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唐代医疗活动中咒禁术的退缩与保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由神学阶段向形而上学阶段的转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咒禁巫术疗法在医疗领域内的退缩与保留就是这一进程的缩影.咒禁术在中古时代的退缩体现在操用者规模的收缩与固定、适用疾病范围的缩小等方面,一些主流医学家已经表示了对咒禁术的否定,文化落后的南方地区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崇尚巫术的做法受到北方主流文化圈的抨击.但是,民间基层社会中(包括部分医人)仍然存在对禁咒术的迷信,面对当时医学水平难以应对的某些疾病时咒禁、符印疗法仍然有市场,可以说,中古时代并未实现"医巫分离",医与巫的关系呈现平行发展的样态.  相似文献   

2.
汉武帝时所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习称"见知之法".对"见知之法"的罪名、内涵、制定时间及其历史沿革等,历来持不同看法.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考述,认为"见知之法"是封建史治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3.
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有利于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有利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校企师资双向流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得到政府支持、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和社会各子系统的参与,与协同理论契合.基于协同理论,可采取最优化结构、模型化设计、精细化管理、协同化运行等措施,有效推动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打造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不同类型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4.
佛教医籍是佛教医学的基础.唐代佛教医籍的特点是:官修史书收录的佛教医籍与释教类目录书的收录数目差别较大,唐代翻译的佛教医籍数量少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前期翻译的佛教医籍多于唐后期;佛教医籍中存在"医咒合一"的现象,且这种现象在唐代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看"看V"     
本文认为,视觉动词"看"在"看V"结构中已经发生虚化,相当于英语中"近将来体"的标志,它的来源是古代汉语中表示"趋势"的副词"看",由它构成的"看V"结构体现了说话人对某事态即将发生的信任态度,是传信范畴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
智能时代的教师,是"人师-机师"构成的"双师并存"的时代.智能时代的师生关系,是人师-机师与学生的三维关系.智能时代的教育,是双师协同交互育人的教育新格局.这一时代的来临,将给今日教师带来诸多挑战:如何处理"人师—学生—机师"的三维师生关系?在"机师"愈发拥有能力与智慧的情况下,教师如何提升自我的能力与智慧,实现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交融共生?教师需要具有并如何获得什么样的教学新基本功?例如,"人机协同交互教学育人"的新基本功.这些新基本功,同时带给未来的教师教育,包括教师培训、教师研修等以新目标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杨茜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0):31-38
身份认同是研究教师发展的重要维度.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与他人、环境关系互动过程中生成教师对身份的反思、判断及自我对职业价值观、职业意义再建构的过程和结果.本文采用跨案例分析方法,基于教师与变革、职业、学生、学科的关系框架,探讨社会转型期我国教师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发现,教师身份认同存在共性与差异性:共性体现在"小我"与现代社会转型的共振,即受自我与学生、学科、职业、社会变革之间圈际互动关系的影响;差异性体现在因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教师个体对时代的感受度、对改革敏感度的感受不一,不同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身份认同.总体来看,社会转型期教师要自觉将教师个体的"小我"融入国家、社会的"大我"中,又要通过不断提升"小我"以丰富作为教师"大我"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杨茜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0):31-38
身份认同是研究教师发展的重要维度.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与他人、环境关系互动过程中生成教师对身份的反思、判断及自我对职业价值观、职业意义再建构的过程和结果.本文采用跨案例分析方法,基于教师与变革、职业、学生、学科的关系框架,探讨社会转型期我国教师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发现,教师身份认同存在共性与差异性:共性体现在"小我"与现代社会转型的共振,即受自我与学生、学科、职业、社会变革之间圈际互动关系的影响;差异性体现在因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教师个体对时代的感受度、对改革敏感度的感受不一,不同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身份认同.总体来看,社会转型期教师要自觉将教师个体的"小我"融入国家、社会的"大我"中,又要通过不断提升"小我"以丰富作为教师"大我"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律师隐身"指同一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以公民身份充任本所另一律师代理案件中对方当事人的代理人.本文从律师能否隐身入手,否定了律师隐身的理由,并从律师的隐身衣--"公民身份"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代理制度--大众化代理的现状和原因,提出应该建立以强制律师代理为主,有条件的实施其他代理为辅的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苑陵"考源     
"苑陵'一名来自位于今河南新郑境内、距离郑州市区40km之遥的历史久远的古县--苑陵县."苑陵"之名,应是先与皇家禁苑有关,则此地先称"苑",后有了苑侯之墓,墓改称为"陵"之后,此地遂有了"苑陵"的新名称.  相似文献   

11.
《论语》作为儒家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历来注解阐发者众多,又因时代和文体的特殊性,歧解也颇多。《论语.里仁》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之,主要有四种观点,但对“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为什么还要“得之”且是“不以其道得之”这一显然不合逻辑的问题,大都没有过多关注或给予合理的解决。本文认为“得”的语义指向为“处”和“去”,即以“不以其道”、“得之”各为一读,句意便通晓达畅。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把”字作为动词、介词以及量词的用法在安庆方言中均有体现,此外,安庆方言中“把”字的用法还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在动词词性上,它所表示的动词义更加丰富,可以替代多个动词;在介词词性上,它除了介引一般宾语外,还具有介引双宾语中直接宾语的功能;在量词词性上,它可以表示动量词“遍”、“次”等,及与数词“一”组成“一把”表示副词“一起”义。  相似文献   

13.
"思而不学,则殆"的"殆","攻乎异端"的"攻","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忍","起予者商也"的"起","父母唯其疾之忧","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等,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的解释,孰是孰非?辨明其正误,以探求《论语》的原意。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表达"教师"含义的词汇很多,如师氏、保氏、师、师儒、师傅、先生、夫子、老师、博士、教授、助教、教谕、西席、讲师、教习、教员等等。但现代汉语的通称"教师"一词,却成型确定较晚,经历了从"师氏"到"教师"的漫长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学史上,“沈宋体”被视为律诗定型的标志,其实并不确切。唐代律诗的成熟定型,经历了漫长的律化过程,沈、宋之前的四杰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与沈、宋同时的章四友也发挥了共同的作用。沈、宋的律诗创作实践,主要表现为在律诗体制建设中的体式全面性与格律的进一步精密化。同时,沈、宋律诗的价值除外在的形式方面以外,更重要的在于抒情内质的建构。再,在沈、宋的全部创作中,亦并不局限于律体,而是创作了大量古体诗,同样以其浓郁情感性表现构成丰富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是"这个词的词性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在汉语教学实践中,汉语判断动词"是"在维吾尔语中没有具体的词与它对应,只能根据语义和语境把"是"翻译出来。拟就对汉语"是"的发展演变及其为判断动词时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关系作一探讨,以便在教学中能准确理解使用。  相似文献   

17.
王弼"执一御万"哲学观与《文心雕龙》"乘一总万"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弼“执一御万”哲学观对《文心雕龙》“乘一总万”方法论颇有影响 ,但鲜有人探及。因此本文首先考索王弼哲学观的渊源演变 :《周易》彰显的“以一御多”观是其原始根艹亥 ,王弼开掘、延展了这一观念 ,并参会孔老思想 ,提出自己的“以无为本”、“举本统末”本体论 ;进而分析它在《文心》本体论、文体论、创作论、全书结构等所建筑的金字塔式体系 ,以及创作论建立的博———一———博的模式 ,揭示出刘勰对王弼思想有承继更有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脚深,一脚浅"类并列短语,其实是"一量形1,一量形2"格式中,量词是动量词和时量词的情况.这类短语可以做状语、谓语、定语等句法成分,短语的内部成分及成分之间,有着不同的句法语义特征和表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句法语义入手,对“是“字句中“是“的语义性质和“是“字句的句义类型进行了探索.认为“是“语义性质,是由“是“系连的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确定的,“是“在句中具有可延续性、匀质性、无界性等语义特征.根据“是“系连的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可将“是 名“句分类作指别、等同、存现等句义类型,“是 非名“句可分为等同、陈述、说明等句义类型.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发布实施,给广大患赋予了法律层面上的“知情同意”权。这对于维护患合法权益,改善医患关系,防止医生权力滥用,减少医疗纠纷,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在具体实施中,从生命伦理学角度对具有自主决定能力的人理应原则坚持,但对一些无自主决定能力的患,或心理极度脆弱乃至绝望的患,或不愿接受知情同意而又可能伤及他人、影响社会的群体,就需要区分不同对象、不同场合,运用不同方式,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范围内加以灵活掌握和圆通运用,从而避免对患对他人对社会产生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