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己的上帝     
同样是活着,有些人活得很精彩,很出色;有些人活得很失意,很无奈。同样是活着,有些人整天愁眉不展。同样是活着,我们为什么不能选择一种愉快的活法呢?为什么不想办法让自己的生活美好一些呢?活着,就要对得起生命,对得起自己。别人不会去理会你是否开心,是否开心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开心的钥匙就在你的手中。  相似文献   

2.
你珍惜自己的生命吗?要珍惜生命,就要珍惜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没有时间,也就无所谓生命。有资料说,一个人如果能活70岁,大约有60万个小时,除去睡觉和业余时间,用来工作学习的时间只有20多万个小时,而如果再扣除童年和60岁退休以后的时间,那么剩下的纯时间只有10多万个小时。从这  相似文献   

3.
看过《阿甘正传》的人都知道,阿甘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妈妈告诉他:“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次的甜蜜品尝,并牢牢地记住每一个不同的甜蜜滋味。”于是,他简单而真实的活着,执著而快乐,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一切常人拼搏一生都梦寐以求的东西:荣誉、金钱和爱情。  相似文献   

4.
海迪说:"因为我只有这一次活着的机会,所以我要好好地活着……必须有耐心地活着,耐心地做好每一件事."看了海迪娓娓道来的人生经,我们这些健康的人,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每一天的生活呢? 1955年生于济南,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靠自学完成了从小学到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并自学了针灸医术及多门外语.张海迪出版的主要作品有《海边诊所》(译著)、《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  相似文献   

5.
红星闪闪亮     
生命是脆弱的。 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哪一个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哪一个不为过早逝去生命的亲人而难过? 当我们从浙江日报省城新闻版上获悉,有37位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依然健康愉快地活在美丽的杭州,我们都会由衷地感到一阵惊喜,一种激动。 了不起啊!红军。你当时才十五六岁十七八岁。用今天的话来说,还是男孩子  相似文献   

6.
老话儿爱说"采风"或者"体验生活",都是督促写作者要去接近生活,似乎正常的风吹不到一个写字的人.这说法的前提很像"缺什么补什么",也强硬地把一个写作者隔绝排斥在生活以外,好像他刚从外星球降落人间,要专项地去关注体验和接近人类的日常生活,这说法真是要多可笑就有多可笑.只要你是地球人,活着就必然被风吹,被生活折磨,是个人就逃脱不掉的.或者有人硬要拆分出"文学的生活"和"非文学的生活",而这个所谓的"文学的生活"本身离真生活又远又假.  相似文献   

7.
张中锋 《传媒》2004,(10):46-47
一本杂志的创刊礼选择在商学院,以"商业思想家沙龙"的方式开幕.我听到了经济学家周其仁关于一本有"taste"商业杂志的诞生渴望,他说,你看你一打开,就有独到的观点吸引你读下去,而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读者,在中国,我们需要一本有点taste的杂志能对公司、商业发生作用,推动前行;我听到了有着20年商业实践、著文稀缺而独绝的万盟投资领导人王巍一连串的发问,我记住的第一个发问是作为创业者需要打破规则而紧接下来的运行又要有规则去学习去执行,所以不知道议题所言"新的标杆和示来榜样"是谁;我听到了潘石屹再一次以自己的立论和语言风格说,自己算不了什么标杆,更像一个标本.  相似文献   

8.
任何事情不过是你自己跟自己叫板,跟别人叫板没有意思,跟自己叫板才有意思.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跟自己较劲的时候,那另一个自己总是比你高出那么一点,当你已经达到某个高度,那个和你较劲的自己又要比你现在高出一点,这样反反复复,生命就有了意义.心里总是有一些希望,一些梦想,它又总会走到现实的前面去,就好像人永远追不上自己的影子一样.对我来说,就是这样,我个性如此.我心中永远有一个战场,永远在给自己出题,然后自己去解,这已经是思维和行为的习惯了,所以做什么职业对我来说并不那么重要.  相似文献   

9.
妈妈     
她是一位极普通的农村大娘,没有过轰轰烈烈的业绩,连救助别人的好事也很少做过。她太穷了,实在无力去接济别人,只有陪着流眼泪的人流泪。每逢有人讲自己如何英雄如何舍己为人时,她就会想起某年某月某日,一个要饭的来到自己门口,锅里没有一口饭,屋里没有一把米,没有东西打发人家。想起这些她就脸红,叹气,觉得自己活得不像个人。村里人可不这样看她,都说只有她才是个真善人。吃食堂时,大家选她打饭,掌握勺叉。一天三两二两粮食,有时一两半两,分成三顿,又分到每勺里能有几拉糁子?掌勺的要想对你好,从锅里猛地捞一勺,便稠的多稀的少,不管别人死不死保你活着。要想坑你.从上面给你擞一勺,便全是清水没有稠的,别人活不活保你得死。她不,不论给谁打饭,打之前都要先把锅咕咚咕咚搅搅,搅匀了再打,人们喝到碗底比比,沉在下边的糁子都差不多。社员们都说她好,承她的情,她不领情,她问:“我给你多打了吗?”有的干部们去打饭,叫她别搅从锅底盛,她装做没  相似文献   

10.
生活絮语     
生活生活,首先得让生命活着,因此,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生活的前提. 有的人的人生像肥皂泡,向往虚空中的光彩照人,结果什么也没留下;有的人的人生像揣着希望的种子,渴盼着在坚实的大地上经营出自己的葱绿,哪怕最终只有一星半点. 活得不明白的人,一生都在追求别人的喝彩;活得明白的人,追求的是自我的个性和内心的安宁.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新闻媒体在报道先进人物时,有的记者、编辑忘记了艰苦奋斗与身体健康的辩证关系,在宣传、宏扬艰苦奋斗精神中,有意无意地以损害健康甚至付出生命(这里指非必要的损害和付出)为可贵。例如,有的赞扬有病不治,小病拖成大病;有的赞赏重病住进医院后病情稍有好转还需继续治疗时,就不顾医嘱回单位坚持工作;有的表扬连续几天几夜不休息,甚至因劳累过度而死亡,等等。总之,似乎越是不爱护自己身体健康、不珍惜自己生命的人,就越能体现艰苦奋斗精神,就越是值得大加宣扬。人们要取得任何成功,都要付出一定代价。但人们对代价的付…  相似文献   

12.
档案人,快乐在哪里? 快乐在自己的心态里.生活中,给自己的心灵安个调节钮.看夕阳西下,勿感伤岁月无情;见狂风暴雨,别叹喟命运多舛;睹百花凋残,不哀怜人生苦短.因为,世事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也简单,这全凭你自己的心态去把握.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别人;客观现实地看待外面的大世界,做到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以博大的胸怀面对生活的馈赠和失落,不为一时失去而自暴自弃,也不为一时获得而得意忘形.真诚地拥抱生命的每一天.  相似文献   

13.
正1.要么全力以赴地干,要么早点滚蛋,在任何一个位置混日子迟早会有人拿你开刀,你要明白,做企业不是做慈善,如果你愿意被慈善,我建议你去要饭。2.别把老板和上司当傻子,他装傻不等于真傻,不追究不代表他不记得,只是他给你机会去磨练,你的这些小伎俩他早就比你耍得专业几百倍了,不然他也不敢坐上这个位置。3.别见人就说你有多苦,说久了一定会成为公司里最苦的那一个,苦了这么久还拿不出解决办法,只能说明你不是智商有问题就是情商有缺陷,因为没人在乎你苦的过程,只在意你得意的结果,包括你自己。4.对工作,一诺千金,言出必行,每次放空炮,还有谁会相信你能做好,凭什么让公司给你最好的资源。5.别以为自己很牛,真要觉得自己很牛,童工作结果出来看,这比你吹一万次牛更有说服力,更能得到公司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
人与动物     
一天、家里养的描一去不复返,着实让我伤心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领悟,只有人真心地去了解动物,并且和动物建立感情,才会感到动物的可爱和生命的珍贵,才会珍惜这个世界上每一个生命,并且从它们那里获得一份快乐、一份感动。保护动物?其实,人也是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罢了。保护动物难道个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吗?在开始想这个创造的时候,我不停地问自己,人为什么要杀戮动物?是冈为人江高级动物吗?"高级"动物为什么要做"低级"的事情是因为人是高级动物吗?的猎杀动物的优势吗?造物卞赋予的优势足计我们疯狂地、毫无节制地猎杀动…  相似文献   

15.
珍惜,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赤诚的收藏。幸福,是世间最珍贵的情感,它就像空气、阳光和水,看似普通,却是生命的源泉和向上的激情,当你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体会、去发现时,原来,它离你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16.
生活絮语     
生活生活,首先得让生命活着,因此,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生活的前提。 有的人的人生像肥皂泡,向往虚空中的光彩照人,结果什么也没留下;有的人的人生像揣着希望的种子,渴盼着在坚实的大地上经营出自己的葱绿,哪怕最终只有一星半点。  相似文献   

17.
新闻媒体要讲社会责任、社会效益,这是新闻媒体和新闻人常讲的一句话,尤其是在学习教育活动中,或者是在总结工作时.但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社会效益"究竟有哪些?可能很多人都说不清--你不问,我好像还清楚;你一问,我倒不清楚了.即便是经常提到的"社会",也是.我们或许对"黑社会"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但对"社会"是什么,大多说不清.  相似文献   

18.
没有网络以前,把自己写的字变成铅字似乎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报刊和出版社对文章和图书有较高的要求.而现在,任何人,只要身边有电脑,轻敲几下键盘,你就能"正式发表"了. 没有网络以前,实现自己的"领导"欲望,对许多人而言也似乎遥不可及.而现在,任何人,只要身边有互联网,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和博客,当上站长、主编,版主,虽然只是虚拟的,也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感.  相似文献   

19.
传的周折     
信息的传递往往是颇费周折的.除了面对面地交流外,凡要通过其他渠道,就不那么简单.你发信,信都要通过邮递员,还不只一个,而是好几个;你打电话,除非对方正好坐在电话边,否则总要转个弯,如果是传呼电话,还得有人去叫门喊话.要是信息得通过人的口或手(用笔)逐个传开,麻烦就更多了.虽说由于传播工具的相继发明,我们人类好比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可以有机会取得无数计的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然而,信息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开,必然会遇到不少周折.大  相似文献   

20.
2005.3.10干了13年发行,现在转成一名编辑室主任,感觉压力比以前大多了。有人不理解,说发行多累呀,编辑室多清闲呀!说这话的人绝对外行,发行属于产品销售,只要腿勤、脑勤、嘴勤、手勤就行。这种累只是身体上的,休息两天就好了。而编辑是心累,每天都处在大脑紧张状态。编辑属于产品开发者,每一步都要自己做决断,每一个决断都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作为一名决策人,不但要有果断、高效的头脑,还要有强有力的心脏。你的创意没有得到市场检验的时候,说什么的都有,每个人抱着不同的目的对你的选题评头论足。许多编辑也有同感,有时候宁愿到仓库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