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数字创新时代: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溯前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期才加入了工业革命的浪潮。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中国将与其他发达国家同时进入这次数字创新的浪潮,这将为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新一轮数字革命会改变创新过程和结果的本质。数字创新的特征及其对创新和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需要系统性地回答。因此,研究回溯了前三次工业革命和中国数字化发展中的实践。结合数字创新的特征,基于技术、市场和制度三种机会窗口探讨了数字创新为中国赶超带来的机遇,以及需要面对的挑战。为了抓住数字时代的机遇并克服挑战,研究提出了中国数字创新管理研究需要探索创新生态思维、数字技术应用安全与伦理以及数字技术的合法性等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积极关注并认真探讨高等教育所遭遇的时代问题,这既是高等教育研究所承载的学术使命,亦是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核心机制与现实诉求。 MOOC时代的到来,在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蓬勃生机的同时,亦带来了诸多挑战,且这种挑战业已超出教育层面而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亟待关注与应对。此外,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高等教育要实现自身的范式转型以积极拥抱第三次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当前,全球气变暖危机下,新能源技术、信息技候变暖危机迫使世界社会经济变革,术、生物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第三次工业革命正蓬勃兴起。"第以分布式能源供应、智能化生产方三次工业革命"实质就是全球气候式为核心的"技术-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4.
著名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引发各界关注。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暨《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社组织邀请广东知名学者以及来自科研机构、高校的相关专家学者对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展讨论。提出从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的角度深入研究"第三次工业革命"或者说"新工业革命",尤其对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的关系、支撑新工业革命的各种支柱的调研和分析预测、经济转型模式的选择、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科技管理的创新等若干问题予以思考,以期为广东及国家科技自主发展、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路向参考。  相似文献   

5.
100多年来,人类经历过三次革命,这就是:工业革命、生产力革命和管理革命。这三次革命都是由知识意义的根本转变驱动的。第一次革命是知识被应用于工具、过程和产品,形成了工业革命:第二次革命是知识被应用于工作,从而引来了生产力革命:第三次革命则是知识被应用于知识本身,从而引起管理革命。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分析了历史上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及其判断标准,认为生产技术重大变革且成熟、可靠、普适,并应用于实体产业是引发工业革命的基本条件,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产业结构重大调整以及生产组织方式重大变革是判断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准。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热议的里夫金和麦基里两位学者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构想进行了剖析和讨论,发现在技术可靠性、引发生产方式重大转变以及对实体工业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些构想还很难看到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管理箴言     
<正> 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在他的《知识社会的兴起》一书中指出,100多年来,人类经历过三次革命,这就是:工业革命、生产力革命和管理革命。这三次革命都是由知识意义的根本转变驱动的。第一次革命是知识被应用于工具、过程和产品,形成了工业革命;第二次革命是知识被应用于工作,从而引来生产力革命;第三次革命则是知识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球正处于第六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前夜,并由此带来先进制造业的大发展。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国传统制造业来说,要想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机遇,实现转型升级并在全球续写"中国制造"的奇迹,培育高素质技术工人显得尤为迫切。依托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产业分工,得益于中国的  相似文献   

9.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来,新工业革命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以生产方式为标准来判断,人类将迎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它是第三次浪潮的进一步深化,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结合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而不是噱头。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既是现实又是理想。因为新科技和新管理模式已有了质的突破并影响了人类生活,但是它们还未形成综合创新,未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我国要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如今,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众多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革命性的突破与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引发了"第三次的工业革命"。而智能制造就是带领"第三次工业革命"快速前进的动力。如今我们对于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只处于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层面,还有国家对于智能制造技术的政策方面,而智能制造技术在经济学以及产业组织学等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详细的开展。本篇文章就探究了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世界格局变迁和工业革命发展是后发国家实现科技赶超,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历史机遇。德国因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而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机遇,赶超欧洲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并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日本抓住第二三次工业革命交汇的机遇,成功加入世界科技强国之列。从经济崛起到科技赶超,从技术引进到原始创新,从教育改革到科学发展,从自发创新到体系建设,德美日三国经过赶超,均形成了内生技术能力,持续性建设人才队伍,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并注重发挥国立科研机构的引领作用。据此,提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科教融合、科技开放合作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建设等方面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创新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也促进产业技术快速变革,因此在产业技术快速演变过程中识别技术升级的过程特点及驱动要素尤为重要。产业技术升级的测度需要识别该过程中的多维度要素及其互动关系,特别是对于技术不断变革和产品快速迭代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来说,技术升级过程是复杂的系统行为。为探究产业技术升级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升级过程,本文以平板显示产业为例,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升级的复合系统模型,基于2007年至2017年数据提出多维度子系统有序度测度指标并实证分析复合系统协同度。通过对子系统有序度和协同度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升级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产业技术升级伴随着技术结构的优化和去中心化的创新合作,多个技术领域的紧密创新合作催生了多领域主导技术的多元化发展。此外,产业技术升级同时也是生产要素驱动的产业规模增长向创新驱动的产业创新合作、技术结构优化和产业规模协同增加且子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为了快速和有效嵌入全球竞争过程,需要从复杂系统角度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创新政策,从产业技术升级全过程出发,考虑新兴产业发展的多主体、多元化、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并存的特征。研究结果为系统分析中国场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追赶型产业的技术升级特点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对技术革命生命周期与机会窗口的研究,总结分析美国和德国利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优先发展新兴产业,从而实现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的经验做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抓住了第五次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提出我国必须抓住第六次技术革命开启的机会窗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和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互联网正在引发技术-经济范式的重大变革,造就生产要素、生产方式、产业组织模式等各方面的重大革命,将人类带入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经济发展时代。技术-经济范式变革的内在逻辑为:互联网技术的重大创新引发产业革命--带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遍安装--形成基于互联网的新生产技术条件--催生新的关键生产要素。从而,经济主体在数字化生产技术条件下使用大数据生产要素开展生产活动,并获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由此基于新生产技术条件和新生产要素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惯性形成并不断强化,新规则和常识产生,经济系统整体运行机制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借鉴库恩科学范式的思想,界定了产业技术范式内涵,刻画了产业技术范式变革过程中技术标准的作用机理。运用专利计量方法定量化描述了传统汽车技术体系形成到新能源汽车技术范式变革的过程,研究表明,传统汽车技术已经经历了完整的范式周期,新能源汽车处于范式发展期且新的技术体系正在形成,进而展示了汽车产业技术变革期技术标准从技术规范到与知识产权相结合的标准体系的演进路径,揭示了技术标准在汽车产业范式演进过程中的规范、桥梁和转化作用,以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技术标准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新兴技术显现出对人类主体性与生态系统的渗透性干预,引发了两方面的社会困境:一是科技创新性发展向社会涉入了实验性,打破了知识生产与知识应用的线性两分法,对此应倡导知识生产与治理效用的结合,重塑面向科技治理的社会实验范式;二是科技的不确定性削弱了现实秩序建构的稳健性,理性立法的优先性与经验知识作为决策基础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传统的行为规范在新社会情境下的行动效力受到约束,需要通过高效率的探索性社会实验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为此应倡导一种反思性发展的科技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于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技术之一的3D打印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针对材料选择、尺寸限制、安全性检验等阻碍推进3D打印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应用的重大障碍,通过对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适用性的分析及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对比,从全寿命的角度出发梳理3D打印技术在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3D打印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分成全尺寸打印、分段打印后现场装配和群组机器人打印3种模式;并建议未来进一步从材料、机器设备、标准体系、先进性技术、与传统建造方式协同发展等方向进行研究,促进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问题是老工业城市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科技创新是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因素,是拉长产业链、发展替代产业的重要保障,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淄博市在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他们的主要经验是:通过品牌建设推动传统工业由制造向设计创造升级;产业梯次转移推动传统工业向总部经济转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园区循环工业促进经济低碳发展。淄博市在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但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仍然需要作出不懈努力。我们的对策思路是:强化科技对传统工业转型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优势;建立多元投入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形成转型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19.
当前能源系统正在从化石能源绝对主导向低碳多能融合方向转变。全球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正在不断深化,新兴产业与新业态不断发展壮大。主要发达国家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体制改革为抓手,致力于解决主体能源向绿色低碳过渡、多能互补耦合利用、终端用能深度电气化、智慧能源网络建设等重大战略问题,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抢占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能源技术创新处于高度活跃期,新兴能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正孕育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文章系统梳理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能源科技领域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分析了国际重大科技前沿进展与重要成果,以准确把握世界能源技术变革和演进方向,进而为我国能源科技领域的优先谋划和布局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人工智能赋能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进入“双拐点”时期,正在从要素构成、功能边界、生态互动等多个维度对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出新挑战。本文集成自然生态系统和产业创新系统等相关理论,基于“核心驱动层-样态变革层”构建人工智能赋能下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双重转型的理论框架,并以无人驾驶为例,深入剖析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双重转型的运行逻辑和实践变革。研究发现结论如下:一是创新主体生态功能延展催生多宿主体和次生群落的出现,使得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新型生态互动关系逐渐形成,成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由“旧四螺旋创新”向“新四螺旋创新”演进的核心动源;二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核心驱动与样态变革的相互作用日益增强,多宿主体和次生群落不断推动产业样态快速变革,使得产业样态呈现出价值分配重构、智能制造升级、商业模式转变、组织决策变革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