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与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紧密相关。良好的运动习惯与运动规律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实现全面化发展。本文从学生主体对体育锻炼的认知、体育锻炼的外部环境和氛围、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过程、高校体育锻炼的基础设施4个维度探究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学生体育锻炼认知,丰富体育锻炼内容;完善体育锻炼场地器材,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加强体育锻炼科学指导,提升学生运动技能;采用多元创新教育方式,强化体育锻炼意识的措施,以期为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河南大学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大学部分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意识、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旨在准确了解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为学分制下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家庭人际关系为切入点,从代际关系(结构性、联系性、情感性、一致性、规范性)的视角出发,验证代际关系和自我身心健康意识对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数据提出的路径假设进行验证与分析。结果:隔代关系的交际、交流越多,初中生的体育锻炼程度越高;自我身心健康意识越高,初中生体育锻炼程度越高;自我身心健康意识在代际关系与体育锻炼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代际关系、自我身心健康意识对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为促进家庭体育的健身、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培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家庭社会资本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影响及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家庭社会资本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的体育态度、体育锻炼氛围及网络结构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形成具有显著性意义;家庭文化层次、体育态度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认知层次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收入对青少年直接参与体育锻炼及参与有偿体育锻炼具有显著意义。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形成,不仅需要优化家庭社会资本质量,而且也要注意家庭社会资本相关因素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江苏城市居民体育锻炼意识及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照宇 《体育科技》2010,31(4):95-98
对江苏的南京、无锡、盐城三城市居民体育锻炼意识、动机和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南京、无锡和盐城三市居民体育锻炼意识较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增进健康、防病治病、调节情绪、娱乐身心;但是体育锻炼明显不足,表现在体育锻炼频率较低。散步、跑步、羽毛球是常选锻炼项目;体育锻炼活动组织形式以与家人一起锻炼为主。建议认真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增加适合城市居民身体锻炼需要的体育设施和场地,为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北京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组织与体育消费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从整体上看北京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作用的认知程度以及体育锻炼意识整体较高,但是居民对社区体育锻炼场地设施和社区体育组织的满意度较低,居民的年人均体育消费水平较低。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加强政府和社区的公共服务职能以加强居民的体育锻炼的意识;加大对社区体育锻炼场地的开发,增加配套的体育健身锻炼器材设备;大规模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7.
对青海省西宁市8所小学的1150名男女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从对体育本身的认识、对体育课的认识、课外体育锻炼状况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西宁市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施行动中存在着较大差异,主体意识缺乏、懒惰心理,锻炼的项目相对单一、教材内容死板,场地器材等方面的因素,满足不了学生的体育需求。通过调查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改革、硬件设施改善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鄂东高校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识及行为状况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鄂东地区4所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识及行为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鄂东高校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重要性认识明确,但主观思想与实际行动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影响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观原因是懒惰和主体意识缺乏;客观原因是场馆设施不足、时阃紧、没有专门的教师辅导。体育锻炼选择的项目主要以健身、休闲娱乐型为主。  相似文献   

9.
在对体育习惯、体育意识与自主体育锻炼意识等概念界定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的主客观因素,提出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习惯对策,以利于对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管理,引导在校大学生理性地科学地对待课外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0.
张溪  傅强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2):61-63,89
对参加课题研究的高职院校高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基本了解了高职生在"工学结合"阶段体育锻炼的现状.结果显示:①实训、实习的企业体育器材和场地设施缺乏;领导对体育活动的开展重视程度不够.②参与体育锻炼能保持较高的兴趣,动机较明确.③选择锻炼项目已有很强的主体意识,项目主要以投入少、易参与的为主.④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缺乏器材场地、没人指导.针对现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第3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效样本88 625人.结果表明,我国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多于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两倍.改变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现状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重要工作.通过对是否参加体育锻炼的两美人群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特征是:乡村人数比例大;性别差异较小;40岁及以上的人数较多;从事农、林、牧、渔、水利等职业的人数比例大;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数比例大;以走为工作主要方式;闲暇时间里更多选择静态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需求水平较低.对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特征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体力活动过多的劳作方式是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是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需求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广东省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农民对体育法规认识有待提高;对体育锻炼的功能和作用认识较好;农民余暇时间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有所提升;体育健身参与程度有所提高,但锻炼时间不足;体育锻炼的地点呈现出就近性、替代性、随意性和非消费性特点;体育锻炼项目以现代运动项目和部分民族传统项目为主;强身健体是主要的体育锻炼目的;体育消费水平有所提高,多以实物性消费为主;农民体育锻炼意识强烈,缺乏场地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对新疆回族集中地昌吉州、伊犁州及焉耆县各年龄段的回族女性参加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回族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状况不容乐观;回族女性总体体育锻炼意识不强,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且影响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辽宁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省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的原因主要受我国现行的体育教育制度、办学条件、经济环境、社会对人才需要及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大部分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健美的价值认同较高;绝大多数女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具有心理调节作用。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教育,培养积极的体育意识及持久的体育兴趣和体育锻炼习惯,对实现提高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教育的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哈尔滨市老年人冬季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哈尔滨市老年人冬季体育锻炼意识并不强;由于受天气、身体状况、器材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哈尔滨市老年人体育锻炼还未步入科学化、合理化轨道。建议制定保障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相关政策;加大老年人体育锻炼健康知识的普及;建设和增加适合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场地和设施;完善老年人体育组织机构。为科学指导和干预老年人体育生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慢性乙肝感染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目的、行为和技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学生担心体育锻炼损伤身体,体育锻炼意识及达标率明显低于正常学生,体育锻炼目的主要是应付考试。有必要对这些学生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改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性别角色冲突对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影响机制,并验证同伴和体育老师自主支持感在其中的并行中介作用。方法:自编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量表,采用性别角色冲突量表和自主支持感量表,对长三角地区1 268名女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性别角色冲突、同伴和体育老师自主支持感均呈中等水平;性别角色冲突显著负向影响女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同伴和体育老师自主支持感在性别角色冲突影响体育参与意识中起完全并行中介作用,并且,在体育锻炼意志上,同伴自主支持感的中介效应显著高于体育老师自主支持感。结论:提高女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社会性别地位,转变和引导女大学生性别角色观念,创造和提供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支持环境,可能是提高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引导和加强同伴间的体育交流,营造积极体育锻炼氛围可能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持续性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体育锻炼阶段问卷和时间管理倾向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探索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时间管理倾向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没有时间并不是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在大学生意识到自己须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后培养其时间管理的意识、技巧和效能有利于消除积极锻炼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辽宁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省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原因主要受我国现行的体育教育制度、办学条件、经济环境、社会对人才需要及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大部分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健身、健美)的价值认同较高;绝大多数女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具有心理调节作用.因此,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教育,培养积极的体育意识及持久的体育兴趣和体育锻炼习惯,对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体育教育的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舟山海岛地区成年女子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海岛地区成年女性体育锻炼目的明确,但价值取向存在年龄的差异;体育锻炼的合理性及坚持性随着年龄的递增而有所改善;体育锻炼内容简单、基本;闲暇时间不足、体育锻炼意识差是影响海岛地区成年女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