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意义治疗是奥地利著名精神医学家和心理医生弗兰克尔所提出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这一理论有三个基本命题,即人是具有意志自由的存在;意义意志是人生命的原动力;任何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其中意志自由是意义意志的心理学前提,意义意志则是生命意义的促动力,而生命的意义则是对前两个命题的充实和体现;意义治疗只是一种补充性的治疗措施,其目的在于为人活着的意义提供一个完整的表述。  相似文献   

2.
意义疗法是影响较大的存在主义心理疗法,强调对人存在的意义和生命意义的探索。根据意义疗法的相关理论可知,生命意义感的长期缺失可能会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意义疗法的创始人弗兰克尔归纳出实现生命意义的三种途径:创造价值、经验价值和态度价值。据此,从帮助青少年创造自我成长的价值、丰富克服存在焦虑的经验、拥有追求生命意义的人生态度三方面出发设计团体辅导的活动方案,对有效改善青少年网络成瘾具有理论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将人看作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强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对生命意义的寻找,而生命意义作为精神化压力应对中的主要应对资源,在大学生应对压力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意义治疗理论在大学生压力应对中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为:首先,意义治疗理论中的核心命题——生命意义,是精神化压力应对中的主要应对资源。其次,意义治疗理论中实现生命意义的三种价值——创造性价值、经验性价值和态度性价值蕴涵着一种积极的心理应对方式。最后,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对大学生压力应对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以意志的自由、求意义的意志、生命的意义作为三个重要的理论支撑点,认为人可以通过创造的价值、体验的价值、态度的价值发现并开掘出生命的意义。本文借鉴其主要观点,探讨“意义治疗学”在悲伤辅导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意义疗法是弗兰克尔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心理疗法,被称为"第三维也纳心理治疗学派",它关注人的"存在的意义"和"求意义的意志",同时对存在的挫折、苦难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阐释,为分析与治疗大学生学习倦怠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生命意义的心理学化历程首先开端于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弗兰克尔通过对意义治疗理论的基本命题、实现生命意义的途径和意义治疗的阐述赋予了生命意义心理学化的注解。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生命意义的研究重新回归到心理学研究视野中,心理学家通过量化的方法探讨了生命意义的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意义分析学,即用意义治疗,他的理论不仅为了帮助受痛苦折磨的病人,更是为了所有希望主宰自己生命的人。弗兰克尔站在维也纳精神分析的基础上,吸取存在主义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但对于这个在国际上广受欢迎的治疗理论,国内对弗兰克尔的意义分析介绍不多。文章着重就弗兰克尔关于完整人性的自我以及如何帮助寻找意义的论述作论讨,以促进对意义分析的了解和传播。旨在揭示一个信念:人类有反省和自我超越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意义分析学,即用意义治疗,他的理论不仅为了帮助受痛苦折磨的病人,更是为了所有希望主宰自己生命的人.弗兰克尔站在维也纳精神分析的基础上,吸取存在主义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但对于这个在国际上广受欢迎的治疗理论,国内对弗兰克尔的意义分析介绍不多.文章着重就弗兰克尔关于完整人性的自我以及如何帮助寻找意义的论述作论讨,以促进对意义分析的了解和传播.旨在揭示一个信念:人类有反省和自我超越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意义疗法是由维克多.E.弗兰克尔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寻找生命的意义。本文对意义疗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个体寻找生命意义,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认知水平。意义疗法能够使个体的自我认知水平得到发展,而个体自我认知程度和心理健康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弗兰克尔意义治疗理论及其在学习动机辅导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也纳第三治疗学派——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派是在充分吸收了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意义治疗着眼于对人存在的意义和生存意义的探索。应用弗兰克尔意义治疗的理论,可以帮助动机缺乏的学生探寻和体会学习的意义,引导他们把学习作为实现生命意义的一种途径,由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意义治疗应用于对动机过强学生的辅导时,可以从缓解他们由动机过强而造成的焦虑症状入手,进而运用“非反省”的治疗技术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学习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11.
词的语用意义在实现交际功能的价值中往往是不均衡的,其显性程度也有一些差别。据此可把语用词义分为:在语境中凸现为实现交际功能的显性语用词义和不起表义主导作用的隐而不显的隐性语用词义。与理性词义相比,语用词义具有自己的短暂性、主观性、灵活性和依附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利奇、克鲁斯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意义作了进一步的划分。根据韩礼德提出的语言具有三大元语言功能,词汇意义包含三个部分: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概念意义体现符号的外在含义,从义素的角度进行分析;人际意义体现词汇的语体意义和情态意义,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判断和评价等意义;语篇意义体现词汇在语篇中形成的前后连贯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认知角度看,名词的指称性是名词成为语言范畴的根本动因,名词的属性义依附于指称义。在一定的环境中,属性义可以被激活,激活的程度在语言中表现为一个连续的等级;属性义有寄生性、游移性、综合性等特点;属性义在修辞上有多种表现,体现出不同的修辞价值。  相似文献   

14.
浅论现代汉语中的静态词义和动态词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综述了各家对词义的界说,接着提出了我们对词义的认识:词义根据存在样态分为静态词义和动态词义。静态词义是语言中的词义;包括词汇间意义和语法意义;动态词义是言语中的词义,它在静态词义的基础上,根据两种不同语境而发生种种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以《红楼梦》第三回为例,结合社会符号学的翻译标准"意义相等,功能相似",分别在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三个方面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通过揭示这三种意义在译文中的具体体现和得失,旨在找出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为汉英翻译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 621) explor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aning making (i.e., meaning presence and meaning search) and loneliness in college students who have experienced trauma. In addition, the study examined group differences in meaning variables and loneliness, comparing college students who have and have not experienced trauma.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loneliness and meaning search are more present in college students who have experienced trauma. Further, meaning presence and meaning search both predict experiences of loneliness within this sample.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词语这一语言基本形式在中英两种民族文化中的不等值现象,以及概念外意义差异等角度,通过举例子探讨了中英文化差异在词语上的体现及其对词语翻译的影响。本文肯定文化比较在跨文化翻译中的价值的同时,认真思索了翻译过程中积极比较文化差异,准确把握词语文化个性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8.
从符号学这一全新的视角探讨语用失误的成因,采用了Morris的观点来分析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并分析了Morris符号学意义观中的三个要素,即言内意义、所指意义和语用意义,指出在两种符号进行转换的时候,任何一种意义没有被精确地转换成目的语符号,都将引起语用失误。而此前,在进行符号转换的时候,往往只重视语用意义的转换,忽视了言内意义和所指意义,尤其是言内意义。基于上述从符号学意义观角度对语用失误这个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关英语教学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词的语用意义与语备意义关系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把词义重新划分为:语备意义和语用意义,提出的“语备词义”的名称,是用以描述处于静止状态下的词义。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目的词除表达一定的语备意义外,又由于语境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某种变异,形成临时性的语用词义。两者的关系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示就是:语用词义〉语备意义,包括:1.语用词义:语备意义+临时附加义;2.语用词义≠语备意义,即语用词义=临时转义。  相似文献   

20.
文学意蕴属于本文结构的纵深层次,一般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周同宾的《天籁》不凿斧痕地将这三个层面和谐统一,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完成了作者引导读者关注人类生命状态,积极探求生命价值的艺术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