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网络舆论逐渐成为政府了解民意民情的窗口,对公共决策、传统媒体和社会受众都有重要的影响。十八大后,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开放的程度逐渐加深,网络通过其固有的便利性成为社会大众表达民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渠道,普通群众的话语权得到了解放和发挥,本文就是对这种基于网络的舆论产生的社会效应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孙建峰 《新闻世界》2011,(12):229-230
在现代社会中,舆论的社会功能不容小视,对政府决策表现出的强有力影响。尤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作为舆论的一种重要形态,在很大程度集聚和表达了民众的意见与看法,成为了一种新的监督政府的有力手段。本文初步探讨舆论对政府决策影响的原因、表现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急剧增加的网民规模和不断拓展的网络新闻,使网络舆论成为政治生态中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对公众决策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网络舆论既拓宽了政治参与的渠道,也适应了现代民主治理的趋势.在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公民政治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的同时,如何客观地看待网络舆论对公众决策的民主参与的影响,探讨如何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扩大公众决策的民主参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而互联网就是当下最重要新媒体。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日渐普及和快速发展,网络舆论作为社会舆论的组成部分,正在从媒介舆论的边缘走向主流,成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成为促进民意表达、增强社会管理、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为廓清网络舆论对政府依法行政的影响,论文建构了判别依法行政的程序框架,并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近五年网络舆论对依法行政产生了影响的36个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网络舆论对政府依法行政的影响利大于弊;在网络舆论影响政府依法行政的共性机制中,政府积极回应及公共情绪相对稳定是关键驱动条件。网络的开放性和广泛参与性使网络舆论能够“越辩越明”,不仅不会形成群体极化,还有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未来在建设法治政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这些规律,通过优化政府回应态度、稳定网络舆论中公共情绪、提高政府和权威网络媒体的引导力等措施来提升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论时的依法行政水平。  相似文献   

6.
智库舆论传播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库是当今世界影响政府决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智库要提高公信力并提升参与政策决策的程度,必须增强智库的舆论影响力,本文从分析我国智库舆论传播的现状出发,力求探讨在网络新媒体时代智库舆论传播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段丽娜 《新闻界》2012,(6):12-13,17
大众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是能够增加政府透明度,降低民众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二是能够聚焦政府某些不当的行政行为,对政府机构的决策意见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民众的公共利益。本文分析了媒体舆论对政府决策影响的因素,并对媒体舆论的健康发展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8.
谭威威 《今传媒》2014,(12):20-22
网络舆论已经成为思想化信息的集散地、社会公众生活的放大镜,它以强大的渗透力、独特的互动性、参与性,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以网络舆论发展为线索,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研究网络舆论的形成原因,从政府层面具体分析政府运用议程设置、意见领袖等传媒手段应对网络舆论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分析未来网络舆论的走向、网络舆论对民众的影响以及网络舆论对政府工作的重要意义,为政府妥善处理网络舆论网络热点问题提供依据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经过10年的发展,网络媒体在中国已成为引导和洞察社会舆论的重要窗口,网络舆论对政府的决策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论的特征是交互性、及时性,是各种传播媒体当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大部分网络舆论都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因此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往往会把网络舆论作为参考对象,公共管理过程中同样把网络舆论作为参考的对象。网络舆论把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关系拉得更近,可以使政府及时了解社会动态,让更多的法律法规满足人民群众的意愿,网络舆论是民众和政府之间的桥梁,让两者之间有更多的交流,让政府的公共管理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本文章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凭借其交流的自主、匿名以及快速传播等特性,已成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社会事务和政治生活的一个主要舆论平台.然而,非理性和偏激的网络舆论也会给客体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影响公众认识和政府决策.本文试图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汶川地震"捐款门"事件中网络舆论的表现探索构建和谐网络舆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具有极强的时间性、震撼性、社会性、负向性和不可预料性。突发事件发生后,通常对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很大影响。这个时期的舆论引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关键。由于网络舆论以其即时性、互动性、便捷性等各种优势,往往在突发事件之后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作出反应,占得舆论先机,成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决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闻舆论是彰显党和政府重大决策,是连接党和人民的桥梁,政府的很多决策以及会议通过新闻和人民进行交互,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力和影响力,能够宣传党和政府的正面形象,提升民众参政议政的渠道,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正面的、积极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新闻舆论导向是加强新闻引导力和影响力的前提条件。本文作者主要对新闻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的发展因素做出分析,发现有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别是经济因素、官本位因素以及舆论引导机制的缺失。面对这些因素,提出一些适合于当前新闻媒体调整的方法,希望能够对新闻舆论的发展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系列基于网络而形成的舆论事件让人们看到了网络舆论的力量。从“孙志刚事件”、“哈尔滨宝马车撞人事件”到去年的“华南虎事件”,再到今年的“家乐福事件”,这些事件无一例外都是首先在网络上传播的,而网络舆论给了这些事件不断扩大影响的最初和持续动力。很多难以实现的变迁也在网络舆论的推动下最终得以实现,网络舆论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通过互联网,公众可以及时了解社会事件的细节,进而对事件的发展过程和解决方式进行监督。由于主动权的提升,公众的参政热情也极大提高,他们积极推动事件的发展,不但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影响着法律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李蓓 《新闻世界》2009,(4):112-114
本文从“华南虎事件”入手,将舆论的形成过程和网络舆论传播的特性相结合,分析网络舆论事件中的民间舆论群体的形成及其对现实社会各种问题的情绪表现或意见表达的特点,这一群体的话语实践对政府、公众舆论、传统媒体所带来的影响,并从中对当前网络舆论引导与调控作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宜黄事件"过程的梳理总结出网络,事件的一般传播路径。网络和传统媒体的互动,微博,网络和媒体互相设置议题都在舆论的生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网络舆论的生成,直接影响了事件的进程,促成了政府决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突发性舆情事件频频发生,传统的舆论格局面临严峻的挑战,并进一步影响了公共政策和政府决策。本文从舆情学角度对舆情的概念进行了字义梳理并基于全媒体环境分析了舆情传播新特征,发现当前舆情在传播主体、交流方式、沟通渠道、情绪表达和舆论场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以此分析了舆情潜伏、爆发、蔓延、消退四个时期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了详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杨庆春 《军事记者》2014,(12):24-25
当前,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互联网生成舆论、创造舆论、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并日益成为青年官兵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作为党在军队的"喉舌",军队媒体必须抢占、善占、稳占网络阵地,进一步巩固壮大网络主流思想舆论,激发广大官兵献身强军实践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9.
突发事件网络媒体的为与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具有极强的时效性、震撼性和不可预料性.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舆论引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关键.由于网络舆论即时性、互动性、便捷性等优势,往往在突发事件后很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反应,占得舆论先机,成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决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多发,政府是处置突发事件的主体,舆论引导是突发事件处置的重要内容。网络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规模和影响范围大大超过传统媒体,在网络中各种意见可以迅速汇集、形成规模并造成舆论,给政府在突发事件的处置上带来时间和监管上的压力。所以,政府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督,充分发挥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和网络新闻发布会的作用,引导突发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