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2014年山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依据{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考试说明》的有关规定,遵循历年高考山东卷文综历史试题的基本精神.坚持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历史学科基本素养,注重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稳定中有创新。  相似文献   

2.
近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出现了对文史常识的考查,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养。如2007年全国文综Ⅰ卷帝王谥号题;2008年全国Ⅰ、Ⅱ卷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题;2008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基本能力测试对“中国”别称的考查:2008年宁夏高考历史试题对十二生肖的考查;2008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B组对端午节习俗的考查:  相似文献   

3.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的一个新变化,就是开始注重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如全国文综卷I第12题(“谥号”题),它给了只关注课本知识而忽视课外常识的考生一个“下马威”。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则涉及到4题,即全国文综卷Ⅰ、卷Ⅱ的第12题(“阴阳”题)、宁夏文综卷第24题(“生肖”题)、海南卷第1题(“干支”题)。由2007年的1题增加到2008年的4题,这类试题涉及的绝大部分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它给人们的启迪是:重视课外常识,重视文化常识题,注意中华文化中传统性常识的学习与把握。  相似文献   

4.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Ⅱ历史试题(以下简称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在近年来较为成功考查学生思维能力、选拔具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学生和正确引导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方向的基础上。又作了几个方面的探索,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逊色很多。概言之,就是"长处与不足并存,想说爱你不容易"。可取的长处1.注重研究性能力的考查。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视"多元角度、创新意识、逻辑整合、情感体验、实践能力、个性发展"诸多特点和"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历史试题在体现"研  相似文献   

6.
从命题技术的层面看,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历史试题最突出的特点是“学院派”风格和“原生态”特色。 一、“学院派”风格 全国文综卷I历史试题与其他自主命题省份的历史试题相比,规范、严谨、专业,体现了比较明显的“学院派”风格,命题专业水准之高,也是其他省市高考历史试题望尘莫及的。  相似文献   

7.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尽管评价不一,但笔者认为:重视“研究性学习”——这是这套试题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一的政治试题保持了应有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又有微调,体现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总体指导思想。不过,试卷难度明显高于2006年。2007年全国文综卷一政治试题的主要特点1.注重基础,突出主干2007年全国文综卷一政治试题继续贯彻注重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的高考命题原则,在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的同时,又突出主干知识的灵活运用。政  相似文献   

9.
(一)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评价2008年的全国文综卷I没有招来如2007年那般的骂声,相反,其清晰的命题思路中所体现的历史学科特征、丰富的呈现载体,以及对人类文明演进的深切关注引起了我们对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现象的剖析,寻找今年试题的命题路径。认为今年的试题在考点知识的选取、试题呈现的形式上剑走偏锋,而在能力要求上空前彰显。提出对剑走偏锋要客观评价,理性认识,对能力要求要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对2008年高考提出了“两个注重、两个关注”的备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笔者认为,近年来的全国文综卷Ⅱ历史试题已成为高考试卷中的“鸡肋”,让老师难教,更让考生难学难考。2009年全国文综卷Ⅱ历史试题更是如此。结合流传于云南昆明的以下真实爆料,对卷Ⅱ历史试题特点及考生的成绩状况进行理性分析,无疑会得到相关印证。  相似文献   

12.
2006年高考文综卷全国共有6套,其中全国卷有2套(全国文综卷Ⅰ、全国文综卷Ⅱ),地方卷有4套(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四川卷),另外还有3套政治卷(上海卷、广东卷、江苏卷)也需要关注。笔者认为,这几套高考试卷(主要是政治部分)对2007年的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备考有两点重要启示。一、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2006年高考文综卷在突出考查考生能力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把巩固基础知识放在突出位置。对于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不但要识记其内涵,还要对其深刻理解,要联系、对比与其相似…  相似文献   

13.
2009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考生、家长和许多教师对全国文综Ⅱ卷历史试题评说不一,但有一种贬多于褒的看法。而笔者认为,该试题是近年来全国文综Ⅱ卷历史试题中有活力、有创意、有导向的一套。下面试从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经过5年的震荡和调整之后,2005年文综历史试题在题型、题量及分值上趋向稳定,命题水平日臻完善。本文旨在通过对2005年文综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的解读,探讨高考命题的基本特征,为2006年备考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一、解读:2005年文综高考历史命题特征 (一)基础性从表1可以看出,2005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都在《考试大纲》范围内,属于教材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体现了高考命题基础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2015年广东省高考文综卷历史试题充分体现了课标理念,注重对学生历史基本知识、基本思维的考查。同时又充分体现了选拔人才的功能,注重对学生多层次的考查。可以说2015年的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立意高,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特征;同时又接地气,符合高中学生认知能力的现状。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广东文综历史的一些基本特点,以便能抛砖引玉,能对以后的高考备考有更好点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2007年高考文综卷Ⅰ历史试题继承了2006年的风格,其主要特点是彰显课程新理念,奏响文明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Ⅱ历史试题(以下简称“今年试题”)在克服2007年试题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注意创设情境,体现学科价值,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2013年的高考全国文综历史试题让许多同学,甚至许多教师倍感不适应。在此对“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试题”进行简要分析,望能对在今后参加高考的考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历史主观试题湖北省考生平均得分17.12分,难度系数0.33,创近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均分新低。现就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中学历史教学》2008,(3):52-52
王俊伟老师《也评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中学历史教学》2007年第12期)有这样一道试题:下列是卫青、张骞、班超三人的因功封侯的名号,相应准确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