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新京报>7月1日报道,2010年6月30日,中华书局起诉汉王公司一案开庭审理.在此案件中,中华书局认为汉王公司未经许可,擅自在其制作发行的<汉王电纸书D20国学版>中收录了中华书局享有著作权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这一行为侵犯了中华书局对作品享有的署名权、复制权、发行权、获取报酬权等权利.  相似文献   

2.
2002年1月1日是中华书局成立90周年纪念日.在90年的风雨历程中,中华书局对我国近现代出版事业的贡献,人们有目共睹.本文仅就中华书局崛起之初的历史背景及<四部备要>的编篡过程、内容、学术价值作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3.
谈到中国的出版界,历经百年风雨的中华书局是无法回避的话题.百年的历史、丰富的出版经验和首屈一指的编辑队伍,使中华书局在海内外学术文化界享有盛誉.近年来,中华书局为履行出版的文化使命,发扬工匠精神,在古籍整理出版的基础上,逐步优化图书结构,出版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大众图书,形成了守正出新、多元并举的出版格局.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中华书局成立90周年.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中华书局是仅次于商务印书馆的第二大出版社.把中华书局与商务印书馆放在一起进行一番比较,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远的不论,就拿人们现今对这昔日两家最大的出版社进行研究来说,中华书局处于明显的弱势,商务印书馆在学术文化史上的地位,已得到时贤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5.
一、大力吸引人才 人才与中华书局之间的关系是互利的,一方面中华书局为人才提供了展示自身才华的平台,另一方面人才的聚集使中华书局在社会上的影响扩大,出版物也因人才的加入而更受读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6.
中华书局是我国近现代出版史上第二大民营出版社,于1912年元月1日,由陆费逵(伯鸿)、陈寅(协恭)等人在上海创办成立.虽说,中华书局最初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体变更而带来的出版商机,但中华书局能在以后的长期出版岁月中,无论是整体的出版实力,还是每年的出书规模,都稳坐出版界的第二把交椅,则不能不说是中华书局在经营上筹划有道、经营有方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半月要闻     
《出版参考》2012,(10):4
正胡锦涛致信祝贺中华书局百年华诞在中华书局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致信中华书局,向全体员工和离退休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向中华书局成立100周年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8.
出版要闻     
《中国出版》2012,(7):5
中华书局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在京举行在中华书局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致信中华书局,向全体员工和离退休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向中华书局成立100周年表示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  相似文献   

9.
郭平兴 《编辑之友》2018,(8):108-112
民国时期,中华书局在书业竞争背景下,依据自身经营理念,运用其独特的印刷技术,广泛参与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究其原因,与当时中华书局的产品布局、整理国故运动、适应新图书馆运动及陆费逵个人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0.
近期,陆续读到中华书局新出不久的四册图书:《中华书局大事纪要》、《中华书局图书目录》(1992-2001)、《我与中华书局——中华书局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文集》以及《陆费逵与中华书局》。这是我国古籍出版的重镇——中华书局九十局庆之时推出的系列纪念性、献礼性图书。书目及大事纪要,可以让人简要直接地了解中华书局的贡献及历史;《我与中华书局》,则是同题征文的结集,收录了大量围绕中华书局涉及书、人、情、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华书局1956年版《资治通鉴》为底本,参考中华书局版《宋书》、《南齐书》、《南史》等典籍,对《资治通鉴》及胡三省注中的3处行文,进行考订辨析.学力所限,恐有不当之处,肯请方家、同仁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2.
<明史>是研究明代历史的权威资料.目前史学界所认可的版本,以四库全书未标点本和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最为通用.由于各种原因,无论是四库全书未标点本还是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都出现了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13.
《小朋友》的编辑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在近代教育期刊史上,商务印书馆的<教育杂志>和中华书局的<中华教育界>常常被人相提并论一样,在近代儿童期刊史上,商务印书馆的<儿童世界>和中华书局的<小朋友>也往往被人连带而谈.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史料》2005,(4):125-125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华书局重新起动整理点校“二十四史”与《清史稿》。因此中华书局就邀请高校及有关研究机构的教授、学者来中华书局工作,著名书法家、学者启功应邀点校《清史稿》。启功与中华书局有特别密切的关系,称中华书局人为“老同事”,不仅为中华书局出的书题写书名,估计总得在百种以上,而且自己的书稿大部分交中华书局出版。  相似文献   

15.
陆费逵的同业竞争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费逵(1886~1941年),字伯鸿,创办并主政中华书局30年,事无巨细必躬亲之,对中华书局的影响颇大.在与比中华书局早成立10多年的商务印书馆的竞争中,陆费逵不惧困难,锐意进取,显示出无比卓越的智慧.所以研究陆费逵在出版发行方面的同业竞争策略,带有较大的典型性,更具有较为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胜朋  丁福林 《兰台世界》2012,(36):105-106
以中华书局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魏书》、《晋书》、《资治通鉴》、《太平御览》等典籍,校勘中华书局1974年版《宋书.百官志》,得陋见数则。  相似文献   

17.
陈莉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39-140
陆费逵创立的中华书局在中国出版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华书局之所以能屹立百年正在于陆费逵对于出版业文化的担当认识、实践及后继者对这种文化担当的继承.对其出版业文化担当的主旨、主体等问题的追寻无疑会给当今出版业以启发.  相似文献   

18.
1917年,也就是民国六年,原本蒸蒸日上的中华书局突然面临倒闭的危险,就如一个浑身充满活力的壮汉突然患病一样,似乎就要倒下了.这场危机被称作中华书局"民六恐慌".  相似文献   

19.
岁末寒冬,北京的阳光依然鲜艳明媚。怀着对历史久远、以出版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而著称的中华书局的敬仰,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华书局总经理宋一夫。以下是记者对宋一夫总经理的访谈。 记者:从1958年我国成立古籍整理规划委员会,并确立中华书局为主要出版机构始,中华书局在继承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作出了哪些突出的贡献? 宋一夫:从1958年中华书局成为我国专门整理、出版古籍的出版单位始,国务院国家古籍整理小组的办公室就一直设在中华书局。应当说中华书局为我国几千年累积下来的优秀古籍的整理出版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这首先归功于党和…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书局是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