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进行整式加减运算时,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问题的整体上,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举例说明.例1计算:解原式说明把小括号内的各项视为一个整体,先去中括号,这样不仅使计算简便,而且还能避免因多次变号而出现错误.例2计算解原式例3计算:解原式一15+2(-。)-(-a+a’)+(-a+a’)-a’=15+2-Za-a’二17-Za-a3.说明例八例3中分别把(。+y)和(1-a+a’)看作一个整体,则可进行同类项合并,这样比先去括号再运算简便例4已知m-n=3求4(n。-n)-3n。+3n+56{J值.解原式一4(n;-n)-3(n。-l。)+…  相似文献   

2.
进行整式加减运算时,首先要去掉括号.去括号是整式加减运算的基础.如何正确去掉括号呢?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注意括号前面的符号,会运用去括号法则:若括号前是“+”号,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是“-”号,去掉括号后括号内各项都要改变符号.要防止出现只改变括号内第一项而忘记改变其余各项符号的错误.例1去括号:(1)sa+(-6c-3b);(2)2a-(3b+Zc).分析因为(1)式中括号前的符号是“+”号,所以去括号后括号内的各项都不变号;(2)式中括号前是“-”号,所以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都要变号.…  相似文献   

3.
初一年级1.若逐次相加减,则计算是相当麻烦的.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分组计算,运算就简单了.原式=4+(5-6-7+8)+(9-10-11+12)+…+(1997-1998-1999+2000)=4+0+0+…+0=4.2.利用数轴求解,既直观形象又简单明了,根据已知条件,先在数轴上标出a、b、c、d四个数,然后再际出一a、-b、一c、-d四个数(如图),在数轴上可清楚地看出,一a、-b、一c、-d的大小关系是一d<-b<一a<-c.3.在符合题设条件的一般情况下,很难确定四个代数式中哪一个的值最大,但我们知道,在符合题设条件的一般情况下成立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是用话号把每一个或几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我们应注意掌握运算的实质.以下我们通过例子来认识整式加减运算的实质.例1已知解2A+B-C例2化简:解原式一3a‘b-tZab’+ga’b-3ah‘aZsaz6」一飞a’b-[4a’b-ah‘-a‘」一劝2QZb+aZ解这种含多层括号的题时,一般是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如果有大括号的,最后去掉大括号.每次去括号后,若有同类项应随时合并,即边去括号边合并同类项,这样做可简化计算.例3先化简再求值:(x‘.4)(x‘〕x*OI+(X--〕xJ.J王HX一…  相似文献   

5.
所谓整体思想,就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问题的整体上,或把一些相互联系的量视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思维方法.运用整体思想解题,应注意从全局着眼,全面、系统地观察分析整体与局部、整体与结构的关系,从而把握问题的本质,求得解题捷径.例1化简5(’-Zb)+3(Zb-az)-Za’+4b+1.分析本题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固然可以达到化简的目的,但若能观察到:Zb-a’二一(a’-Zb),-Za’+4b=2(a‘-Zb),把( a‘-Zb)视为一个整体,则可迅速得出结果.例2已知代数式3m’+5m+l的值是3,…  相似文献   

6.
下面这组竞赛题可以用初一上学期学过的知识来解.初一的同学们,请你开动脑筋.认真仔细地做一遍,然后对照后面的解答,看你能做对几道题,你的解法与这些解法一样吗?1.计算:(1992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一试题)2.计算:(1990-1991学年度武汉、重庆、广州、洛阳、福州初中数学联赛试题)3.化简:.(1991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一试题)4.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式子化简结果为()5.若a、c、d是整数,b是正整数,且满足a+b=c,b+c=d.c+d=a,那么a+b+c+d的最大值是()(A)-1;(B)-5;…  相似文献   

7.
廖阿琼 《初中生》2009,(9):94-95
在整式加减运算中,若善于把式子中的某一个代数式看作一个整体,这样不仅能化繁为简,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且能减少运算中因多次变号而出现的错误.下面举几例:  相似文献   

8.
去括号是“整式加减”一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学们一般都是按部就班地按照先内后外 ,先小后中 ,即先去小括号 ,再去中括号的常规方法去括号。但是 ,遇到具体题目 ,如能打破常规 ,根据题目的特点 ,选用一些技巧 ,则往往能使运算简捷、迅速 ,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下面介绍两个常用的技巧。一、整体考虑去括号例 1 计算 3( a b- c) 8( a- b- c) - 7( a b- c) - 4 ( a- b- c)。分析 :此题常规解法是先去括号 ,然后合并同类项 ,运算比较麻烦。若将 a b- c、a- b- c各看作为一个“整体”,可得下面简捷解法。解 :原式 =〔3( a b- c) - 7( a b- c)…  相似文献   

9.
去括号是我们学习中的一大难点.今天我们就来掀开她神秘的面纱,看看她的庐山真面目.事实上,去括号并非什么新东西,你瞧──一、化简符号的推广例1把+(-8)、-(+3)、-(-5)、+(+6)化简符号‘“这还不简单,学相反数时就做过了,”你一定对它不屑一顾吧!其实,这就是最简单的去括号,只是括号里仅有一项而已,而我们学的主括号无非括号里增加了几项罢了.二、乘法分配律的特例“你没说错吧?去括号时又没有乘法广别忙着下结论,请看:例2(1)-h。-b+J一一卜(a-b+c)=(l·a+(1·(b)+(l·c=a+be门)+(。-b…  相似文献   

10.
十字相乘法是因式分解的重要方法之一,一般应用于分解二次三项式ax2+bx+c.如果x,a,b,c都是代数式或至少有一个是代数式,经过适当恒等变形,再灵活运用十字相乘法,亦能将其进行因式分解,如下面几例.例1分解因式:(1)x4-13x2+36;(2)a2b2c4+5abc-14解题思路乍一看,这两个式子不是二次三项式,似乎不能运用十字相乘法,但是若将(1)变形为(x2)2-13x2+36,(2)变形为(abc)2+5abc-14把x2和abc分别当作x,两式仍然是二次三项式的形式,所以可用十字相乘法.例2分解因式:解题思路将x2+2x看作x,即可应用十字相乘法…  相似文献   

11.
对于某些分式求值的题目,若能根据其结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运算,常可使运算简便.举例如下:一、整体代入法(1994年天津市中考试题),,则a—Zk,b—3k,c一4k.于是三、裂项相消去即把代数式的各项拆成含有符号相反的两项,利用正、负项相消消去一部分项,使剩下的项便于计算求值.值由已知条件可得a—l—0且ah-2一0,于是a一1,b—2,四、因式分解法(1990年四川省初中数学联赛试题:五、巧用方程组再把已知二个等式看作以X、y为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六、倒数法某些含分式的数学问题,直接求解难以下手.若将分子、分母上…  相似文献   

12.
应用如下运算定律可简化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过程.1.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交换律ab=ba.4.乘法结合律(ab)c=a(bc).5.分配律a(b+c)=ab+ac现以九年制义务教材《代数》第一册(上)的部分习题为例说明如下.一、应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解1.将正负数分别结合相加解原式=(5+3+9)+[(-6)+(-4)+(-7)]=17+(-17)=0.2.将相加得零的数(尤其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结合起来相加3.将相加能得到整数的加数先行相加例3计算:4.将同分母先加减5.将带分数拆开相加6…  相似文献   

13.
纵观近几年各省、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代数式求值问题是一类热门题型,解这类题目若能根据其结构特征,灵活运用各种代换法,则能使问题化难为易,迅速获解,下面举例说明常用的几种代换法.一、思位代换故应选(B).=、整体代换(993年北京市初二数学竞赛复赛试题)把a-b,b-c,a—c各当作一个“整体”进行代换,得三、常值代换(1991年天津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四、倒数代换(990年“五羊杯”初中数学竞赛试题)五、降次代换.(1990年“祖冲之杯”初中数学邀请赛试题)两边平方,得02+x-1=0六、自身代换例6V6-/35+V6+/35的…  相似文献   

14.
平方和开平方互为逆运算.当我们把一个非负数同时实施这两种运算时,其值不变.这一事实已由公式(a√)2=a(a≥0)表述出来.它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不可小视.例1设a=2003√+1997√,b=2002√1998√,c=22001√.试比较a、b、c的大小.解:由已知可得:a2=4000+220002-9√,b2=4000+220002-4√,c28004.∴a<b<c.例2若x=4-3√,则分式x4-6x3-2x2+18x+23x2-8x+15=.分析:因x=4-3√,故4-x=3√.两边平方得:x…  相似文献   

15.
你会解答吗?     
初一年级1.求4+5-6-7+8+9-10-11-12+…+1997-1998-1999-2000的值.2.若a<0,b>0,c<0,d>0.且的大小关系是3.若a>b>c,x>y>z,则下列四个代数式中.其值最大的一个是()(A)ax+by+cz;(B)ax+cy+bz;(C)bx+ay+cz;(D)bx+cy+az.4.某市举行中学生乒乓球选拔赛,有1024名中学生参赛,采用输一场即淘汰的淘汰制.为了决出第一名,共需安排多少场比赛?初二年级1.皆a、b、c分别是△ABC的三个内用A、B、C的对边.且∠A=60°.则的值为2.已知于548-1能被120~130之间的两个整数整除,求这两个整数…  相似文献   

16.
对于某些含括号的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利用一定的方法,常可避免去括号的繁琐,收培的效果.一、对括号内的多项式进行变号处理例1分解因式:a(a-b)2-b(b-a)2解原式=a(a-b)2-b[-(a-b)]2=a(a-b)2-b(a-b)2=(a-b)3例2分解因式:x(y-z)(z-x)-y(z-y)(-z).解 原式=x(y-z)(z-x)-y[-(y-z)]·[-(z-x)]=x(y-z)(z-x)-y(y-z)(z-x)=(x-y)(y-z)(z-x).二、对括号内的多项式进行整体处理倒3分解因式:(x2+4)2-16x2.解原式=(x2+4)2-(4x)2=(x2+4+4x…  相似文献   

17.
移项是一种重要的变形,其特点是把某项改变符号后,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它是解方程不可缺少的步骤.巧用它,能迅捷地解答一些求值问题.例1若mZ+。-l=0,则m3+2m2+1997二(1997年’‘希望杯”初一数学邀请赛试题)解将m’+m-l=0移项,得例2若a+b+c二0,a‘+b‘+c‘=l,那么a(+J’+b(c+J’+c(a+b)’一解将a+b+c=0移项,得o十b一一a,b十a一一0,’+“=-b.则待求式一a(-a)’+b(-b)’+c(-c)’=-(a‘+b‘+c‘)一一互.993Cgha‘-he二一5,Zle+bZ二3,Ng3(a‘+b‘)b(be)二·(19…  相似文献   

18.
初一的同学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现在,我把常见的错误解法归纳如下,以帮助同学们提高解方程的能力。一、移项不变号例1:解方程4-5x=6x+3错解:6x-5x=3+4x=7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对移项法则没记住。移项时,把方程中的某些项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时,没有改变符号。正确的解法是:-5x-6x=3-4-11x=-1x=111二、去括号时常常出现以下两类错误运算1.去括号时漏乘某些项。例2:解方程2(x+1)=3(1-x)错解:去括号,得:2x+1=3-x移项,合并同类项,…  相似文献   

19.
例1 分解因式:ax+bx+ex.解 原式=(a+b+c)x=ax+bx+ex.分析这样分解是不正确的.错误在于因式分解后又作了乘法运算.学习因式分解,要注意因式分解与我们以前所学过的整式乘法之间的密切关系,它们是在恒等变形意义下两种相反的运算过程.在(a-b)(a+b)=a2-b2中,由左到右是整式乘法,而由右到左则是因式分解.例2分解因式:x3+2x2-3x.解原式=x(x2+2x-3).分析分解结果是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分解到底,这里x2+2X-3=(x+3)(x-1)‘所以,原式=x(x+3)(x-1).因式分解的结果与规定的数集有关,如没…  相似文献   

20.
初一年级1.解此题的常现思路是:先设法确定持定系数a、b的值,从而确定代数式ax3+bx+9,然后将x=-5代入计算.但已知条件不足以确定a、b的值,因此不可能先求得a、b的值.故需另辟蹊径.由已知得125a+5b+3=8∴25a+b=1.于是,将x=-5代入待求值式,并将其变形为关于25a+b的代数式即可.当x=-5时,2.由题设知。a≠0,b可取任何有理数值.因此,应采用分类的思想方法来确定a、b的大小关系.若b≥O,a>0,则a>b;若b≥0,a<0,则a<b;若b<0,a>0,则a>b;若b<0,a<0,则a<b3.要求a’的值,只要求出a和b的值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