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丹顶鹤自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说的就是我!”如果你对“道骨仙风”这个词还缺乏一个形象理解的话,劝你最好去看看丹顶鹤。说丹顶鹤长了一副“道骨”,不假。请看:一张清瘦的小脸,一副刚毅的长嘴,一双炯炯的眼睛,还有一条纤细的长脖子,外加两条修长的细腿。这些富有骨感的零部件组装起来,活脱脱就是一个骨感美人!夸丹顶鹤生就一股“仙风”,不错。先看那身脱俗的装扮:头顶鲜红“礼帽”,身穿洁白“礼服”,颈系黑亮“领结”,双羽缀着飘逸的黑“纱裙”,令你不由得一见倾心。再看那出尘的气质:1.2米以上的高挑身材,不…  相似文献   

2.
学习的智慧     
一个学生诚惶诚恐地来请教他的老师:“老师,请问我要怎么样做.才能够学会您所有的智慧呢?”这个学生的老师是一位深具智慧的大师.他听到学生这样的问题,笑了笑之后反问学生说:“那么,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够学会我所有的智慧呢?”学生想了想,说:“我以为.最好老师能够一次教会我所有智慧的关键,让我能够完全了解老师您所了解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今日教育》2007,(3S):62-62
一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老师请他回答:“老师刚才说了什么话?” 学生大胆地说:“老师你刚才说的是普通话。”  相似文献   

4.
一家之言     
创造需要宽松的氛围 某小学三年级上“蚯蚓课”。老师拿一盒活蚯蚓分发给学生,蚯蚓到处乱爬,于是学生满教室抓蚯蚓,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蚯蚓并组织讨论。 一个孩子说:“我看见蚯蚓没有脚,可是能爬。” 老师说:“好。” 一个孩子说:“那不是爬,是蠕动。” 老师说:“你说得更好。” 一个孩子说:“我发现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 老师说:“你观察的很细致。” 一个孩子说;“我尝了尝,蚯蚓是咸的。” 老师说:“我不如你,你很勇敢。” 一个孩子说:“我拴一根线,把蚯蚓吞了下去,又拉出来,我发现它还活着,说明它的生命力很强。…  相似文献   

5.
平时我喜欢找学生谈心。面对面的方式,固然很好,但学生还是不太敢说真心话.尤其是关于老师的缺点或不足。这时,我总是鼓励学生:“你大胆说.老师不会计较.老师就喜欢听你们对我的评价.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只要是你们的真心话.尽管说!”在我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怂恿”下.学生就会怯怯地说:“最不喜欢的是你喜欢拖堂.我们特烦!”一个人是这样说,三个五个也是这样说:男同学是这个意见,女同学还是这个意见;上届学生这样说,这届学生才开始教.就这样说了!  相似文献   

6.
阿坤俱乐部     
(一)你能填出各种各样的“看”吗?1.言观色2.死如归3.物思人4.影自怜5.文生义6.前顾后7.目结舌8.一无余9.面面相10.目口呆(二)请“挖出”下列广告中的“地雷”:1.无胃不治、无所胃惧、保胃健康高徒与名师老师把某生叫到办公室,叹了口气,说:“你看看你写的作文。唉!我像你这个年龄时,已在报上发表不少文章了。你怎么连一篇作文也写不好呢?”学生想了一下,说:“老师,据我分析,那是因为你的老师比我的老师水平更高的缘故吧!”(王振邦辑)妙答上课时,老师问:“一件衣服8元,照这样计算,两件衣服多…  相似文献   

7.
一天下课后.数学教研组的几位老师正在办公室闲聊,一位学生拿着课本.羞答答地喊了报告,行了举手礼后走到一位老师面前.胆怯地问道:“老师,这道题我不会做.您给解释一下好吗?”老师定眼看了看.用手一扶眼镜冷冰冰地说:“我不教你,别问我,谁教你的课你找谁去。”这位学生很扫兴地走了。很显然.他的任课老师当时不在办公室,那么其他老师就可以不赐教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8.
幽默四则     
无人合作老师问一学生:“期考你的数学成绩怎么不像打篮球那么棒呢?”学生:“老师,篮球场上有人合作,可是考数学那天无人跟我合作呀!”热胀冷缩“热量能使许多东西膨胀,”物理老师说:“谁能再举例子说明?”“我来,老师,”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夏季的日天比冬季的白天长,所以夏季的白天比多天的白天膨胀.”见我眼开同学甲:“昨晚,我梦见路上有许多钱,不幸的是,正当我刚要伸手去拾那百元百元一张大钞票的时候,我却醒了!”同学乙;“这就叫‘见钱眼开’.”答案一致老师:“甲生,你的数学作业为什么答案每次都对,但过程总…  相似文献   

9.
举手的故事     
故事一:数学课堂,老师让学生一起做判断题,老师出示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表态:对的举左手,错的举右手,一学生惶恐.师问其故.生曰:“我不知道哪是左手。哪是右手……”众生大笑:看着孩子一脸的诚实,老师微笑沣说:“噢.这不要紧,你这叫暂时性遗忘。  相似文献   

10.
美丽的错误     
一次,我听一位老师上《科利亚的木匣》一课,他在板书过程中把“匣”字写成“箱”字了。当时有学生举手提出:“老师。你把‘匣’字写错了。”老师听后连忙对学生说:“同学们.这‘箱’字是老师故意写的.我想看看大家上课有没有认真!”之后.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学生全都坐得端端正正.眼睛注视着黑板。整节课气氛沉闷。课后.一学生告诉我说:“老师经常这样.自己说错了或写错了。就说考考我们。真没劲!”  相似文献   

11.
课外天地     
校园拾趣1.追星族地理课上,老师正津津有味地讲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民族呢?”一学生踊跃举手,大声地说:“追星族……”。2.臭氧化学课时,老师说:“氧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一学生举手站起来,不服气地说:“老师,你讲得不对,氧气是有臭味的,要不,我们地理书上为什么叫臭氧呢?”●修文贤/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271000)课外天地  相似文献   

12.
幽黑连连看     
一天地理老师问同学们:“河水向哪里流呀?”一学生猛站起来唱到:“大河向东流啊。”老师没理会他,接着说:“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啊?”那位同学又唱到:“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老师气急地说:“你给我滚出去!”学生唱到:“说走咱就走啊。”老师无奈地说:“你有病吧?”学生说:“你有我有全都有啊!”  相似文献   

13.
最好的礼物     
说到教学中的激励语言我们会想到什么呢?“棒,棒,你真棒”、“真聪明”、“老师佩服你”、“你真出色”、“你这种解法老师都没想到啊”……从激励的语言可以窥得一个老师的学生观.从激励语言的变化可以追寻某一阶段教育的某种精神内涵。在我看来,教育就等于激励,虽然这话有点武断。可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他老人家说得多完整与深刻啊!其实也是这个意思:教育即激励!  相似文献   

14.
曾听过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课,她请学生用“尾巴”一词口头造句。一个学生站起来贸然说:“人是有尾巴的。”他的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和听课的老师全都笑了起来。不料,这位老师却亲切地说:“你能积极发言。很好。你造的句子从语法上讲没问题,然而从科学上讲,笼统地说人是有尾巴的,不够妥当,因为现代人没有尾巴。如果改成‘人类最早的祖先是有尾巴的’就好了。”  相似文献   

15.
付慧清 《江西教育》2004,(18):32-32
说起“没问题”,我便想起了老师们下课前常对学生说的两句话:“你们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说实话.我真希望学生懂了,但又害怕学生说“没问题”,因为“没问题”往往会掩盖许多问题。不信.去问问学生.你一定会发现他们的问题多多,难怪很多老师课后大呼“没想到、没想到”。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是“无痕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杨荣平 《师道》2005,(10):13-13
老师们下课前常会对学生说两句话:你们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说实话,我真希望学生懂了,但又害怕学生说“没问题”.因为“没问题”往往会掩盖许多问题。不信,去问问学生,你一定会发现他们的问题多多.难怪很多老师课后大呼“没想到、没想到”。  相似文献   

18.
在公开课、随堂课上,时常听到老师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会说:“你告诉老师……”还有许多老师为了表示对学生的尊重,往往在前面冠之以“请”,在全国性的赛课中也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乍一听倒也没什么.但细细一想.颇值得玩味。  相似文献   

19.
◆老师在讲课时.希望学生能充分理解慈善的含义.就举了一个例子说:“如果一头驴背着很重的东西上山,而主人仍对它拼命地鞭打,这时我上前加以阻拦,你说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美德?”一个学生马上就回答:“兄弟般的情爱。”  相似文献   

20.
校园笑话     
ⅠAmanteachersaidtothenoisywomenstudents,“Twowomen'snoisesareasloudasonesmadebyonethousandducks.”Soontheteacher'swifecametoseehim.Oneofthewomenstudentshurriedtore-porttotheteacher,“Teacher,therearefivehundredducksthatwanttoseeyouatthegate.”一位男教师对吵嚷的女学生们说,“两个女人的吵嚷声合在一起顶得上一千只鸭子发出的嘈杂声。”不一会儿,男教师的妻子来看他。一位女生赶忙向老师报告:“老师,门口有五百只鸭子要见你。”ⅡStudent:IoftendreamthatIhavebeenaprofessor.Teacher,howcanItur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