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考正义即高考的正当的、公正的道理。走向高考正义是必要的,因为:追求表面公平的高考实质上并不公平;追求表面公平的高考违背科学性和有效性;高考合理性的基本立足点是高考正义。高考正义的基本内容有:高考应该是一种有充分价值的评价;高考应该聚焦于学生的素质发展;高考所关注的学生素质发展应该相对地全面而有侧重。实现高考正义的主要途径有:转变思维方式;就高考进行合理的三重设计;实现素质发展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
对1414名准备参加2002年高考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高考生对一般性高考问题、高考压力、高考复习、高考结果预期、父母关注高考的态度与体验,说明了站在高考生的角度理解与处理高考相关问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从教材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由此可见教材是高考复习的根本,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高考知识能力体现教材内容,高考的最终落脚点是  相似文献   

4.
又是一年高考结束了,与往年一样,今年的高考再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从高考状元到高考舞弊,包括"高考保姆"、"高考房"、"高考餐"、"高考心理咨询"等在内的高考话题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5.
高三,根据不同的复习任务和临近高考的远近,我们把它分为:高考预备阶段(上届高考结束到新学年开始)、高考试跑阶段(新学年开始到上学期期中考)、高考起跑阶段(期中考后到一模测试)、高考加速阶段(一模测试后到二模测试)、高考冲刺阶段(二模测试后到高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考研究对高考育人功能这一概念的讨论不够充分。对高考育人功能概念作理论探讨,不仅能丰富高考理论,而且有利于指导现实中的高考改革与发展。文章对高考育人功能作了定义,分析其自由全面性、引导性、公平性三重内涵,利用划分的逻辑方法明确高考育人功能的外延。以政策过程角度分析,高考育人功能由高考育人目标、路径与结果三个部分构成,通过辨析高考育人功能与高考功能、高考育人导向(价值、意识),可以进一步澄清高考育人功能概念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7.
2012年高考是我省实行新课改后的首届高考,如何备战新高考是各地高中学校面临的新问题,下面就这项工作谈谈我校的具体作法。一.抓思想队伍建设,认识高考认识新高考。今年高考是湖北省各地高中实行新课改的首次高考,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位学子,第一年参加高考惨败,第二年参加高考大败,第三年参加高考失败,第四年参加高考名落孙山,第五年参加高考差3分上本科,第六年参加高考差2分上重点,第七年参加高考差1分上北大,第八年参加高考才考上全国最有名的学府,最后成了有名的语言学家。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从2009年开始实施新课程下的高考,已进行了两次高考。同时,为了使我省的高考适应浙江省的省情,使高考更科学、更有效,在每一年高考之前几个月,选择部分样本学校进行高考研究试题测试。  相似文献   

10.
品评高考试卷.已经成为历年高考结束后各科教师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品评高考试卷既有利于促进高考命题的改革,也是为了反思我们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命题的关系,提高应对高考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正刘海峰教授是我国高考改革研究的著名学者。继2007年出版《高考改革的理论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及2009年出版《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两部著作后,2013年12月,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的高考改革研究专著《高考改革论》(浙江教育出版社)面世了。《高考改革论》汇集刘海峰教授近年来有关高考改革的研究成果与重要观点。全书由高考改革理论、高考改革政策、高考改革反  相似文献   

12.
历年高考政治真题是高考政治复习与考试的重要资料,也是提高高考政治复习效率、提升考试能力的一大法宝。科学界定高考政治真题价值的内涵和外延,务必要全面系统地整合高考政治真题的三重价值:高考政治教材知识复习的导航系统、高考政治试题的解密程序、高考政治试题答题能力提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准考证作为考生参加高考的唯一凭证,是高考制度的一个实物缩影。本文依据准考证上的关键信息,旁及相关的一手档案文献资料,从高考科目、高考时间、高考日期三个维度对70年高考制度的变迁展开探讨。70年来,保证人才质量和减轻学生负担是高考科目改革的核心要义,从分科考试走向选科考试体现了兼顾二者的不懈探索。高考时间从逐步增加走向科学合理,但由于高考时间缺少明文规定,1978年至1979年部分省份曾出现高考时间可以延长的特殊情况。“文革”前高考的开考日期变动不居,恢复高考之后则表现出较为稳定的态势。高考科目调整属于高考内容改革,触及高考改革的核心领域,牵涉面、覆盖面比较大,在改革中往往会呈现反复和曲折的特点。而像高考时间、高考日期等规范性改革属于高考形式改革,主要起规范和约束作用,呈现逐渐走向稳定和合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综观我国高考研究成果,总体上可分为高考内部要素研究和高考外部关系研究两大类。它们从不同视角将高考研究推向了深入,为人们全面系统认识高考和改革高考提供了有益参考。然而,高考作为一种人才选拔活动和制度,还缺乏学科交叉与借鉴研究。随着高考由“相对单一模式”转向“复杂多元模式”,高考的制度化、规范化进程显著加快,围绕如何建设公平、科学而高效的高校人才选拔制度已成为各界共识。因此未来加强高考制度的解构与建构将是高考研究的一个趋向。  相似文献   

15.
《高考改革论》是刘海峰教授又一部专门探讨高考改革问题的学术专著。该书以高考改革为主线,从高考改革理论、高考改革政策、高考改革反思、高考改革走向以及高考历史回顾五个方面,围绕坚守与改革,系统、深入地阐述高考改革之道。本书不仅廓清了一些对高考制度的误解,更为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考方案:考试方式与计分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讨论了国际上若干典型的高考方案,从高考方案中校内评定和统一考试所占比重、高考分数是否经过校准两个角度给所述高考方案进行定位。比较和分析这些典型的高考方案,可以为国内的高考方案提供改革思路:改革高考计分方式势在必行,有选考科目的高考方案需要对考试分数进行校准。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前几年高考来说,今年的高考有哪些新变化和新特点?针对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高三教学与复习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通过探讨今年我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特点,进一步明确新高考方案的要求、新高考命题的特点和新高考改革的趋势,以实现新课程教学与新课程高考的顺利衔接,更好地指导我们抓好高三工作,搞好高考复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从近几年参加高考人数的数据分析得出2009年高考人数下降,然后从现阶段参加高考的适龄人数呈下降趋势,大学生就业难使高考降温,高考面临公众信任危机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对高考人数高考人数下降的是喜是忧进行论证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江苏高考已落下帷幕,江苏高考政治试卷以其创新的思维,新型的题型出现在江苏高考师生眼前,从整个高考分数来看,学生的成绩与高考总复习的思路密切相关,也使我们反思到一些高考总复习的得失利弊。高考总复习是整个高三教学工作的核心,高考总复习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效。所以。如何搞好高考总复习。一直是高三教师所关注和探索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在高三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并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对政治高考总复习谈一些陋见。  相似文献   

20.
高考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高考是选拔可培养人才最好的平台。高考模式的选择是高考改革的关键,现存高考模式最大的问题是:对学生张扬个性鼓励得还不够。高考应实行"1+X"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