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摘     
全国政协委员中的名人之后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2200多位委员中,有50多位名人之后的名人。其中包括毛泽东的两个女儿和儿媳:现任中共中央办公厅正局级干部63岁的李讷;1996年起任国防科工委副军职干部67岁的李敏;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军事科学院正军职少将65岁的邵华;邓小平的儿子、现任中共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59岁的邓朴方;邓小平的女儿、现任科技部副部长58岁的邓楠;周恩来的侄女、曾任华声报社副社长、中国新闻社副社长66岁的周秉德;廖承志的儿子、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  相似文献   

2.
文摘     
我国第一个民间摄影团体1909年,也即宣统元年,霍元甲为了发扬国粹,让国人强健体魄,去掉“东亚病夫”的耻辱称号,创办我国第一个民间体育组织———精武会。后来,霍元甲逝世,会馆的会员们继承他的遗志,努力将他的精神发扬光大,在原有的武术技击部外,又增设了兵器部、文事部、摄学部等。这个摄学部,就是我国第一个民间摄影团体。精武摄学部在开创之初,即将自己的宗旨和原则定位在结合体育和摄影事业上,大力倡导摄影科学,号召会员掌握摄影技术,用摄影术来推广体育运动。摄学部由留美摄影家叶向荣任主任,主要从事的工作有:钻研摄影技术,进行摄影…  相似文献   

3.
文摘     
我喜欢在大自然里游泳 1989 年,作为邓小平的朋友,李政道又一次到中国。 一见面,邓小平便笑容满面地对李政道说:“我的身体还好,头脑还清楚,记忆力还不错。在北戴河每天游泳一个小时。我不喜欢室内游泳池,喜欢在大自然里游泳,自由度大一些,有股气势。” 这就是邓小平的性格。 邓小平告诉李政道:“我在练习怎样适应完全退下来以后的生活。几十年了,一直在繁忙的工作中,就是后来事情管得不多了,脑子里也放不下问题,总在活动。” 当李政道对邓小平说到:“您的健康是中国稳定的需要”时,邓小平说:“我历来不主张夸大一个人的作用。这样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4.
文摘     
李肇星——诗人、国人、家人外交部长李肇星是山东胶南人,今年64岁,至今仍然留有浓重的山东口音。他幽默地说:“山东口音也确实难改,因为它是孔子、孟子、墨子、孙子的口音,历史的积淀太重了。”幼年的贫寒生活使李肇星性格朴实、执著。而作为诗人外交家,他又是个情感丰富的性情中人。因为外交事务繁忙,在母亲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没有能守候在她身边。母亲的最后一句话是“要回家”。这句话,让李肇星永生难忘,这个“家”,也许仅仅指他胶南的家,还有一个名叫“中国”的家。他在为香港回归祖国一周年而作的那首诗里写道:在昨日的创伤里,/在今日…  相似文献   

5.
文摘     
  相似文献   

6.
文摘     
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新闻工作的任务。党的新闻工作主要的任务是什么?也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要用大量的、生动的事实和言论,把党和政府的主张,把人民的各方面的意见和活动,及时地、准确地传播到全国和全世界.  相似文献   

7.
文摘     
  相似文献   

8.
文摘     
新闻不能排斥想象沈世纬文认为,新闻不能排斥想象。记者的职业特点是探求地平线上冒出的新事物,不断提出新问题、新见解。记者的思维方式的本质特点就是创造性,而创造性思维是离不开想象的,因为几乎所有的发现、创见与创造性活动都伴随着想象。把想象引入新闻领域,首先是对作为思维方式的想象不能作偏狭的理解。想象并非文艺家独占的“私产”。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都离不开想象。想  相似文献   

9.
文摘     
档案后保管范式与知识管理徐拥军在2008年第2期《档案学通讯》撰文论述:1996年特里·库克在北京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首次阐述的"档案后保管范式"(the Post-Custodial Paradigm for Archives),本质上是"一种以来源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管  相似文献   

10.
文摘     
  相似文献   

11.
文摘     
列宁遇刺又一说1918年8月30日列宁遇刺,是谁下的毒手?看过电影《列宁在1918》的人肯定会说:“女社会革命党人卡普兰!”但事实上,“弹无虚发”地枪击列宁的卡普兰当时双目近乎失明。历史学家沙姆巴罗夫最近根据档案材料,提出了惊世骇俗的新说法:是斯维尔德洛夫下令向列宁开的枪。因为除掉列宁后,得利最多的将是斯维尔德洛夫。1918年7月,他已成为国家第二号人物,苏维埃的主席,但当时苏维埃的作用渐微,他的地位急速下降。而且,谋刺列宁的行动是极不容易策划的,党中央事先从不宣布哪位领导人到哪里去讲话,就是列宁也是前一天才知道要去工厂的。…  相似文献   

12.
文摘     
决策中的道和术刘国华在《档案学通讯》2007年第5期上撰文指出:关于如何理解决策有很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决策就是目的的确定和"道路"的选择。决策不仅是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也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问题。遗憾的是,决策者常常把决策失误归咎为决策方式的失误,如没有准备好备选方案,没有收集到足够的信息,等  相似文献   

13.
文摘     
  相似文献   

14.
文摘     
  相似文献   

15.
文摘     
  相似文献   

16.
文摘     
  相似文献   

17.
文摘     
三个抄写员的故事黎锦熙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民国头十年他在湖南办报,当时帮他誊写文稿的有三个人。第一个抄写员沉默寡言,只是老老实实地抄写文稿,错字、别字也照抄不误,后来这个人一直默默无闻。第二个抄写员则非常认真,对每份文稿都先进行认真仔细地检查然后才抄写,遇到错字、病句都要改正过来。后来,这个抄写员写了一首歌词,经聂耳谱曲后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他就是田汉。第三个抄写员则与众不同,他也仔细看每份文稿,但他只抄与自己意见相符的文稿,对那些意见不同的文稿则随手扔掉,一句话也不抄。后来,这个人建立了以《义勇军进行…  相似文献   

18.
文摘     
文摘《现阶段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路》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倪豪梅在《理论前沿》1996年第18期发表“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在谈到现阶段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路时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相似文献   

19.
文摘     
邓颖超与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1937年七七事变后,许多中国儿童失去父母亲人,成为难童。负责中共长江局妇女工作的邓颖超决定依照党和进步力量,开始艰难的难童抢救工作。在邓颖超的倡导下,1938年3月,在汉口正式召开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大会。大会选出国共两党和无党派人士、社会知名爱国妇女56人为理事,聘请了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冯玉祥等等286位名誉理事。战时儿童保育会在理事会领导下设立了1个处和6个委员会为日常办事机构。在邓颖超的努力下,共产党员和进步力量在委员会领导人中占了多数。凡做儿童工作的党员负责人均由邓颖超个…  相似文献   

20.
文摘     
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两个基础点:本土化和原创性姚志强在《档案学研究》2006年第5期撰文指出:20世纪中国档案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档案学不断学习西方,寻求中国本土化,形成中国原创性理论的历史。所谓本土化,就是在进行档案学理论研究的进程中充分考虑本区域的传统文化、现实的社会形态与文化建设对档案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