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报上会议消息多而枯燥,我们不爱看。”许多报纸读者的这一意见,反映到了正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省报总编辑座谈会上。总编辑们确实为“会议消息”问题发愁:有些会议读者很关心,会议精神对面上工作也有普遍指导意义,报纸应该发消息。可是,有相当多的部门召开的会议,是纯业务性的,发了消息也没有多少人看。但主管部门总是说:“发个消息吧,登报了,说  相似文献   

2.
会议报道应该是为扩大会议影响、推动会议目的服务的;如何写好会议报道,有时不取决于记者。但是记者仍有展示自己能力的创作空间,关键是要有创新意识和新闻敏感。在消息写作中,会议消息可能是最容易写的,也是最不容易写好的。为什么这么说?所谓最容易写,就是说通常的会议报道都是一个格式:某月某日,一个什么会议在某地召开,谁谁主持会议,某某领导到会发表重要讲话,他说  相似文献   

3.
《把后勤办社会转到社会办后勤上来——军区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全面启动》一文在 4月 8日《人民前线》报见报后,不少读者、同行打电话给我,说此文章有思想深度,行文活泼,出“彩”;有的甚至说,这不是一条会议报道,而是一条纯粹的新闻……大伙的鼓励无疑对我是一种鞭策,但通过此文,也让我从中感悟了很多。   开始,领导交给我这个任务,说后勤有个会让我去参加时,我手头还有另外两个稿子的采写任务,加上会议的议题是全军性的,别的军区大都已经开过和“会议报道,就那么回事”的心理,我并未怎么放在心上,直到会议召开第二天 (…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会议报道是一种枯燥的、程式化的东西,以至于部门主任在编前会上报题时,如果本部门会议消息太多,都不好意思向总编辑交待。实际上,我们许多的会议报道确实也不如人意。   会议报道真的就那么没意思吗 ?肯定不是,没意思的只是记者没有带着积极寻找新闻的心态去参加会议,而是为报道会议而报道会议,写出来的东西干干巴巴,没有价值,没有可读性。   会议应该是新闻报道的一个主要对象。为什么这样说呢 ?顾名思义,会议会议,就是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议论事件、讨论工作、交流信息、沟通思想。参加会议的人来自各方面,有着不…  相似文献   

5.
会议新闻是党报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是一版的`重头戏'.然而,也是读者意见最多的,不少会议报道概念化、程式化,缺少可读性,因此,许多读者呼吁减少会议报道,增加社会新闻. 读者的要求不无道理.但另一方面,恐怕世界上任何一家报纸都不可能忽视会议报道,因为除了一些毫无意义、可开可不开的会外,大多数会议总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开的,总有一些读者欲知而未知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说,会议甚至是信息比较集中的地方,新鲜的东西不少.在当前信息需求日益强烈的情况下,会议消息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作用.问题在于现在充满报纸版面的会议报道,该写的没…  相似文献   

6.
“亚行年会”是亚洲开发银行每年举办一次的理事会例会,今年在上海召开。虽然我以前参加过“六艺节”和江苏省“两会”的报道,有一些大型会议报道实践,但是参加这种国际性大型会议报道,还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当然也没有固定的框框。出于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报社领导决定派我参加此次年会,进行会议报道。  相似文献   

7.
于冰 《新闻知识》2001,(8):14-15
从事新闻工作一段时间的人,大概没有谁敢说没采访过会议的。单是经济方面的会议就有什么展销会、交易会、洽谈会、博览会及某一具体部门的行业会议等。采访会议的记者都知道,会议报道既好写,也难写。说好写,是指一般开会的部门或组委会的秘书处大都会给参加会的新闻单位发通稿,或者即使没有通稿,也会发些相关资料,记者要想偷懒,东抄抄西凑凑也能交差。说难写,是指会议报道要想出彩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什么呢?去的新闻单位多,新闻资源(会议资料、有关人员讲话等)共享,题材上的优势大家都没有,你要不想出些出奇制胜的点子,…  相似文献   

8.
经验性消息作为非事件性新闻的一种形式,多用于报道某个地方、某个单位的工作方法、经验、成果和形势,其时空的长跨度、事实的概括性、观点的抽象化等特点,决定了记者要将这类消息写得既新颖深刻、又生动活泼,达到指导性、可读性都强的效果,是有相当难度的.这也是新闻改革的课题之一.如何改进经验性消息的写作?我在采写《长阳三千教师扎根山乡建功立业》、《远安百万亩林海独秀一方》等一些报道中作了一些探索,提出来和大家交流几点看法.一、树立正确观点,消除心理障碍要攻克经验性消息写作这个难点,首先要排除记者思想上的障碍,变被动型为主动型,充分发挥创造性.从实践中看,影响记者采写经验性消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一轻、二怕、三应付”:部分同志受新闻理论观点争论的影响,认为经验性消息不是正宗的新闻,轻视、忽视这类消息的采写;有的同志也很想在经验性消息写作上有一番突破,但因难度很大,常常浅尝则止,畏难而退,未能取得预想的效果;还有一些同志在工作要求“不能不写”的情况下,便采取“会上拿材料,删改加标题”的办法,应付了  相似文献   

9.
会议报道在地方报纸上占有很大的比重,几乎每天都有,少则一条,多则几条,要占去一版大部分版面。有些人总认为会议无新闻可抓,参加会议没有什么意义,因此,对会议报道采取应付态度,近几年,笔者在参加会议时对会议报道留心探索,逐步认识到,会议不仅有新闻可抓,而且只要善于挖掘与研究,会议报道照样具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的消息编辑过程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议论: "这篇消息写得太空,都是大话空话,通篇没有一点实际的东西";或者说: "这篇消息写得琐碎,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了,就是抓不到重点."而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我们通常会说,这个记者在抄会议或总结材料,没有深入到采访现场.这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也抓住了主要矛盾.但记者也时有抱怨,说:"这篇消息,我明明是深入基层后写的."这又是什么原因?这里面有一个语言误用的问题.我想从普通语义和语言运用的角度,来探讨一下中缘由.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受众渴望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获知丰富的信息,同时能获得阅读的美感享受。然而,激烈的媒介竞争使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过于追求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强调其传播功能,而严重忽视了报道的可读性和美感。长此以往,既不利于提升新闻记者的采写水平,也不能满足读者对新闻报道的阅读需求。因此,针对不同性质的新闻事件,报道可以适当借鉴文学写作的方法,增加可读性和美感,提升新闻报道的文化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2.
会议报道的可读性,在我看来,应该是摒弃一贯制的报道程序化,善于从讲话和材料中捕捉到公众关心的话题,并用生动活泼的新闻表现形式传达出来。这是一个不难理解的问题。近年来的“两会”报道改革实践充分表达了人们对此的认识。但在日常会议报道中,许多一般化作品的产生和出现,还是说明实践与愿望存在着一段距离,需要研究并加以解决。如何增强会议报道的可读性?我以为可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建国之初,有句民谚叫做“国民党的税多,共产党的会多”。如今,前者已不复存在(除台湾外),后者依然好初。我们的会多,不仅表现在实际工作中,而且反映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上。 按说,会议本身是“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进行商讨或表达某种意见、交流某方面信息”,是可以成为新闻源的。诸如党、政府和国家的重要会议,确定新的思想(理论),制定新的路线、方针、政策,出台新的改革措施、方案,发布新的法律、法规,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领域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表彰奖励各条战线上的新人新事,交流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等等,都是可以作重要新闻发布的。各级党政部门相似内容的重要会议,当然都不例外。这些,本来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如今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媒体上,没有新闻或新闻性不强的一般会议的报道过多、过滥,引起受众的逆反心理。加之,我们有些记者在会议新闻的写作上不大下功夫,过于程式化、概念化,语言刻板而枯燥,遂使读者(听、观念)生厌。有鉴于此,近年来,新闻界的有识之士一再呼吁“改革会议报道,改进会议消息写作”。但现实状况是:口号早已提出,改革初有成效;不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的消息采编过程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议论:“这篇消息写得太空,都是大话空话,通篇没有一点实际的东西”;或者说:“这篇消息写得琐碎,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了,就是抓不到重点。”而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我们通常会说,这个记者在抄会议报告或总结材料,没有深入到采访现场。这种分析是有道理的,也抓住了主要矛盾。但记者也时有抱怨,说:“这篇消息,我明明是深入基层后写的。”这又是什么原因?这里面有一个语言误用的问题。我想从普通语义学和语言运用的角度,来探讨一下个中缘由。 普通语义学认为,语言是抽象的,每一个字都是…  相似文献   

15.
可读性——这是摆在报纸编采人员和通讯员面前的一个老题目,也是至今未得到圆满解决的一个老题目。 没有可读性,言之无物、言之无味、读者不爱看的报道乃至一张报纸,是一种没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用高尔基的话说,是一种“语言垃圾”。 从报上完全消灭这些“语言垃圾”现在还做不到。报纸编采人员和通讯员可以做到的是:尽可能减少这种“语言垃圾”,尽可能使新闻报道变得言之有物、言之有味,以增强可读性。 增强可读性是个大题目,本文只从两个具体问题入手,试谈一谈。 在报上的各类新闻中,可读性最差的是会议新闻和经济新闻(还有与此相关的一些“硬新闻”)。作为党报,这几类新闻不可不要,而且往往还要登在重要位置。如果把这几类新闻的报道方式加以改进,增强其可读性,那么将带动整张报纸的面孔为之一变,为之一活,为之一新。 怎样改革会议新闻和经济新闻,增强其可读性呢?我以为可用两句话概括:会议新闻信息化,经济新闻生活化。 一、会议新闻信息化 长期以来,报界反复呼吁要“减少会议报道”,然而收效甚微。因为作为党报,限于种种条件,会议报道是很难“减少”的。换个思路想一想:这些年来,我们是否对“减少”会议报道空喊太多,而对改革会议报道实做太少呢?  相似文献   

16.
简讯     
中国煤炭报暨煤炭系统报纸工作会议于去年12月在京召开。代表们在会上广泛地交流了经验,探索企业报发展的道路。会议认为,在搞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新闻单位自身的改革,包括报道的改革,把指导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中宣部新闻局局长钟沛璋、工人日报社社长郭国诵以及中国煤炭报优秀通讯员都在会上发了言。(会)  相似文献   

17.
一条消息能不能吸引人,首先是标题,接着便是导语。标题要能抓住人的眼睛,导语要能抓住人的心灵,这样它的可读性,它的宣传效果,就会相当可观了。 1986年11月,我曾写过一条关于作文比赛的消息。这消息的导语,下了很大功夫,也算冒了一点风险。因为它跳出了惯常导语的路数,很可能不被认可而毙命。给这个导语起个什么“名字”?一时还想不出合适的,故且叫它“梗概导语”吧,因为它讲了一个故事的梗概。 1986年,全国作文研究中心、文心出版社《作文》杂志搞了一场中小学学生作文邀请赛。《作文》主编、我在郑大上学时的老师王素英找到我,想让新华社就这场比赛发一条消息,以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枯燥的会议新闻在报纸编辑部,常可以听到这样的禁令:少写些会议消息! 这不难理解。你去售报亭前看一下,当读者买到当天的报纸,打开,他们的目光常常会比那些被记者称之为“刀斧手”的编辑更干脆:毫不留情地删掉放在重要位置上的会议消息,却盯在报屁股上的一些小故事看上半天。……记者们也常常抱怨:开会没劲。因为参加会议一般很难写出漂亮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石坚 《新闻知识》2006,(4):73-75
改革会议新闻的攻坚战已经进行两年多了,对规范会议报道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会议新闻写作的改革起色并不大。从中央媒体到省市媒体的会议报道写作来看,与几年前相比并无太大的变化,依然是篇幅过长、内容空泛、形式陈旧、官腔十足、千篇一律。一言以蔽之曰:面目依旧。经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与西方媒介所报道的会议新闻相比,我国媒体报道的会议新闻都有一个通病,即缺少背景材料和直接引语,这也是中国新闻文风的两大“癌症”,“痼疾”不除,会议新闻写作难以出新。下面,让我们以外电关于2005年北京《财富》全球论坛的开幕报道…  相似文献   

20.
我从读书的时候就开始注意毕昇。前几年发现毕昇墓碑,我在北京看到一些报刊,看了各方面的材料,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关键的就是在碑的纪年上。我这次来时,彭卿云同志特地给我打电话,说王素同志和任昉同志也去,你也去吧。参加这次会议我很高兴,收获很大。彭副局长说,你们去参加这次会是很有意义的。我来以前不知道国家文物局馆藏文物认定小组1994年对墓碑已经作了鉴定,这是马自树副局长直接抓的。我们单位很多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