史上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的认识及对国家的改造比较:新思潮萌发之时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意识到要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中曾国藩、李鸿章等已将这一主张付诸实践,开办了民用工业…  相似文献   

2.
晚清咸同年间,传统财政体制开始瓦解,近代财政体制尚未形成。太平天国革命削弱了清廷对各省财政的控制,高度集权的传统财政体制开始瓦解,厘金、海关税逐步取代田赋成为最大财源,同时勇饷、洋务、外债等支出比重日益上升。各省纷纷新设局所,财政新思潮逐步萌发。但清王朝仍坚持"量入为出"的传统理财观念,未做根本变革,直至宣统年间始大规模引介西方近代财政制度,但此时距离清廷覆灭已为时不远。  相似文献   

3.
1.发现问题讲"种子的萌发"之前,我让学生做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由于学生大都生活在农村,对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都能轻而易举地掌握,可是讲到种子萌发的自身  相似文献   

4.
专题指导 本专题主要包括三元里人民抗英、新思潮的萌发、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地主阶级洋务派、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及实践活动是本专题的重点。对《天朝田亩制度》、洋务运动和三民主义的评价,以及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的特点、功绩、教训的分析等,是本专题的难点。 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广大爱国军民以及各阶级、阶层的仁人志士,都曾为之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抗争和探索。 禁烟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先声。三元里人民抗英,是人民群众第一次自发的反侵略斗争。鸦片战争的失败,促成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  相似文献   

5.
掌握林则徐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新思潮萌发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维新思想的基本主张、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历史作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评价、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的情况及影响。主要考点包括:新思想的萌发、维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新文化运动、20世纪三大思想理论成果之一——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6.
在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圆明园的熊熊烈火,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了。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重新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努力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但受诸多条件的限制,并没有产生多少实际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林联益 《考试》2008,(Z2):96-98
目标导学:考纲涉及本专题的内容有:新思潮萌发、洋务恩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有关知识。政治革新往往是以思想解放为前提的,一部中国近代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部思想解放运动史。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站在时代的前沿,不断推陈出新,提出各种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进步,这些启迪我们要打破保守僵化的思想牢笼,不断  相似文献   

8.
2008年全国高考文综卷I历史试题令人喜忧参半。喜的理由有二。其一,从考查内容来看,体现了对主干知识及重点、热点问题的重视,没有出现偏题怪题。涉及的知识点有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一战与科技、“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抗战时期的外交成就、新中国的成立、工业革命、明治维新、“大萧条”时期、德国的分裂与统一、朝鲜半岛的分裂与对峙、科举制度、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中所谈的"情"决非世俗之"常情",而是达到一种"痴"的境界,即高纯度的"至情"。这种"至情"被曹雪芹称作"情痴"。标举"情痴"至美,代表了汤显祖、张岱以降明清美学的新思潮。"以痴情抗理""以痴癖矫俗",曹雪芹藉此对"痴"作了美学上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标导学】掌握林则徐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新思潮萌发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维新思想的基本主张、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历史作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评价、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情况及影响。主要考点包括:新思  相似文献   

11.
罗家伦(1897-1969年),号志希,浙江绍兴人,出生在江西南昌。他是五四领袖之一,不仅首创"五四运动"一词,而且是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更是一位学贯中西与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常说的一句话:"我们并不能盲从西洋,我们也不能迷信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物教学》2019,(4):53-54
<正>"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物种的延续"第1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第4节的内容。种子的萌发条件是农业生产上极为重视的问题,科学种田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高种子的萌发率,而这恰恰是受种子萌发条件所控制的。所以,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本节的重点。本节课倡导用具体、形象的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由现象到理论的过程,从而利于其理解和记忆。但受实  相似文献   

13.
邵新力 《考试》2008,(9):43-44
一、新思想萌发的背景(1)社会原因:鸦片战争前,由于清王朝的思想高压政策,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但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的危机(萌发的根本原因),使林则徐等一些有识  相似文献   

14.
王赞 《天中学刊》2008,23(1):31-32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新思潮,它以保护全人类的生存环境为宗旨,把解除全球生态危机和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结合起来,为社会主义增加了新的内容.生态社会主义具有两大突出特征:"红色绿党"和"绿色乌托邦".生态社会主义虽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回应,但实质上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有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5.
文化经典教学有效性研究,提倡"吸取古人的深思、反省生活的智慧",落实在日常生活上;配合现代的新思潮,以达到传承与创新并驾齐驱之目的。贯彻"文道统一"的教学模式,形成经典系列教材,通过虚心涵咏、示范引领、有效评价,涵养中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6.
<正>一.课程性质与价值的比较(一)新课程性质与老课程性质的差异本次美术新课标的颁布针对课程性质与课程价值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更全面具体地阐明了当代美术教育的新思潮。它将"具有人文性质"的原美术课程进行改革,开宗明义,认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凸显其"视觉性"特征,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美术教育的根本特点,即"物质材料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短篇小说《伤逝》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女主人公子君在"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下,冲破了封建家庭的樊篱.与自己所爱的男子涓生结合,"创立了满怀希望的小小的家庭".可是不到一年时间,涓生失业.随着经济压迫的到来,爱情的幻梦终于破灭.在涓生告诉她"  相似文献   

18.
关于 “新思潮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 0世纪 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 ,“新思潮派”的理论贡献大大加深了人们对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性质的认识。60年代初 ,李新等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将“新思潮派”概括为 :“新思潮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教育之下的革命知识分子” ;“新思潮派以王学文等为代表 ,因他们的文章发表在‘新思潮’杂志而得名”① 。由此开始 ,从新编《辞海》到各种版本的《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教材、论著 ,基本上都袭用了这一概括 ② 。近年来 ,随着对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的不断深入 ,不难发现 ,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至晚明,在诸多方面都显示了新气象,预示了文化发展新的可能性.冯梦龙的"三言"作为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除了积淀了传统文化的特质外,更浸染了时代的气息.文章将<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作为范本来做一考察.在冯梦龙"情教"理论的指导下,其创作思想在伦理冲突的背后正在做着一种挣扎,"色情文学"旨在揭示着一种新思潮的觉醒.  相似文献   

20.
1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1.1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一节是"植物种子的萌发".该节要求描述种子的结构,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活动,描述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学习本节需要前四章中的知识、技能、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法等作为基础.本节以及本章的学习也为后两章中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食物的来源等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