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青”字确实容易让人上当,其实,在不同语言场合,“青”字表示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比如,“青青河边草”,这里的“青”指翠绿色无疑;韩愈的“青天白日映楼台”,“青天“显然是指蓝天;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青”当理解为黑色;此外,“青”还可指白色呢,如“鸡叫头遍,天已发青”。  相似文献   

2.
“青”一般可以指三种颜色。一指绿色。如《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李白《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二指蓝色。如《苟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三指黑色。如《书·禹贡》:“厥土青黎。”孔颖达疏引王肃曰:“青,黑色。”  相似文献   

3.
冬天快要来了。小蚂蚁们搬着食物往家走。一只大青虫懒洋洋地从光秃秃的树上爬下来,蛮不讲理地说:“站住!这些食物都是我的。”有一只蚂蚁说:“这些食物是我们的,为什么说是你的?”大青虫说:“反正我看见了,就是我的。”于是,小蚂蚁们碰了碰触角,想出了一个办法。于是蚂蚁们有的咬大青虫,有的撞大青虫,有的用拳头向大青虫打去。那条大青虫立刻威风扫地地求蚂蚁们不要吃它。一只小蚂蚁说:“不,如果我们放了你,你还会去欺负大树公公的。我们一定不放过你这个大坏蛋。”小蚂蚁们把大青虫打死了,并美食了一顿。大家高兴的唱着歌…  相似文献   

4.
颜色词“青”词义比较复杂,在不同的语境下它与其他的几个颜色词在概念上存在交叉.“青”可以指“青、绿、蓝、黑、白”五色,“苍”也可以指“青、蓝、绿、白”.“青”可以指“绿”,也可以和“黄”混合产生“绿”,但“绿”反过来也可指“青”和“黑”.介于“青”和“绿”之间的颜色又可以称作“碧”.青、蓝、苍、碧几个词意思相近,有时可以混用.  相似文献   

5.
开不了口     
尤龙 《中文自修》2010,(6):29-30
“阿,阿姨,给,给给我打份那一个青,青……” “你说什么?” “青,青……就是那个绿的!”  相似文献   

6.
“青”字确实容易让人上当,其实,在不同语言场合,“青”字表示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比如,“青青河边草”,这里的“青”指翠绿色无疑;韩愈的“青天白日映楼台”,“青天”显然是指蓝天;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青”当理解为黑色;此外,“青”还可指白色呢,如“鸡叫头遍,天已发青”。那么,“青睐”的“青”是什么颜色呢?黑色。所谓“青睐”,是指用黑眼珠看人,传达一种喜悦或器重的情感态度。这里的“睐”是动词。《现代汉语词典》释“青睐”为“青眼”,可能和阮籍的“青白眼”有关,但确实说得不够清楚,…  相似文献   

7.
《荷塘月色》篇末引《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但莲子怎会“清”如水?笔者认为作者引用时有笔下误,应是“莲子青如水”。理由如下: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中即有《西洲曲》全诗,此句是“莲子青如水。”当代的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吴小如等撰写的《汉魏六朝诗鉴赏》(上海辞书出版社)等许多书中所选的《西洲曲》此句也都是“莲子青如水”。②“莲子青如水”是颜色的比喻。说莲子“清”就不好解释。整首《西洲曲》从春天梅…  相似文献   

8.
榜上有名     
1号作品:《我向妈妈学语言》作者:严永娟通联:(457000)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第五中学初二(2)班作品中的黄金片断:春天来了,杨柳长出嫩芽。我对妈妈说:“妈,你看杨柳吐芽了。”我很得意,心想:这“吐”字用得不错,把杨柳拟人化了,妈妈肯定不会想到。可妈妈说:“是啊,杨柳爆青了。”啊?我顿时觉得妈妈的“爆青”比我的“吐芽”好上几百倍。不但“爆”字把春风中杨柳的活力给表现出来了,“青”字还说出了杨柳的颜色。而我的吐芽,一是没有色彩,二是“吐”也没有“爆”那么有生气。显然没有妈妈用得准,用得好。妈妈…  相似文献   

9.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这是转折复句的紧缩形式,“而”是转折连词。第一分句的“青”应当是主语,“取之于蓝”是偏正词组作谓语(“取之”是正,“于蓝”是偏)。“之”代替“青”使“青”复现,从而产生强调的作用。两个“于”用法不同:前一个要译成  相似文献   

10.
“青”是讨人喜欢的小家伙,它呈现一种独特的色彩,十分悦目,许多字娃娃都喜欢和它交朋友。“青”接受“水”的邀请来到水身旁,水缩小身子,站到“青”的左边,它们一起变成“清”。于是,浑浊的河水变蓝了,小鱼在清澈的河里高兴地玩耍。水因为“青”获得了生机,小鱼儿们都很羡慕,它们也想和“青”字交朋友。“青”答应了,和“鱼”组成了“鲭”。这时,小鱼变漂亮了:身子化作梭子形,鱼鳞圆而细,头尖尖的,十分可爱。孩子们都很喜欢它。河边的小虫看见了,也要和“青”结识。“青”向“虫”身边走去,一起和成“蜻”。小虫马上长出了21翅膀,化作小蜻…  相似文献   

11.
妈妈的语言     
我妈妈是农村妇女,只上过小学二年级,文化很浅,识不了几个字。我上六年级了,读的书比妈妈多。我自以为文化程度比妈妈高,我的语言一定比妈妈好。春天来了,杨柳长出了嫩芽。我对妈妈说:“妈,你看,杨柳吐芽了。”我很得意,心里想:这“吐”字用得不错,把杨柳拟人化了,妈妈肯定不会想到。可妈妈说:“是啊,杨柳爆青了。”啊!我顿时觉得妈妈的“爆青”要比我的“吐芽”好上百倍。“爆”字不但把春风中杨柳的活力给表现出来了,“青”字还说出了柳的颜色。而我的“吐芽”,一是没有色彩,二是“吐”也没有什么生气,就没有妈妈的“…  相似文献   

12.
青·绿·蓝——汉语颜色词文化意蕴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作为颜色,是古人认为的五正色“青、赤、黄、白、黑”中列为首位的颜色。《说文解字》分析“青”字,从生从丹,推测是一种深绿色的矿石,又加上古代“五行”之说盛行,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构成的,“五色”与“五行”相对,“青”与“木”相对应,因此古人认为草木的颜色为青色。汉语中常以“青”色形容草  相似文献   

13.
《阿房宫赋》中“绿云扰扰”一语,历来聚讼纷纭。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得出“绿”“青”“黑”作为颜色词,在表示“黑色”义上是一组同义词。其同义的深层机制是训诂学的递训原则,因“青”和“绿”可以互训,“青”又可训为“黑”,则“绿”可训为“黑”。“绿云”意为“乌黑的秀发”。  相似文献   

14.
“青云、青霞、青霜、青霾、青霭、青雾”是一组反映自然现象的词语,主要辞书都认为其中的“青”是颜色词。依据“青”在古汉语实指四种颜色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有关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成说有误。运用借代引申及组合同化这两种词义衍生的方法,可以得出此系列中的“青”指天。  相似文献   

15.
颜色词“青”具有多义性,也正是这一特点,使得“青”失去了其正统地位。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据,借助CCL语料库,探讨现代汉语颜色词“青”的意义系统及其始源域和投射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青狼』刘     
青狼刘是我们六班的“老板”,也是我们的年级主任。他是个不错的老师。他讲课速度比较适中,也比较生动,只是普通话不标准,时不时用方言讲解,当然,这也使得他的课比较容易被接受。但是我们见他笑的时候极少,因为平时老见他板着脸,所以我们都叫他“老板”。他一贯保持的爆炸式发型以及生气时充满杀气的面部表情,使得他在年级里以“青狼”这一绰号闻名(玩过“街霸”的都应该知道,“青狼”就是其中一以发电和“四喜丸子”为绝招的青绿色的怪物)。他是年级主任,当然凡事都要做个榜样。这不,开学后第一个规定必须穿校服的是我们班,…  相似文献   

17.
在绝大多数人的日子里,鼻子几乎是一个被忽略的器官。从2012年开始,连恩青的世界里只剩下了鼻子。他患上了鼻窦炎,呼吸不畅,头痛。2012年,在药物无法减轻痛苦后,他做了鼻中隔纠正及双侧下鼻甲下部分切除微创手术。他坚信医生的这次手术有问题,因为几个月后那个魔鬼重新回来:呼吸不畅,胸痛,头痛,痛到他用头撞墙。日子里再没有安宁。每一个夜晚都被鼻窦炎折磨得睡不着觉的他将救赎寄希望于天亮以后:40多次求助主治医生、25个病历本、  相似文献   

18.
忙人     
《白水青菜》也许在大多数读者眼里营造了一种感情的境界,而其中的男主人公却没有能够体会到“清水白菜”之平淡背后的深厚蕴藉。同时,和那个“她”对应的还有一位年轻时髦的女孩嘟嘟,对比之下,她的食谱连同她这个人都显得非常浅薄。然而,读完小说之后我还是有些困惑,就是“白水青菜”能否成为深情厚意的象征?  相似文献   

19.
春来草自青     
《招生考试通讯》2008,(9):I0009-I0009
春来草自青,秋来黄叶落。我更喜欢把“秋来黄叶落”改成“秋深枫叶红”。凉秋,悲悯中,却袭来几分颜色。  相似文献   

20.
橘子     
橘子向来是我最爱吃的水果。秋天即将过去,青橘子和别的水果一起上市了。因为素不相识,水果们专门开了一场“介绍会”,在“介绍会”上,青橘子拍拍大肚子,骄傲地对其它水果伙伴说:“看,我的绿衣服多漂亮呀。我还有一件金色的连衣裙,等冬天开晚会时,我再穿给你们看。”青橘子说话算数,到了初冬,橘子们穿着金色的连衣裙早早地赴宴了,各自还打了一条绿条纹的领结。剥开“连衣裙”,橘瓣们正躺在“摇篮”里睡觉哩。把橘瓣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那股酸甜的汁水沁人心脾。橘瓣里面有几个白白胖胖的核儿,谁吃了,肚里没准儿会长出一棵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