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师生情     
作为国际知名物理学家,吴大猷著有学术研究论文百余篇和10多部专著。当代中国的知名物理学家中有不少曾受教于吴大猷先生。 1992年5月,他在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陪同下回祖国大陆参观访问并参加学术会议,并被北京大学授予名誉教授称  相似文献   

2.
提起在国际数学领域最有成就和影响的中国人,93岁的数学家陈省身当之无愧.德高望重的陈老是国际数学界公认的大师级人物.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陈省身发现的陈氏级理论就被认为解决了微分几何最重要和最困难的问题,他对整体微分几何学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杨振宁先生赞誉他是继欧几里德、高斯、黎曼、嘉当之后数学史上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陈省身的晚年特别致力于培养中国高级数学人才,他相信21世纪中国必将成为数学大国,他这一预言也被称为陈省身猜想.  相似文献   

3.
正陈省身是世界著名的华裔数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他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直到退休。为了纪念他在数学领域的成就,国际数学联盟(IMU)在2009年特别设立"陈省身奖",这是IMU颁发的第一个由华人数学家命名的数学奖。陈省身在1995年当选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他的建议下,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2005,(9):9-12
今年仙逝的数学大师陈省身说过:“一般中国人觉得我们不如外国人,所以我要把这个心理给改过来。”杨振宁先生认为,他一生最大的贡献也许不是获得诺贝尔奖,而是帮助中国人改变一个看法,就是“中国人不如外国人”的看法。对此我深有同感。有记者问过我:“你在从事激光照排研制过程中最大的苦恼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04,(5):38-39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哥德巴赫猜想。但是在数学界还有一个陈省身猜想,那就是中国必将成为数学大国,这就是被誉为当今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的陈省身的断言。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创立了世界一流的天津南开数学研究所。并且促成了有百年历史的国际数学大会在中国召开。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中国召开,它开创了有一百年历史的大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的先河。  相似文献   

6.
吴大猷先生是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科学教育家,也是中国物理学界的前辈科学家之一,从20年代末开始,在长期的科学教育工作中,他在原子物理,分子结构及其光谱,核物理,等离子体及其动力学理论,天文理论,散射理论及相对论等十分广阔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培养了大批独当一面的科学精英,为科学教育大业作出卓越的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该文从九个方面叙述了吴先生的主要业绩和他在科学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深邃  相似文献   

7.
2002年8月在北京举行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91岁高龄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少年儿童题词,写下了“数学好玩”4个大字。  相似文献   

8.
每年9月,当新一届学生跨入南开大学,不管他身处位于南开区卫津路的本部校区还是迎水道校区,总能看到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 在南开大学九十余年的历史上,有多少学子艰苦求学、奋发向上。他们为母校赢得荣誉,为南开人增光。而在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就有一位南开人自己培养的土生土长的教师,她教书育人、勤奋科研,为我国半导体生化传感器科研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她以自己的业绩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作了最好的诠释。她,就是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贾芸芳。  相似文献   

9.
正每年9月,当新一届学生跨入南开大学,不管他身处位于南开区卫津路的本部校区还是迎水道校区,总能看到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在南开大学九十余年的历史上,有多少学子艰苦求学、奋发向上。他们为母校赢得荣誉,为南开人增光。而在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就有一位南开人自己培养的土生土长的教师,她教书育人、勤奋科研,为我国半导体生化传感器科研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她以自己的业绩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作了最好的诠释。她,就是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贾芸芳。  相似文献   

10.
1946年春,仅为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李政道被选中赴美研修原子技术,原因与三位物理学大师密不可分。束星北对李政道志向物理学有"启蒙"之功;吴大猷选中李政道跟随自己赴美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引发了西南联大物理系年轻教师的不满,但得到了理学院院长叶企孙的鼎力支持。李政道在学业上表现出来的天分和才华是吴大猷和叶企孙都选中他的根本原因。李政道早年的"机遇"与"幸运"是他后来不断为中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做出贡献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1.
去年仙逝的数学大师陈省身说过:“一般中国人觉得我们不如外国人,所以我要把这个心理给改过来.”杨振宁先生认为,他一生中最大的贡献也许不是获得了诺贝尔奖,而是帮助中国人改变了一个看法,那就是“中国人不如外国人”的看法.对此我深有同感。  相似文献   

12.
苏丹 《科学中国人》2006,(12):76-77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的精神锻造着一代又一代的南开人。从1919年南开大学诞生开始.物理科学学院已走了近百年的光辉历程。杨文修教授在南开精神的培育下经历了四十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他196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1979年与几位教师一起创办了南开大学生物物理专业。现在是南开大学生物物理学科学术带头人.生物物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并现任和曾任多种学术兼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天津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学位委员会药学组召集人及生物物理学报编委等。  相似文献   

13.
朱光亚小传     
《金秋科苑》2010,(15):33-33
朱光亚,1924年12月25日出生于湖北宜昌。 1942年夏天,朱光亚顺利进入西南联大。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他从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6年,吴大猷教授赴美国研究、讲学,可带两名研究生随行,他选了李政道和朱光亚。  相似文献   

14.
新闻     
国际数学联盟将设立"陈省身奖"一项国际数学大奖"陈省身奖"正在筹备之中。该奖项的设立用以纪念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享誉世界的"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先生。今年12月3日是陈省身先生逝世3周年纪念日。陈省身之女陈璞在出席纪念活动时透露,  相似文献   

15.
微分几何之父、世界级的数学大师陈省身于2004年12月3日19时14分去世。在对这位数学大师悼念与追思时,无论是他人的评价还是大师自己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评价都是:数学,至美、至纯。数学的至纯至美陈省身说,他一生只会做一件事,就是数学。天下美妙的  相似文献   

16.
黄健元 《学会》2004,(2):35-36
中国有这样一位科学家 ,他的著作在国外被研究者像《圣经》一样放在书桌上 ,他的理论哺育了世界上几代科学家的成长。他是谁 ?他就是对固体物理学作出了许多开拓性贡献的科学家黄昆。1919年 9月 ,黄昆出生于北京的一个银行高级职员家庭里。1937年 ,他被保送到燕京大学物理系。 4年后 ,黄昆出色地完成了大学学业 ,并荣获燕京大学颁发的“金钥匙”最高荣誉奖励。继而 ,他考取了西南联大物理系的研究生 ,师从著名的物理学家吴大猷。黄昆在这里如饥如渴地吮吸着物理知识的精华。除物理系的课程外 ,他还选学教学系的多门课程 ,并积极参加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7.
听说我要去采访申泮文先生,南开大学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有好几项全国之最 他是仍坚守在教学一线的年龄最大的中科院院士; 他曾就读于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是“血统”最纯的’‘南开人”; 他极力倡导爱国主  相似文献   

18.
<正>他是一位世界级的数学大师,和我国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共同创立了"陈-西蒙斯规范理论";他同时又是亿万富翁,是华尔街年薪最高的基金经理人和操盘手。他运用统计方法建立风险投资的数学预测模型,创下了惊人的投资回报率,自1988年以来,年平均回报率高达34%,超过"金融大鳄"索罗斯。这个人就是美国大奖章对冲基金负责人詹姆斯·西蒙斯,一个人们眼中有点近乎偏执的数学天才。西蒙斯24岁戴上博士帽;26岁闯入情报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0月,南开大学提出创建南开大学科技园的构想,2000年9月,由南开允公集团负责组建了南开允公科技园有限公司,开始建设南开大学科技园,2000年10月18日科技园正式开园。虽然南开大学科技园起步较晚,建设时间也较短,但他们迎难而上,奋起直追,充分利用国家和天津市有关政策以及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良好环境,积极发挥学校学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努力做到两个开放,即学校资源向科技园开放,科技园向国内外开放,培育项目,孵化企业,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经济建设,力争办出南开特色。首批入园企业及支撑企业已有30多家,首批高新技术孵化项目20多项,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此我们采访了南开允公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杨育麟。  相似文献   

20.
龙飞 《华夏星火》2004,(4):28-33
阮冠世因肺病发作,住进医院实施手术,但手术后并没有什么效果。1933年冬天她的病情加重,学校医院无能为力,只好把她送进纽约以北的一所疗养院,吴大猷经常乘火车去探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