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连军 《大观周刊》2012,(22):185-185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打好基础,语文教学旨在全面开发和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和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焕巧 《大观周刊》2011,(27):96-97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次学习理念的革命,它以“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原则,对于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机会,培育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它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探究性、互动性,特别强调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亲自参与的积极的体验、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提高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激发综合各学科知识的潜能。由此可见,语文活动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区别很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相似文献   

3.
姜殿荣 《大观周刊》2012,(32):261-26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有意识地综合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它学科等课程资源,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主活动中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教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小学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等,我浅谈如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安雪峰 《大观周刊》2012,(51):279-279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教材的设置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即语文与礼会生活相联系,生活处处皆语文。从而彻底改变了“为语文而语文”的单一性学习目标和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李兰英 《大观周刊》2012,(16):266-267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共同重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本文谈论的问题。激发兴趣,唤醒创新意识;鼓励质疑,培育创新萌芽;启发想象,开拓创新之路;正确评估,激励创新意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骆小航 《大观周刊》2012,(8):294-294
“培养爱美的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如何结合语文课本对学生对行爱美情趣的培育,是值得每个语文教师需要探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7.
张焕 《大观周刊》2012,(28):211-211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需要教授语文知识,还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思雏能力的培养。但是,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这些现象都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开发。本文将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8.
邓进权 《大观周刊》2013,(7):139-13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活动课是对封闭的课堂教学的改革,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延伸提高、补充扩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0.
王云江 《大观周刊》2013,(3):100-1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资源和机会中必须要有学生和老师的参与.才有它存在与升华的意义和价值。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白丹 《大观周刊》2012,(14):198-198
高中汉语文教学不仅需要教授汉语文知识,还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汉语文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这些现象都极大地阻碍了学生汉语文思维能力的开发。本文将针对高中汉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汉语文思维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2.
李淑平 《大观周刊》2012,(19):214-215
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3.
徐燕青 《大观周刊》2013,(4):141-141
语文教学要求老师做好学生的引导者,指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对语文教育的思考,试着分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高强 《大观周刊》2012,(35):237-237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仅仅依赖课堂的45分钟是无法完成有效的语文学习任务的。所以,老师应该注重加强小学语文互动探究性学习,以便于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相似文献   

15.
黄斯兰 《大观周刊》2012,(4):242-242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语文习惯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大观周刊》2013,(1):140-140
文学作品是作者丰富情感的浓缩,开发挖掘这种情感本身就是对作品的解读过程。而有的文学作品因为学生的心理年龄尚小,一时间难以和作品里的情感相互沟通,产生共鸣,如果教师不能恰当的创设情境,借助形象的再现,学生就会被挡在文学作品之外,学生也就失去了进一步解读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学要善于借用多种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7.
黄丽 《大观周刊》2011,(10):128-128
诵读是传统的优秀学法,也是当前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法。我们的课堂诵读不仅仅是为了诵读而诵读。诵读能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能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在实践中尝试这样的诵读流程:初读感知语言——再读品味语言——三读领悟语言——四读运用语言,我们认为这个过程就是对文章和作品中的语言文字的“认识——理解——领会——运用”的过程。我们通过诵读让整个课堂充满朗朗的、悦耳的读书声.通过诵读让学生真正领悟语言的丰美,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语文的生命和活力。实践证明,诵读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丰富的内涵,体味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  相似文献   

18.
袁永斌 《大观周刊》2011,(30):112-112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常常会涉及文言文,文言文是汉民族母语历史长河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中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文化最直接的媒介和窗口,因此文言文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言文的语文教育,便称不上是完整的语文教育。如今很多学生畏惧学习文言文,提不起兴趣来。本文笔者结合文言文的学习规律和要求,简略地谈谈有关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9.
李浩 《大观周刊》2013,(5):181-182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语文理应成为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但事实恰恰相反,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总认为语文学习枯燥。所以,语文学习更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才可。  相似文献   

20.
陈海莲  陈永辉 《大观周刊》2012,(50):272-272
小学语文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我们要透过生活这面大棱镜,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与空间,实现语文课程的多元化和立体化。走出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和感悟语文,积累语文素材,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打造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炼就一颗善于思考的心灵,为小学语文构造一个理想的学习与实践的环境。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语文教学才能充满灵气、充满活力,焕发出新课改的青春活力,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