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马皓 《今传媒》2013,(2):88-90
随着广电总局"限娱令"的下发,再次引起了各界人士对于电视娱乐节目过度娱乐化的热议。娱乐节目的宗旨本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而如今的娱乐节目越来越走向低俗化的全民娱乐进程,众多上星卫视策划了各种具有轰动效应的相亲交友节目,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炒作甚至以冲击道德底线来博取收视率,使得节目导向游移,造成全民娱乐化的影响。"限娱令"的出台,正是对这种过度娱乐化现象的悬崖勒马,不仅对电视相亲节目在道德价值上起到约束作用,更是为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伦理失范现象敲响了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2.
陆地 《青年记者》2009,(23):5-5
中国电视媒体到底在追求什么?对这个问题,不少人可能会脱口而出:追求收视率和广告。不错,现在中国电视媒体重视的所谓名次,不正是主要以这两个指标为考评标准?但谁都知道,一个节目的收视率与其品质并无必然关系,更非正比关系。如果单纯地追求收视率,将导致节目的庸俗化、低俗化、恶俗化。当前不少电视台极力打造的一些电视综艺节目.从育入、娱人向愚人沦落,很大程度上就是收视率导向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吴炜 《视听》2016,(6):107-108
电视娱乐节目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应运而生,成为人们缓解、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伴随而来的大众传播低俗化现象也日益严重,庸俗之风不断蔓延,过度的娱乐化遮蔽了电视的文化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使当今的电视节目有一切都被娱乐化的趋势。与此同时,部分娱乐主持人不惜以语言的低俗化、庸俗化来拉动收视率。本文针对当前在电视娱乐节目主持语言方面出现的问题,尝试给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实现娱乐节目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历经几十年的繁衍和成长,如今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类节目已成为一种日常消费品和现代人的一道休闲大餐,在"娱乐大众"宗旨的牵引下,不断满足受众猎奇、窥私、追名逐利等心理,以保持节目的收视率。然而,由于我国媒介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缺乏切实有效的法律法规,民众的媒介素养尚待提高等等一系列原因,电视娱乐节目在蓬勃发展中出现了瑕疵、不和谐的现象。众多业界学者和普通观众对于当今的电视娱乐节目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在这些批评中,节目的低俗化现象成为  相似文献   

5.
电视娱乐节目,可以回避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压抑,获得消遣娱乐,缓解精神压力,增加电视和观众的互动性。同时,电视娱乐节目在如何避免低俗化、媚俗化的倾向,增加高尚道德情操的引导,增强知识性趣味性等方面临严峻考验。本文试图以江苏卫视《一战到底》节目为例,探析其对电视娱乐节目发展趋势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6.
电视娱乐性节目,给中国老百姓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已经成为大家茶余饭后,不可或缺的文化餐饮。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娱乐节目竟然走向了低俗化,走向了庸俗化。  相似文献   

7.
市场化免费电视不能对所有观众一视同仁。其原因在于广告经营对节目安排的影响。收视率成了广告时段的标价签。其标价的依据是节目的收视人数、收视密度、观众购买力和观众广告弹性等四个因素。因此,不同的观众群体也就因为其人数、密度、购买力和观众广告弹性在电视面前有了高低强弱之分。在我国当前条件下,扶助弱势观众应该综合运用公共电视、国营电视、付费电视、税收、补贴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陈勇 《新闻前哨》2005,(11):42-43
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越做越多,越做越火。它丰富了荧屏,给老百姓带来了许多欢乐。但与此同时,一些节目由于过分追求收视率,“品位不高、内容低俗”,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在中国电视传媒界,还没有哪类节目像娱乐节目这样饱受骂名。在骂名背后,隐含着这样一个严肃的追问——电视娱乐节目是否应当负有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娱乐节目作为电视节目最活跃的节目形式之一,以娱乐大众作为节目主要卖点,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但近些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接收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上《奇葩说》《吐槽大会》《火星情报局》等网络综艺节目的纷纷崛起,电视娱乐节目的收视率开始出现下滑趋势,面临更加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本文主要从电视娱乐节目的节目定位、内容创新、传播渠道、营销手段四个方面探究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工作者提高电视娱乐节目影响力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王璇  涂妍 《新闻世界》2011,(2):39-40
当前,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的现象不仅在学界也在社会上都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本文对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的内在及外在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电视台生存基础靠得是广告,而广告经营的好坏依赖于电视台节目覆盖率和收视率的高低。为此,长期以来,电视人为提高这两个参数而在不懈地努力着。可是,我们发现,近一个时期以来,电视台的这两个参数正受到冲击,尽管电视人工作十分努力,但是,电视的受众正在日趋分流,节目收视率正在下滑,广告份额也在减少。原因在哪里?我认为:一方面是传统电视媒体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的“双规”的收看方式,束缚了受众自由选择节目的权力;另一方面新媒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两任”的收看方式满足了受众自由选择节目的欲望。可见,正是这种新媒体的出现,顺应都市生活形态变化,迎合了受众对媒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李付斌 《青年记者》2012,(14):50-51
近年来,电视媒体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电视人自身社会责任感的下降,造成了部分节目内容低俗化.对于电视节目低俗化,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截然不同的界定. 电视节目的低俗化 目前电视媒体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收视为上,娱乐为王"的倾向,有很多娱乐节目仅仅为了娱乐而娱乐,并引发庸俗、媚俗现象.  相似文献   

13.
曾茜 《新闻记者》2005,(12):61-63
香港广播电视节目的管理部门 今年9月13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节目主持人提出应使用规范普通话、主持风格大方得体不媚俗,以及严禁乱接广告误导消费者等多项要求。此一“自律公约”出台的背景即是近一年以来国内日益激烈的对于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低俗化倾向的批评。  相似文献   

14.
李艳艳 《今传媒》2013,(2):86-87
随着受众对隐性广告的敏感意识的提高,当消费者对电视剧、电影等传播媒介的隐性广告越来越排斥的同时,电视娱乐节目作为一种新的广告传播媒介,得到了众多广告主的青睐。实践证明,在细节处理得当的前提下,将隐性广告与娱乐节目相结合,可达到节目、受众、品牌三者共赢的效果。本文以电视娱乐节目《天天向上》为例,对隐性广告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娱乐是人的天性,电视娱乐节目从人的本性出发,以富有趣味性的节目定位进行设置,吸引着广大受众的眼球,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好坏也是反映着我国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关键。因此,本文就我国当前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定位进行了再一次的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电视娱乐功能不断地得到认同与强化, 越来越多的电视娱乐节目涌上荧屏,并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收视高潮,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视娱乐节目已发展成为国内电视媒体中最活跃、最有市场的节目形式之一,甚至成为一些电视台提高收视率、吸引观众的不二法宝。在我国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电视娱乐节目逐渐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势头:既越来越多的电视娱乐节目开始体现出“竞赛”色彩。  相似文献   

17.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视媒体收视市场上,从电视台的宏观决策,到节目编制和排期,从节目质量评估到广告时间价格的制定,收视率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衡量电视媒体强弱和自身价值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电视娱乐部分节目“低俗化”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大众文化审读的多元化,以及电视文化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愈演愈烈,使丑闻劣迹者屡屡登上主流文化舞台,不仅降低了电视文化水准,更不利于树立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因此,增强社会责任感,治理电视娱乐节目的低俗化,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当前媒体工作者亟待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秦瑞果 《新闻传播》2009,(10):42-42
1收视率的作用 如今各个电视台、栏目以及频道.都把收视率作为获得广告收入的一个主要的数据,收视率日益成为电视广告的基准,电视台已经把收视率作为评判节目好坏的一个标准。广告商也会根据收视率来决定广告的投放比例和投放量。我们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往往比其他节目高出许多.是什么因素决定收视率的高低呢?而电视收视率后面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一旦把这个原因找到的话,也就会知道调动哪些因素来改善收视率,使得提升收视率成为一个主动行为.而不是被动行为。  相似文献   

20.
张萍 《传媒》2010,(10):51-52
凭着对传统的精英化的反叛,草根化节目曾一度掀起内地电视娱乐风暴.一些卫视以"草根化"为核心孵化出一系列颇具创意的节目,有以草根阶层为主角的选秀节目、相亲节目、户外体育节目、智力问答节目以及情感访淡节目等.然而电视娱乐节目彰显草根精神的时间,低俗化倾向也随之而至.低俗化严重影响着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剖析某些节目,希望挖掘出有意义的、内在的规律性,从而推动电视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