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伊始,北京出版社以一种平常心推出了一组读物——“大家小书”,凡4辑40种,赢得了学术界和读书界的不平常的欢迎和好评.事隔七八年,2011年,该社再次推出“大家小书”这个品牌,出版了一批新的选题,并重印了一部分选题.出版者仍是以平常心的口吻在封面上明确表明“大家小书”是“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这句话,似乎一下子拉近了前一个“大家”(作者)和后一个“大家”(读者)的距离,使人产生了一种亲近感.出版者在每本书的封底还道出了出版“大家小书”的旨趣所在,即“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普及大家知识,传承大家文化”.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界》2000,(3):57-58
在图书馆学期刊上,有研究者撰文呼吁图书馆界"大家"."大家",词典释之为著名的专家.在图书馆界里,被冠上"著名"二字的"图书馆学家"不胜枚举.何故又去呼唤"大家"呢?"著名"是否也在贬值?"大家"恐怕要比那"著名的××家"高一档次.  相似文献   

3.
一个偶然的机会碰到《大家》主编李巍。话题从近几个月来似乎《大家》没什么新闻聊起。李巍说:“没新闻也许正是好事。太喧哗容易浮躁。一个人不能总是生活在掌声和叫好声中,何况是一本刊物。《大家》从新闻的热闹中跳出来,就是想自己冷却一下自己,平平静静地干点事。真正的事业总是以冷清和寂寞为伴的。其实,在这种表面的平静中,《大家》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与创刊时相比,《大家》的读者扩大了三倍。”我说:“一些读者对你‘逃离’新闻不理解。”李巍笑了笑说:“这些读者的心情我是理解的,他们喜欢《大家》,但他们错误地把《大家》当成了‘明星’。《大家》不是‘明星’,‘明星’是容忍不了寂  相似文献   

4.
李零 《图书馆杂志》2011,(10):97-104
李零:大家下午好!今天,跟大家谈谈心、聊聊天。其实我每天都在读书,各种各样的书都读,很多的书不可能在这里一一跟大家交流,那么正如今天的题目,我们还是干脆以阅读经典为例,谈谈读书生活。  相似文献   

5.
大家好!我是猫小扑从今天开始我将正式落户《报林》杂志在旅途中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快乐与寂寞希望大家喜欢我呦  相似文献   

6.
陈亮 《大观周刊》2012,(44):320-320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我不断进行教学尝试,总结教学经验,现在我就把我的一些体会跟大家共享,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7.
<大家看法>作为一档法制节目,自2004年开播以来,一直有不俗的收视率.本文以节目的宣传语"大家帮助大家,为生活寻找办法"为切入口,通过探讨<大家看法>在节目选材、节目形式、节目专家等方面的创新与不足,思考这档法制节目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汪荷 《新闻天地》2010,(12):29-29
这20年,他可能正因为此而成为一种主流形象:他宽厚着,款款憨笑着,不知所措与茫然若失着,自我消遣与自我解脱着,以一种真实的笨拙,给大家以喜兴,在喜兴中给大家以抚慰,在抚慰中又让大家去体会他的生态,为它感伤。  相似文献   

9.
问题  李艳 《现代传播》2006,(4):154-156
《大家》是一档周播的长篇人物专访栏目,2003年5月18日在央视十套开播,2005年9月13日又成为央视一套晚间黄金时段主打栏目。开播三年来,《大家》始终秉承这样一种理念:抢救性采访那些影响了历史进程、推动了社会进步的各领域“大家”,不仅为了记录他们风雨浮沉的人生,更为了探寻支撑他们上下求索的精神力量,与观众一起感悟“大家”的精神境界、分享“大家”的人生智慧。良好的观众口碑,表明《大家》栏目在人物选取、表现形式、价值定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首先,从采访对象看,高度决定价值。《大家》栏目选取的是我国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我们的新闻舆论导向在某些方面似乎也形成思维定势,而有时还会不自觉地引发误导。下面本人就自己的几点看法与同行们商榷。一、“顾大家不顾小家”与“顾小家也顾大家”只要我们稍作留意便不难发现,长期以来在我们记者的笔下,大凡好干部好领导都是“顾大家不顾小家”的典范,久之,“顾大家不顾小家”就如一个固定的标签成了衡量一个干部好坏的标尺,并成为一种舆论导向探深地影响着受众。我们且不论受众对这种观点的认同程度,姑且就事论事。应该说,这种导向是片面的。本来,“大家”与“小家”二者没有绝对矛盾之处。“小  相似文献   

11.
何为民生新闻?通俗地讲,民生新闻是都市类甚至一些县级新闻媒体把大家的困难告诉大家,让大家关注大家、帮助大家。进一步说,民生新闻是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从百姓的视角看问题,把老百姓身边刚刚发生的困难事、不幸事、不平事告知社会,通过新闻传播和评论发挥和强化媒体动员社会救援力量的信使功能,进而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民生新闻是社会新闻的一个部分,但已经独立成为都市类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中为百姓喜闻乐见的特色板块。  相似文献   

12.
读者论坛     
大家喜读“大家”汪兆龙写下这个标题,先得说明一下,标题中前一个“大家”是指广大读者,后一个“大家”是指《光明日报》新开辟的栏目——《走近大家》中的“大家”,即著名的专家。“大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是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往往觉得高深莫测、高不可攀,对“大家”的了解自然少而又少。现在,《光明日报》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窗口,让我们走近“大家”,近距离地了解“大家”,这实在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好事。读了第一期的文章,我们不仅了解了王大珩这位“大家”的杰出贡献,也知晓了他生活工作的一些细节,特别是他脖子上的透明“小碗”——…  相似文献   

13.
赵青 《大观周刊》2011,(18):94-94
大家在CAD的制图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字体不匹配,出现乱码.本身CAD就没有提供插入文本命令,如何在CAD中做纯文本的导入导出.又怎么把CAD图型转换成图片文件,通过打印机怎么将设计好的CAD图输出出来,随着CAD制图文件的增多。还在为存储器太小不够而发愁。今天我就帮大家解决以上让大家头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后,阿坝州府所在地马尔康,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房屋摇晃、倾斜、开裂。强烈的震感,立即令人们惊慌失措,匆匆跑出房间,潮水般涌向街道和宽阔空地。大家都在说地震,大家都神情紧张,大家都在打电话,大家的电话都打不通,大家都还不断地打。几辆消防车鸣响凄厉的警笛驰过大街,紧张的氛围进一步增加。走路的加快了步伐,说话的变了声音,人们的脸上明显地写满了惊恐。阿坝日报社院子里,聚集了大半个院子的人,似乎都有些紧张,但秩序不乱。几位老总也和大家在一起,神情镇定地一边与州委、州政府联系了解情况,一边研究着报社的工作怎么办。  相似文献   

15.
榜样的力量     
我是军报第十四期函授学员。今年初,我和大家一样怀着渴望成才的心情来报新闻函授的;有着与大家一样的欢喜和忧愁,有着与大家一样的失落与奋起。但在这里,我要感谢同在一个起跑点上的函授学员。是他们给了我无穷的精神力量,这力量一直鼓励我走上新闻这条艰辛而又充满激情的路。  相似文献   

16.
金定海 《声屏世界》2012,(12):61-63
临近年关,盘点和预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功课。对于未来的2013年甚至是更长远的几年,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准备,应该关注怎样的趋势,同时反思怎样的问题?关于媒介的两个关键词,引申义是想告诉大家"关键词关乎大家"。人总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思考未来,于是就有了关键词。关键词是概念、话语权,也是利益的制造。当大家都思考同一个概念的时候,这个概念已经垄断了大家的思维,甚至潜在的形成了大家的盲目和偏见。所以概念制造者在这个时候就偷着乐。  相似文献   

17.
向大家致敬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大家小书"丛书是北京出版集团和我国几代学人精心打磨的文化结晶.按照袁行霈先生在丛书总序中的说法,这是"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这里的"大家"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书的作者是大家;第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记者业务,本刊从本期起增辟这个栏目。文章中提出的问题,希望大家参加讨论。同时也希望大家把自己在采访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意见,写出来寄给本刊发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土壤本来就贫瘠,加之物候极差,难出精品大家。反而在海外,别有花果飘零,弥足珍贵。阅读田晓菲,深为发现当代大家而庆幸。读者方家,自能识出。  相似文献   

20.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新闻工作者需要广博的知识,因此要读很多的书。但是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这是大有学问的。本刊开辟“求知书屋”这个专栏,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个探讨读书学问的园地。使大家多读书,读好书,以正确的方法读书。为此,我们要不断向大家介绍新书出版的信息,介绍一些好书的内容和名家读书的方法。这个专栏同时也是大家交流读书经验、体会的园地,谁读了什么好书,有什么体会,希望不断地写给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办好这个刊物。本专栏先谢谢大家的支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