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迫拆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个多月倔强的较劲,令南京市政府终于下令拆除一座建筑在紫金山上的观景台。市民和媒体没有显现出胜利者的姿态。他们知道,政府纠正错误决策,动力本身并不仅仅是民意。同样,一个决策的形成,首先考虑的也不是民意  相似文献   

2.
凭江遐思     
陈响平 《湖北档案》2005,(10):32-32
人们珍惜每一班远行的机会.而越是靠近的景致.往往去得最少。面对名山大川,人们往往趋之若鹜.而对近在咫足的景观.总想着有的是机会,并不那么刻意去,因此许多地方,即使就在自己生活的城市.却一直被冷落着。比如长江,虽然穿插在我们这个城市.我的居住地离她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但我却很少走近她。即使因过路需要走近她也没有细细地打量过她。  相似文献   

3.
探讨城市记忆工程与档案工作内容的拓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人说过:没有记忆的城市是可悲的城市。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失去了许多永远无法复得的记忆,历史形成的遗迹、胡同、街道等等,作为表达社会意象的城市形态,被毫无责任地破坏。但能够唤起我们记忆的,也并不完全都依靠于那些古老的特色建筑,另外还有一些看似不那么“实在的”的东西顽强地延续着我们的记忆。这些无形的人文记忆留下的话,将使得我们生活的城市更有味道。城市是历史形成的,是社会文化的荟萃,对于城市的探究,无疑需要以文化的脉络为背景。城市记忆工程的启动,不仅让城市重新焕发了魅力,同时也赋予了社会各阶层对城市记忆保护的责任感,最重要的是城市记忆工程也拓展了档案部门的工作领域。  相似文献   

4.
《大观周刊》2006,(47):42-42
“百安居在中国能做到市场第一,而且每到一个城市都会被百姓认可。这并不仅仅是我们的商品好,而是我们真正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把行动落实在细微处。”百安居的市场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市精神的讨论已经得到了较多市民的热烈参与,这是近年来不多见的。少有人提到的是,我们是在什么样的知识背景和思想前提中讨论这个问题?我想弄清楚这一点有助于讨论的深入。 一是政治理据。我赞成讨论上海城市精神,首先这是因为:一个重要的现代城市,尤其在她的经济起飞时期,确实是需要及时的文化探讨来给她定位,需要充分的精神投入来赋予她某种灵魂;而这样的探讨与投入,又决不仅仅是政府以及个别精英的事情,而必  相似文献   

6.
城市记忆就是城市特色在人们心灵上打下的难以磨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烙印。没有记忆的城市是苍白的,没有生趣的。记忆于人,无疑是根本的。失却了记忆,人在现实空间中也就迷失了自我。时间的痕迹对一个城市来说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位致力于网罗城市记忆的人,她就是姚剑湘。  相似文献   

7.
网罗城市记忆的人——访南通民俗摄影家姚剑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记忆就是城市特色在人们心灵上打下的难以磨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烙印。没有记忆的城市是苍白的,没有生趣的。记忆于人,无疑是根本的。失却了记忆,人在现实空间中也就迷失了自我。时间的痕迹对一个城市来说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位致力于网罗城市记忆的人,她就是姚剑湘。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白娘子水漫金山寺,还是那脍炙人口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镇江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仅仅是一个模糊的城市概念.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白娘子水漫金山寺,还是那脍炙人口的“京口瓜洲-水间”,镇江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仅仅是一个模糊的城市概念。  相似文献   

10.
尽管是书界名人,但埃尔莎并不是一个读者。寡居的埃尔莎独自呆在漂亮的住宅里,里面没有一本图书。对于她来说,图书仅仅是一种需要快速有效地分发的商品,她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  相似文献   

11.
在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在享受、感动、兴奋的同时需要静静反思.我们的脑海中之所以深深印刻着北京、巴黎、悉尼等地,是否应该归功于长城、故宫、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建筑的强大魅力? 一位建筑学家说过:“从生物学上讲,如果没有当时猿的直立行走方式便没有今天的人类,从社会学上讲,如果没有最初建筑的固定工程形态便没有今天的城市.”我国北方城市哈尔滨有着诸多历史遗留经典建筑,并以其独特的风格被誉为“东方小巴黎” “东方莫斯科”.在城市环境建设的工作中,历史建筑改造成为重中之重,给陈旧以青春、给艺术以新生、给历史性以时代感、给经典建筑以二次生命.我们在尊重艺术的同时,喜迎八方来客,让世人的脑海中又多了一个索非亚教堂——哈尔滨.  相似文献   

12.
肖兆之  肖莹艳 《大观周刊》2012,(50):32-32,111
在生活当中我们随处可以见到各种招贴依附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其实招贴是一种统一但从中又有点怪诞的“城市建筑”,它们是城市的另一道建筑风景线。我们从城市建筑的理念,视觉形态上出发,去诉说着招贴中基础与构思,文字、图形、色彩的运用,再从中得出二维空间变成三维空间的过程。运用设计师的智慧与发现,让观者去感受城市里另类的“地标式建筑”。  相似文献   

13.
粱文杨 《大观周刊》2012,(24):126-126
现今社会是一个讲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社会,所以城市的建筑不能仅仅是美观,更重要的是要求设计者以节能减排为基础来设计,才可以让城市的住宅建设更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如同生活中并不缺少美一样.我们也并不缺少机会,而是缺少发现。第一次见到田晚霞,是去年8月在省总工会的一次下岗职工座谈会上。那天参加座谈的有十几位下岗职工,他们中有三位已经再就业,田晚霞是其中之一。我发现与其他下岗职工不同,在谈自己再就业的酸甜苦辣时,大家都哭了,谈的主要也是困难太多,而田晚霞没有哭,她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经历来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办。她的谈话,用陕西话说就是“扎实”得很,朴实的话语中不乏闪光的哲理,使我想了到矿泉水,虽像白水,但却富含矿物质。田晚霞是一个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下岗女工…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建筑功能散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尉伟 《图书馆界》2003,(2):23-25
网络技术的发展,并没有使图书馆建筑的作用日趋减少,而是使图书馆建筑的作用和功能日趋增强。图书馆建筑实际上是图书馆的物化形式,她与图书馆共存亡,是图书馆实现其各种功能的最基本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6.
崔红与我们这个栏目报道过的其他新闻人物都有所不同。她没有令人羡慕的新闻大奖和很高的知名度,但她作为记者所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专业水平孜孜不倦,富有成效的追求。却同样让她得到了北京晨报员工和读者的广泛认可,使她当之无愧地走进了我们这个栏目。  相似文献   

17.
“我们这一代人对于迈克尔·杰克逊是有情结的。并不仅仅因为他是流行音乐之王,更重要的是,他是我们青春时代集体的记忆符号”  相似文献   

18.
亚洲,特别是中国,原有城市的结构正处在全面崩溃的过程中.这种崩溃,是与大规模的建筑建造同时发生的.不管愿不愿意,这个城市结构、生活方式和建筑语言的崩溃与瓦解的过程即是今天建筑学直接面对的全部对象.让人感兴趣的是,不同时间不同方向的多种可能性同时并存.在这个特殊时刻,城市问题比建筑问题更加重要.建筑学需要一种方式,把对建筑单体的关注转向对城市结构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一座城市的魅力,就在于她与众不同的特色,那是这座城市的内涵义脉和外在表现明显区别于另一座城市的个性特征:朱镕基在一次关于《做好城市规划工作》的讲话中说:上海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吸收了各个国家城市建设的优点,堪称世界建筑博览.各种各样的建筑都有,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5000多年前,两河流域最早出现了城市,那是为神而筑的。在高耸如云的埃兹泰克(Eztec)神坛之下庙堂台阶之下,人是神的奴仆。之后,城为君主和权贵而设计。进入工业革命后,城被机器占领,塞满了汽车和厂房。城市的历史告诉我们,城市并不一直是为普通人而筑。1977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通过《马丘比丘宪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