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完善和健全科协组织体系,推进科协组织建设及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简要概述了科协体制机制的内在优势,分析了科协体制机制的结构性缺陷,指出改革创新科协体制机制应统筹兼顾"民主集中制""逐级负责制""民主办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办事机构"三者之间的关系、"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党政领导负责""对团体负责""对科技工作者负责"三者之间的关系,这四个关系,藉此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
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老科协”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社会组织,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它的结构依从中国的行政体制,划分为“中国老科协”和省、市、县“老科协”,但它们之间没有垂直的领导关系,也不具有“联合会”的形式和性质。  相似文献   

3.
贺江伟 《科协论坛》2005,20(2):47-47
2004年12月28日,湖北省科协、省财政厅和省地方税务局印发了《湖北省科协系统科技咨询服务活动管理办法》。该件明确:“湖北省科协系统的科技咨询服务是以促进科技进步为宗旨的社会公益事业”“湖北省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是省科协直属的事业单位,负责全省科协系统科技咨询服务活动的指导、管理、组织与协调。按隶属关系各级科协科技咨询服务中心负责对本地区科技咨询机构的业务、合同、财务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4.
刘作良 《科协论坛》2005,20(7):34-34
发挥企业科协组织优势是一个“求恒”话题。进入新时期以来,大船科协凭籍着科协组织优势,工作取得了成效:但同时也真实的感到以往对科协团体优势的认识又不够深刻。在2000年前后,“大船”的生产经营曾经经历过跌入“谷底”的严峻考验,两次厂级领导班子的大调整,两次较大的机构精简调整,直至由“工厂”到公司的体制、机制的重大转变。大船科协则受到了强烈的震荡,  相似文献   

5.
张仁开 《学会》2012,(12):41-46
科协组织联系科技工作者的体制机制关系到科协组织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服务的广度、深度和效果。近年来,我国科协组织体系日益健全、科协工作不断创新、联系科技工作者的广度逐步拓展、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逐渐提高,科协组织对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日益增强。但科协组织的覆盖面还需要进一步拓展、科协工作的渗透性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建家交友增强亲和力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进一步优化科协组织联系科技工作者体制机制,要以增强科协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为落脚点。以提升科协组织服务能力为着力点,统筹兼顾党和政府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诉求以及科协组织自身发展的追求,着力加强组织建设、理顺管理体制、拓展联系渠道、提升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无论是深化改革发展的结果,还是创新创业的内在客观规律,都需要科协组织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桥头堡,科协组织结构体系也具备承担桥头堡功能的优势。传统思想观念下形成的利益固化藩篱、现行体制机制障碍、法律地位模糊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科协组织应有的功能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创新体制机制,构筑创业创新桥头堡的基石,就是要确立科协基层组织"基金项目体制",实行"宏观引导、自主申请、平等竞争、专家评审、择优支持和课题承揽"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潘惠彬  梁根乐 《学会》2006,(6):42-44
加强学会发展与改革,焕发学会活力,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是科协组织的职责所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挂靠体制”的存在,学会与挂靠单位之间产生了不和谐音符,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会的建设和发展,同样也影响着学会的改革与进步。一、“挂靠体制”的由来“挂靠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使“三项机制”在科协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助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促进“三项机制”的落地生根,陕西省榆林市科协组织人员先后在榆林学院、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农科院、治沙所、能投集团、未来能源集团等科技人员集中的科研院所和部分县区科协、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就“三项机制”在科普宣传、科学研究、科技推广、服务科技人员等方面的贯彻落实和具体应用情况以及科协系统深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将动态能力理论与企业自主创新理论结合起来,应用系统学分析工具,提出了“动态能力、自主创新机制、自主创新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D-I-P”模型,并应用统计软件(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开展了对三者关系的实证研究.研究验证了以下命题:动态能力对企业自主创新机制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影响;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对绩效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动态能力对自主创新绩效有着非显著性的正相关影响;自主创新机制在动态能力、创新绩效形成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中介变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县级科协是科协系统最基层、最重要的组织之一,是我国开展农村科协科普工作的前沿阵地。大部分县级科协组织机构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今已渡过了近50年的沧桑历程。近半个世纪以来,县级科协为县级科学技术普及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与此同时,由于长期受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更正     
《学会》2013,(1):48
<正>本刊2012年第12期刊载的《优化科协组织联系科技工作者体制机制的思考与建议》一文注释信息有误,该文非"中国科协调研课题《科协组织密切与科技工作者联系的工作体制机制研究》的中间成果"。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12.
孟亮 《科协论坛》2005,20(11):38-39
王兆国同志在中国科协六届五次全委会上指出:“加强科协自身建设,最紧要的是大力改进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受工作性质和计划经济的影响,科协长期以来存在善“软任务多、硬任务少,虚事多,实事少”的现象。如何使科协组织不断适应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把软任务做硬、虚工作做实,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于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于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新时期、新阶段科协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潘惠彬  梁根乐 《科协论坛》2005,20(10):34-36
开展学术活动,为科协工作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是科协组织的职责所在。然而“挂靠体制”影响着学会的建设和发展。因此,焕发学会的活力,必须对“挂靠体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科协论坛》2008,(11):32-33
2007年是全国企业科协工作的转折之年,中国科协先后召开了全国企业科协工作会议和国家高新区科技工作者队伍建设研讨会,国家4部委又出台了《关于在企业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意见》,成立了以邓楠同志为组长的全国“讲、比”活动领导小组。这些举措,使科协最重要的基层组织企业科协走出了低谷,标志着企业科协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时期。由于重庆的特殊市情,市科协一直高度重视企业科协工作,专门设立了企事业工作部,负责全市企事业科协组织建设及活动开展。  相似文献   

15.
智力资本、吸收能力与组织创新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智力资本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吸收能力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相关研究的支持.然而,智力资本、吸收能力与组织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朗.分别检验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吸收能力的影响,以及吸收能力对组织创新的作用.发现吸收能力在智力资本与组织创新之间扮演中介角色,表明企业拥有的智力资本转化为吸收能力后,对组织创新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揭示智力资本与组织创新之间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肖兵 《学会》2003,(8):26-28
时代呼唤新的办会模式中国科协和各省市区科协非常重视学会的改革和民企工作。不少省市区和地市科协在民企中成立科协组织 ,有的成立了当地民营企业科技工作者协会 ,不少学会已经将一些知名企业和企业家“拉进”了学会。根据当前形势与学会的状况 ,我认为 ,应当进一步地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活跃分子引入到学会。我建议 ,学会要消除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观念、体制与组织性障碍 ,继续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 ,广泛吸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活跃分子加入到学会工作队伍 ,创建多种会员成分竞相参与、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新的办会模式与运作机制。这个建…  相似文献   

17.
《金秋科苑》2013,(4):9-9
2013年对于湖南省老科协来说,是一个喜庆的重大节日,湖南省各级各级老科协组织,在省老科协的带领下,经过20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组织建设模式”、“‘三农’服务特色”、“自我保健旗帜”、“科普宣传的典范”等走在全国老科协系统前列的骄人成绩。  相似文献   

18.
《学会》2005,(11):49-49
为贯彻落实科协党组、书记处关于深化学会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办事机构设在京外地区的全国性学会的改革与组织建设工作,学会学术部于2005年7月6日至8日在宁波召开“部分学会改革与组织管理工作研讨会”。办事机构设在京外地区的18个全国性学会的秘书长和学会负责组织工作的同志以及部分学会所在地省市科协的负责同志5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正>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老科协"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社会组织,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它的结构依从中国的行政体制,划分为"中国老科协"和省、市、县"老科协",但它们之间没有垂直的领导关系,也不具有"联合会"的形式和性质。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种社会组织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这个必要性是它存在的前提。而这个必要性又来于它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金秋科苑》2012,(13):26-31
为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科协关于加强新时期科协组织建设的意见》(鲁科协发[2011]21号)、《山东省老科协关于开展“四级联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鲁老科协字[2012]2号)以及山东省老科协组织体系建设现场会精神,切实加强基层老科协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全市老科协组织网络体系,聊城市科协、聊城市老科协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老科协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全市基层老科协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措施,对全市基层老科协组织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