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共十六大指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5年GD一直保持9%的高增长,如果未来15年继续保持如此高增长那么中国将创造连续40年保持高增长的奇迹中国现代化就大有希望。北京科技界人士认为要使这个希望变为现实,关键在于发展科技、发挥科技的作用。公众科学素质甚差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编制了七次科技发展规划,在以科技促经济方面发挥了作用。新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目前已经进…  相似文献   

2.
徐立纲 《情报探索》2013,(5):113-115
介绍了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意义,认为当前大学生科学素质亟待提高,高校图书馆拥有信息、技术和环境等优势,在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方面大有可为。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途径:抓好科普文献资源建设;宣传倡导科普阅读;加强导读服务;开展读者信息素质培训;改进文检课教学;组织各种科普教育活动;提升办馆与服务的科技水平;营造科技实践环境。  相似文献   

3.
《科协论坛》2006,21(7):9-9
由北京市科协主办,北京科普发展中心承办的“2006北京科普论坛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研讨会”将于2006年7月11日-12日在痃科技活动中心举报,论坛主题为“公众科学素质的建设与科学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2014年10月24日,第九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内江专场推介会隆重举行,旨在加快欧盟各国高端科技创新要素落户我市,助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会上,副省长陈文华,嘉宾代表法国蒙彼利埃大区第一副主席尚塔尔·玛丽安讲话;市委书记彭宇行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松柏,市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科普工作的时代背景、科学中心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功能作用展开,介绍北京科学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概况,阐述分析其在科学传播、科技展示、科技教育、科技交流功能实现方面的具体实践,借鉴国内外科学中心发展的历程和方向,对北京科学中心未来发展给予思考和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学会》2019,(1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传播,科学文化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并逐渐转变为人们认识世界、处理身边事务的思维基础。纵览中国科技发展史以及科学文化传播的相关论著,可以看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进一步解放人们的观念、思想和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基层科普前沿阵地的科普场馆,必须从做好实体场馆品牌、扩大基层科普宣传效果、提高科普创作能力等方面更新自身定位,助力科学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类博物馆功能的不断提升和完善,科技馆已经从早期的“以物(藏品)为中心”发展为“以人为本”基础上的教育活动。因此,从现代科技馆的运营实践来看,科技馆“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应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主要教育目的;二是展教内容着重表现人与科技、人与自然的关系;三是展教内容与方式要适应观众需求。  相似文献   

8.
《学会》2015,(6)
科学素质作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是决定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海淀区作为全国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尽快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至关重要。本文就如何进一步推动海淀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再上新台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超  任磊  何薇 《中国科技信息》2012,(21):149-150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迅速发展,教育水平和科学普及工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网络等传播媒体的发展对公民的知识的增长和科学信息的获得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科技馆、植物园、动物园等科普设施以及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机构经常开展的科普活动和专业技术培训等也成为公民获得科技信息的途径。农民作为中国公众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重点人群,在获取科技信息渠道和途径上有独特的特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信息获取渠道成为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媒介,本文通过全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数据已经部分调研案例来阐述农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现状与变化。  相似文献   

10.
《科协论坛》2007,(8):17-17
7月6日-8日,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齐让、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王可、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副主任方衍等一行赴湖北省随州市,襄樊市、荆州市等地就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情况进行实地考祭调研。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兰溪市科协自2008年来,利用手机短信平台,持续向全市党政机关干部,乡镇、社区、企业科协干部及部分科技人员发送科普知识,6年来已累计发送近50万条科普短信。介绍了科普知识短信发送的基本情况,分析短信内容的主要特点是:贴近百姓实际生活、传播前沿科技动态、宣传科普工作动态、关注国家科技大事、围绕中心工作宣传、突发事件常识注释、提前预告科学现象、解读回答科学疑问,总结了科普知识短信发送的主要成绩,并探索其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科技工作包括科技创新和科技普及这两个重要方面。一个国家的公众科学素质是衡量该国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远低于欧盟、美、日、加拿大等地区。美国在2000年时,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已经高达17%。我国公众的科学素质总体偏低,势必影响到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青岛市科协学会工作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围绕市委、市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立足创新,突出重点,规范服务,大力加强学会的学术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在推动学会改革与发展、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开展科  相似文献   

14.
《科协论坛》2016,(4):66
正武汉市科协成立于1964年,由市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区科协和企业科协等基层组织组成。目前全市拥有市属学会、协会、研究会88个,企业科协146个,区科协13个。半个世纪以来,武汉市科协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服务科技工作者成长,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2021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依托老年科技大学等机构提升老年人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提升老年人科学素质。文章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对老年科技大学的目标定位、组织方式、师资队伍、办学地点等特征进行了讨论,对新疆和重庆两地的办学模式进行案例研究,并从筹建能力、教学方式、运营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老年科技大学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争取多部门支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强化经验分享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 科学普及与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或民族的科技竞争力。构成国家科技竞争力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水平的科研机构、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以及高水平的国民科学文化素质。而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没有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都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科学普及是提高国民科学素质所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与发展教育、实施科技开发与创新、建立完善的科研体制等共同构成了培育科技竞争力的基本工作内容。    德…  相似文献   

17.
法国的农业教育比较发达,全国有1000多个农业职业教育学校,20多所农业高等教育大学校。几十所私立农业教育大学校,还有分布在各地的20多所农业科院研究中心。为了进一步适应农业生产,农产品的转换和农业食品的商品化,法国政府提出了对农业教育改革的方案;改革方向之一是鼓励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法国农业科学园区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立的,蒙彼利埃农业科学园区是第一个成功的范例。目前,蒙彼利埃农业科学园区由21个科学机构组成,总共拥有近2000名科研和教育人员,其规模已是全世界著名的大型农艺科学联合体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世界科学中心从古至今经历了数次的转移,文章通过对历次科学中心的转移与科技传播关系的分析,认为科学中心转移的规律与科技传播力度有关,科技传播力度大的国家必然会成为科学发展的中心。分析当代世界科学发展的方向,现代科学发展使西方机械宇宙论统治地位出现动摇,而中国的整体论、有机论、系统论的科学哲学思想面临全新发展机遇,我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科学中心,并从科技传播学角度分析了我国成为新的科学中心面临的实际困难与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是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本文论述了引领人才培养实施的内容、遴选人才的模式,培养人才的举措以及营造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以中国科协系统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为例阐述“引领、遴选、培养、营造”在提升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实践中的效果和价值,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升,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政策在马来西亚国家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公众意识引导体现在营造公众参与科技创新的氛围、培养公众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举措。马来西亚面向广大公众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分担不同角色。公众科技创新意识调查显示,马来西亚公众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以及对政策的知晓度较高,而对实施计划或行动的参与度相对较低。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公众基础性和创新性的科学素质水平提升应齐头并进,融会科技创新意识增强,达到创新引领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