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缺乏产品设计是中国报业市场的通病 重庆报业市场的问题也是中国报业市场的通病.一是一个地方只有一个报业集团,通吃,广告很显然是被当地报业集团垄断的.二是报业集团内部的重复建设太多,几张市场化报纸都办成都市报了.既然要集团化,就应该把多年不赚钱的产品淘汰,把相同的产品合并,但中国很少有报业集团这样做过.  相似文献   

2.
1996年1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拉开了中国报业集团化的序幕.随即,报业集团热在中国出现.报业形成了与企业相同的经营管理形式,遵循与其他企业同样的市场规律.经营机制的转变必然导致经营意识的觉醒.CIS理论是企业经营管理,形象建立的有效模式,在企业界早已取得不蜚成绩.就国外媒体来说,西方报业集团CIS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报业集团CIS战略与其他企业一样是顺理成章之事.所以中国报业对CIS理论的作用,不能默然视之.中国报业CIS出现也是必然.  相似文献   

3.
王国庆 《传媒》2005,(8):5-6,35
搭建平台与培育竞争力 2005年中国报业迎来了市场化改革、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为继续深化报业体制机制改革,壮大报业实力,提高竞争力,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在报业改革进程中的有效指导作用,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于8月初组织召开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政府部门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目的是研究分析中国报业的发展与改革现状,交流经验,促进报业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4.
"报业之发展,乃基于社会需要,历史演变",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源点.综观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以两次鸦片战争为历史轴线,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中英近代报业发展呈现不同模式.英国近代报业的起源发生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是一种内生型报业发展模式.中国现代形态的报刊出现并非是内生的,而具有外生性.西方现代早期报业的出现是文化转型的结果;而中国近代报业的出现则是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不同文化碰撞的结果.中英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异同,革命战争在中西报业发展中都起到刺激推动作用,而新闻出版管制的存在则均制约了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毅 《编辑之友》2015,(10):16-21
当前中国报业存在着在重视新媒体与多元化经营这两种转型发展方式的同时,轻视内容、广告和发行这些传统主业发展的问题.然而,报业经营的现实表明,也许报业转型的前景是光明的,但目前中国报业的转型发展却面临诸多困难,成效并不理想,也并不足以解决中国报业发展的困境.中国报业在强调转型的同时,需要比以往更加重视报业主业的发展,走强调转型与主业回归并重的变革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2010年是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开局年,也是新中国下一个60年的起始年.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报业的发展已经到达一个新的"拐点"上--以报业规模、普及程度、办报水平和盈利能力等指标来考量,中国报业已经越过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步入初步成熟期.在这个全新的拐点上,中国报业的核心命题正在发生变化--"求创新、谋长远"乃当前中国报业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8.
2010年是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开局年,也是下一个60年的起始年.中国报业以怎样的心态和怎样的视角看待经营管理战略,对报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中国报业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到达一个新的"节点"--以报业规模、普及程度、办报水平和盈利能力等指标来考量,中国报业已经越过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期,步入初步成熟期.  相似文献   

9.
中国报业的市场化转型是报业“全媒体”转型实现的进路.报业进行了市场化转型,才能推进传媒体制变革,释放传媒产业能量,增强报业竞争实力,推进报业数字化转型,走向媒介大融合.  相似文献   

10.
报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管理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报业发展历程中掀起了组建报业集团的改革热潮,这是报业面临新媒体的迅速普及和WTO后报媒生存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一种积极探索.报业的集团化是改革的直接产物.作为中国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个重大变化,报业集团化的出现,使中国报纸的经济规模迅速扩张,对报业的改革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不平凡的2008年给中国报业广告带来了与往年不一样的感受.如果说前些年报业广告一直在快乐分享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成果,2008年多变的经济形势和频发的大事件则给中国报业广告带来了酸甜苦辣的感受.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来袭,报业广告的前景更让人心生忧虑.在多变的经济形势面前,中国报业广告的出路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视角,结合中外报业运营实践,对金融危机对中国报业的影响,以及中国报业运营面临的多种危机的根源与实质进行了剖析,并提出解决这些危机的路径选择.认为在金融危机的情境中,中国报业需要明确自身的核心价值是其提供的内容产品及服务,应科学地构建报业内容产品及服务,并实现报业产业价值链增值.  相似文献   

13.
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殃及中国,原来已经在媒体格局中日渐式微的中国报业再受影响.一面是报业相对落后的介质形式、生产方式难以适应科技与市场的变化,另一面则是政府主导的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报业这艘老船继续前行,但这样的动力将有多大?报业真的还有前途吗?中国报业茫然地徘徊在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4.
一问:报业还有明天吗?对于这个问题,业界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数字时代平面媒体都必然出局,纸媒消亡只是时间问题.另一种观点则相对乐观,认为当前中国报业市场发育还不充分,面对数字媒体的冲击,纸媒仍然可以通过增量突破,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特别是中央媒体这支力量,是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报业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中国国情决定中国的报业不会消亡和衰退.目前中国的报业至少还存在四方面优势:品牌优势、公信力优势、专业团队的职业素养优势以及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改革政策对中国报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报业也不断调整并创新体制内容与制度建设,始终担当“改革先锋”.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的深化为中国报业改革提供了宽松环境,中国报业积极拓展子报业务,改进印刷技术,成为“朝阳产业”.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业逐渐通过业务合并与制度创新,形成了多家大型报业集团.进入21世纪后,中国报业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开启了报网融合之路,探索在传播渠道、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网络化发展路径,尝试度过“报业寒冬期”,实现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郭全中 《传媒》2010,(6):19-21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计处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广告经营额达2041.03亿元,同比增长7.45%,而报纸实现自营广告收入342.67亿元,同比增长8.11%,高于全行业增速0.66个百分点,同比增速提高(08年同比增速为6.36%)1.75个百分点.可以说,2009年的中国报业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认为中国报业进入全面复苏,也有人认为是暂时回光返照.我个人认为应该辩证地来看待中国报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问题,一方面,从西方发达国家报业的发展大趋势来看,报业已经成为彻头彻尾的夕阳产业,西方发达国家报业的今天必将是中国报业的明天,中国报业早晚也会步入夕阳产业;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其不平衡,而且传媒业市场尚处于低水平的初级发展阶段,我国的报业还会有5-10年左右的黄金发展期.  相似文献   

17.
《传媒》2005,(7):16
目前中国同城报业大战激战正酣,其实中国只是一个分战区,纵观整个世界报业的发展,报业发达国家的同城大战之序幕早已拉开,甚至有些已经行将谢幕.我们不妨冷静观察美国、英国和日本的报业是如何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以及他们的成败得失.这些"他山之石"也许可以起到"攻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肖景辉 《传媒》2007,(1):24-27
新兴媒体的来势汹汹,将本已如火如荼的中国报业竞争演绎得更加扑朔迷离.近一年来,"报业冰河期"、"报业拐点"等言论成为描述中国报业现状的热门词汇,"唱衰"纸媒的论点不时见诸媒体,中国纸媒的走向愈发引起业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19.
当前,传统报业衰亡论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将报业等传统媒体的发展失速归于新传播技术的冲击,实际上是抹去了中国报业和发达国家报业之间成熟度的差异,而回避了更深层次的东西.其潜在假设为:如果没有新媒体的冲击,在旧的报业体制和市场秩序中,报业仍然可以获得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三昧》2008,(1):36
这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16个年头.这是中国传媒业在市场风雨里成长壮大的第16个年头. 无论中国报业集团的发展依旧存在多少问题,都不能削弱它在中国报业走向强大进程中的重要地位.2007年,中国报业集团的发展已成潮流.除了西藏自治区外,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全部组建了报业集团.从广州日报1996年挂牌成立开始,这一切用了10年时间.10年之前,报业改革微澜初起,新生报纸还拼命地向上伸展着自己稚嫩的枝桠.10年之后,中国报业的格局天翻地覆,传统的老牌大报在迷失中徘徊挣扎,被那些在市场中催生成长的报纸远远地丢在后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