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伟 《青年记者》2008,(13):42-44
现在媒体竞争太激烈了。大浪淘沙,你不追赶前浪,就会被后浪追赶。我们必须与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视理念与电视规律同步……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的开发已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重心。在这种大好形势下,西部地区的电视产业怎么办?这不仅是西部电视界人士思考的问题,也是全国电视界人士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促进我国西部电视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西部电视产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西部电视产业发展战略。根据西部开发应实施“富民为本”追赶战略的基本要求,西部电视产业的发展战略可区分为两大部分,即电视产业自身发展的追赶战略和电视产业为实现西部开发战略的服务战略。电视产业是知识型产业,其功能是为西部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知识(包括技术)服务。为…  相似文献   

3.
副刊作为报纸的延伸和补充,以其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魅力,在报业竞争激烈的今天,与新闻版共同担负着服务读者、吸引读者的重任.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把副刊看作是报纸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一些报界老总也不重视副刊.加上受其它媒体诸如网络、电视等的冲击,晚报副刊耐不住寂寞,一味地追赶时尚和潮流,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丢掉了自己的定位,造成不伦不类.  相似文献   

4.
出版是靠时间积累成果的行业。但面对大环境的快速变迁,所有出版人无可避免地被时间追赶着往前冲。在此过程中一些老字号最终经受不住追赶,倒下了,但有一些老字号出版社以往被认为经营风格比较传统或保守的出版社在此冲击中不但没被打垮,而且还创造了许多奇迹。皇冠文化集团就是最亮眼的一个。 皇冠文化集团的经营是从1954年创立的《皇冠》杂志一路拓展而来,成为涵盖文字出版、有声出版、电影、电视、小剧场、现代舞团等多元化的艺文事业。除  相似文献   

5.
讲故事这一艺术手法在时下的电视屏幕上屡见不鲜。新闻说故事、栏目讲故事、探索解谜类的题材打的还是故事的牌,相比之下纪录片也在努力地追赶,以故事形式出现的纪录片也不少。中央电视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开创了国内电视专栏的纪录片在具体创作上讲故  相似文献   

6.
湖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是湖南电视第二轮改革的产物,故而也应成为湖南电视第二轮发展的改革先锋。为此,都市频道派出骨干力量重点考察了香港无线(翡翠台、明珠台)、亚洲电视(本港台、国际台)、凤凰卫视(中文台、资讯台)和香港有线(新闻一台、新闻二台)四家电视台及所属的多个频道,深入了解了其频道经营、新闻观念、操作流程和相关技术手段,并交流了节目信息。从而找到了我们与当今国际电视潮流的较大差距,明确了追赶的目标。在香港这块弹丸之地,传媒业飞速发展。不仅人均报纸零销量居全世界第一,而且电视业也蓬勃兴起,群雄逐鹿。香港电视广播公司(俗称无线)占据港粤收视霸主地位,旗下的翡翠台黄金时段市场份额几近八成。无线拥有强大的电视从  相似文献   

7.
传播文化是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互联网络的新兴媒体。它从民间文化、市民文化到大众文化,其涵义不断演化,表现出两重性;它扩张文化概念,形成人与人及群体之间、生活和信息空间息息相关的互动关系,促使创新性思维及价值意识建构方式转型,诱使人们沉醉于超文本的形象,扬弃传统文化古董,追赶全球化新潮,强化商业价值,冲击伦理价值,由集体性转向个体性话语,形成现代性焦虑,导致电视化的第二现实。其负面影响表现为文化的堕落和异化,精神的流放和分裂。电视文化秩序由法制、生活和产业等三个层面组成:公民营并存,兼收并蓄,相互影响与制约。  相似文献   

8.
走进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电视越来越爱"秀"了,真人秀节目已越来越凸显其在电视荧屏的主导地位,国内娱乐类节目为紧跟和追赶世界电视节目的发展潮流开始了"升级换代"的努力过程,中国电视观众对于娱乐节目的真实性传播也有了越来越高的收视需求和参与诉求。在眼花缭乱的国内真人秀"荧屏大战"中,2013年至2014年的两档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和《奔跑吧兄弟》以其在内容策划、节目制作以及栏目运营上做出的诸多新鲜而大胆的尝试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队伍里最具创新意识且收视冒尖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9.
电视文艺这一艺术形式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文化地位.可能在全世界.中华民族是最青睐电视文艺、最青睐电视剧的.迄今为止,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电视剧像中国的电视剧这般繁荣,也没有哪个国家的电视文艺晚会像中国的电视文艺晚会这样受众广泛.电视文艺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电视传媒,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各个门类结缘所产生的新生的文艺形式,其特点是繁花似锦.中国的文学艺术传统,本身门类就很多.电视与戏曲结缘有电视戏曲,与音乐结缘有电视音乐,与小品结缘有电视小品……电视文艺晚会,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0.
结构是电视纪录片的存在方式与意义体现,而不同的创作主体对电视纪录片会有不同结构建构.平行结构思维与渐进结构思维是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也为电视纪录片结构建构提供了框架与路径.而电视纪录片结构构建的美学追求,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实现电视纪录片的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电视摄像课程进程的整个视野来看,电视摄像实验教学扮演着提升学生电视摄像操作技能、艺术品味与理论素养的重要角色,承载着推动电视摄像课程顺利进展的重任.要提升传媒类相关专业学生的电视摄像操作技能与理论素养,就必须告别传统,把电视摄像传统教学模式中颠倒了的关系翻转过来.在电视摄像课程翻转教学模式下,强化电视摄像实验课的主线地位,构建起电视摄像实验的高效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12.
SCP视角下电视产业集中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视产业的改革与20世纪末政府主导的广电集团化,在推动中国电视产业的集中的同时,也引发了市场的重构.电视市场结构的变化,引发了电视台市场行为与电视市场绩效的变动.本文以SCP为分析框架,研究了电视产业集中与电视企业的价格行为、排挤竞争对手的关系,及其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电视购物的类型主要就是电视直销与家庭电视购物这两种类型.其中,电视直销实际上就是国外所称的Informercial,即信息广告.这一形式的电视购物在我国已有数年历史,发展较为成熟.而家庭电视购物在国外被称为Home Shopping,就是依托电视台的专门购物频道和快速的物流服务,为消费者所打造的一个方便快捷的购物平台.近几年所组建的电视购物平台几乎都是以家庭电视购物的形式出现的,它与电视直销形式相比,更注重于购物平台的打造,遵循的是薄利多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徐琛 《传媒》2005,(10):41-42
电视作为一个强势媒体,汇集了众多文化,造就了观众耳熟能详的品牌.但电视的线性传播特性也使它具有一定局限性.当电视嫁接图书,人们的文化食品餐桌上又多了一道可供享受的"佳肴"--电视图书.电视图书,作为电视与图书的完美结合,从出现到今天的20多年来,不断在实践中探索着文化资源跨媒体转化的最佳方式.可以说,电视图书是一种后电视开发,是电视资源的二度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迎接中国电视体制的伟大变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尧风 《现代传播》2001,(1):17-22
本文就中国电视体制这一热门话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涉及到以下三大问题一、传统电视体制的成因与弊端;二、当前电视发展的突围与趋势;三、未来电视体制的变革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手机电视一种全新的电视形态.目前对手机电视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仿鉴传统电视艺术,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对手机电视这种新的传媒形态的艺术特性进行深刻的认识,才能探讨出与之相适应的创作规律,进而推动手机电视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郜书锴 《传媒》2008,(1):63-65
自电视媒体诞生以来,它以独有的视频优势后来居上,稳居传统媒体的霸主地位.然而,在网络媒体迅速崛起的时代,电视的生存无疑也受到严峻挑战.于是,电视主动与手机结缘,又与网络联姻,后电视时代雄心勃勃地一路杀来.  相似文献   

18.
范颖  李一璠 《传媒》2015,(11):56-57
近些年来,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日本电视业界与学界一直在围绕着“新电视”“未来电视”“下一时代的电视”等话题进行着探讨.特别是日本在2012年全面实现电视数字化之后,争辩越来越明显.什么是新电视?电视媒体未来怎样发展?什么是下一时代电视的内容?业界与学界各有见解,却始终没有统一的答案,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问题都是伴随着互联网全面进入受众生活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电视编排是电视传播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电视传播的效果.电视编排既包括频道内栏目与栏目之间的编排,也包括电视台内部频道与频道之间的编排,同时,也涉及到不同电视台之间出于竞争的需要而进行的频道编排.如今电视频道的激增,电视内容的丰富,使得电视媒体争夺电视观众的"战争",在弥漫的硝烟中呈日趋激烈之势.  相似文献   

20.
刘罗玉 《声屏世界》2016,(12):21-22
电视行业发展近几年的发展遭遇了困境,唱衰电视的声音不绝于耳.本文梳理了电视媒体经受的考验,指出这其实是电视媒体的外部矛盾即"外因",电视行业真正的危机其实仍是自己的内部矛盾即"内因".作者提出了三大矛盾:智力发展与滞后僵化的人才激励机制的矛盾、 行业发展与滞后的人才培养机制的矛盾、电视执行能力迫切提升与电视媒体管理机制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