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根据杰克·伦敦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分析他的写作风格和性格特点、人生观及所创作的小说《马丁·伊登》,从而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中期崛起的新写实小说在文学评论界褒贬不一,时其创作风格之归属也众说纷纭。实际上,在新写实文本中释放着清醒的现实主义气息。正是这种清醒的气息使风格各异的作家们在特定的时期内形成了相同的创作倾向并影响了中国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孙犁与青年作家通信的两个集中期为切入点 ,分析了他在培养年轻作者时 ,前一阶段着重在建立工人创作队伍和耕耘乡土文学 (即荷花淀派 ) ;后一阶段针对具体作品和文坛现状 ,系统阐述了中国现实主义的内涵与特点并强调要加强修养以继往开来。与青年通信是“五四”新文化开拓者的优秀传统 ,孙犁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 ,而且在长达 60年的通信中 ,以其平实而尖锐、朴素而鲜明、具体而系统的风格 ,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化表现 ,成为宝贵的创作财富  相似文献   

4.
鲁彦小说的现实主义是以其所写地域的乡土特色、独特的抒情格调、植根于现实的心理描写、以及平凡生活场景为题材揭示社会人生的内在意义,并且将时代风浪引入作品,展现时代的历史动向,从而构成鲁彦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特点,还在不断的追求和开拓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使之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5.
李丹 《现代语文》2006,(10):77-79
19世纪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在其短短的十年创作生涯中,给人间留下了30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堪称一笔丰富的文学遗产。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6.
新现实主义作家们注重真实地描写生活,注重以事件写活人物。他们所刻画的企业厂长、农村干部、企业主等人物形象身上,充满了新的时代气息。他们将创作的真实性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创作注重内容的丰厚真实。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塑造典型人物的方式不尽相同,新现实主义作家们更加关注对于现实生活中普通百姓生活的描写,而往往忽略所谓反映社会发展本质规律的典型化过程。新现实主义小说对于中国社会转型期各色人等的刻画,充实了中国新时期学的人物画廊,也展现了特定时代新型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现实主义”创作潮流是当今文坛倍受关注的文学现象 ,本文旨在从文学实践出发 ,在历史的流变中分析“新现实主义”创作的特点和不足 ,并对其创作理论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先锋派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本文以先锋派作家的创作特征为主线,首先介绍了先锋派作家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先锋派作家创作特征的研究意义;接着重点介绍了先锋派作家突出的三个创作特征:叙述形式的新颖性、小说功能的多样性、文学语言的实验性;最后介绍了转变中的先锋派作家创作特征并认为"先锋精神"存在于"先锋派作家创作特征"之中。  相似文献   

9.
蔡天星 《师道》2005,(6):33-34
现实中的教师好比是一位崇尚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作家,他呕心沥血的“作品”就是精心设置的课堂教学,而“作品”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学生。现实主义作家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从作家的情感好恶出发,按照作家的意志而不是按照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现实中的社会发展趋势来安排作品人物的命运,这种作品充斥着作低劣的议论和抒情。  相似文献   

10.
泰戈尔的短篇小说同其它现实主义小说相比呈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即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本文从创作主体的影响出发,探讨了这种创作风格形成的哲学、美学基础及其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1.
契诃夫总是以现实主义象征手法表现事物的内涵,从细节到角色,从剧本到艺术,处处都有剧作家提示给观众的东西,即他的精辟的见解和创作沉思。本文通过对契诃夫的代表性剧目的分析,从而展现出现实主义象征手法在作者戏剧创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篇中短篇小说,他的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基本上是外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传入的结果.本文将从客观性、批判性、人道性和典型性四个方面追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思潮的外国渊源.  相似文献   

14.
对于九十年代出现的一批“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来说,虽然其摆脱了此前“私人写作”促狭的视野,一己的悲欢,开始正面触及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但在这触及的过程中,由于现实的复杂和作家缺乏对现实必要的审视和反思,更无力上升到批判的力度,使得这批创作并未构成对现实的真正“冲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想象在作家创作中的意义出发,考察了想象的特性,并把它与作家的关系提升到本体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历代俄国作家在其创作上始终遵循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从以细致冷静著称的传统现实主义到受现代主义影响的新现实主义,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政令僵化到新时期传统派文学的自由回归,俄国现实主义在理论和创作上,经历了一个独立探索、稳步发展、辉煌高潮、衰落复归的完整发展阶段。在分析俄国文学各阶段现实主义的理论演变的基础上,认为苏联时期僵化的文学政策,束缚了作家的思维,同时在消费观念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情况下,文学领域也无法幸免,固守原有的文学理念,埋头创作已远远达不到现实需求,因而,衰落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赵树理小说创作中的民间意识,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贾科莫·普契尼(G·Pvccina,1858-1924)的一生共创作了12部歌剧,他的歌剧以动人的情节、真实的取材、优美的音乐而深受大众的喜爱.普契尼的歌剧取材大多来源于现实,热衷刻画贫穷不幸的人物,特别是擅长描写歌剧中的悲剧女性,这一创作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现实主义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9.
女性对自我的书写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个人化写作潮流中的一个突出的现象,作为"女性私人化写作的代表"的陈染,她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带有作者自身经历的某些印痕,可以说,陈染是用其笔下的人物来代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文章以陈染的小说创作为例,探讨其小说中,作家创作与个人经验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总结女性小说创作中的特色和局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大胆借鉴国外纪录片创作的思维和方法,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曾获中国纪协“年度节目创意”和“最佳纪录片”两项大奖的17集纪录片《一个人与一座城市》,在创意、叙事风格和摄影剪辑风格三方面具有区别于传统纪录片的个人彩色,表现了纪录片可能给人们带来的智性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