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身处绝境 贵在坚强——赏读《荒岛余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小说家笛福1660-1731在59岁时开始小说创作,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1719年一发表,即大受欢迎。故事描述了主人公鲁滨孙从小就渴望冒险、流浪的生活,他在18岁时,不顾父母的多方阻挠,偷偷逃离家庭,出海经商。不幸的是,在茫茫的大海上遇上强劲的风暴,船只被巨浪吞没,船上11人除鲁滨孙外全部遇难,他被抛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从此开始与自然作斗争的、艰辛无比的28年荒岛生活,直到最后获救。课文《荒岛余生》节选了小说中叙写鲁滨孙身陷荒岛之初的动人情节,高度赞扬了鲁滨孙虽身处绝境,但能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勤于创造的精神,苦…  相似文献   

2.
【案例】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小说家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作品主要叙述了鲁滨孙从小就向往航海,成年后多次出海经商。在一次航海途中,船只遭到飓风袭击,鲁滨孙流落到南美洲的某个荒岛。在岛上,他造房子,种粮食、水果,驯养野生动物,烧制陶器,制造工具,给自己创建一个美好的家园,彻底改变了无农无食的苦难命运。他还从野人的屠刀下救出了一个人,取名叫“星期五”。二十八年后,他帮助一艘在小岛靠岸的大船平息叛乱,并搭这艘船重返故乡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案例]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小说家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作品主要叙述了鲁滨孙从小就向往航海,成年后多次出海经商.在一次航海途中,船只遭到飓风袭击,鲁滨孙流落到南美洲的某个荒岛.在岛上,他造房子,种粮食、水果,驯养野生动物,烧制陶器,制造工具,给自己创建一个美好的家园.彻底改变了无衣无食的苦难命运.他还从野人的屠刀下救出了一个人,取名叫“星期五“.二十八年后,他帮助一艘在小岛靠岸的大船平息叛乱,并搭这艘船重返故乡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吵架吵出《鲁滨孙漂流记》 1704年,英国一货轮在离智利不远的一个群岛抛锚时,副船长谢尔克莱格与船长因事争吵起来.吵得势不两立要动起武来,气得谢尔克莱格辞职不干了.他气势汹汹地吼道:“谁稀罕你这臭船,宁可上岸也比受你的气强!”谁知话音刚落,船长就请他留下来.无奈谢尔克莱格上了小艇,到了一个无名荒岛上.谁也没想到,他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小岛上竟风餐露宿,艰难地度过了四年零五个月.一天,碰巧有艘小船停靠小岛,谢尔克莱格才得救上岸.各家报社纷纷前来采访,要他把荒岛上的生活全部介绍出来.之后,一部名著《鲁滨孙漂流记》诞生了!  相似文献   

5.
"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得到上帝的恩惠,才能成为有成就的人。"鲁滨孙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典型的例子。寒假里,我读了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小说写英国青年鲁滨孙怀着云游四  相似文献   

6.
[重点点击]鲁滨孙的哪些优秀品质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解决方案]课文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事。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疑点揭秘]从鲁滨孙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解决方案]鲁滨孙在荒岛为生存所做的种种努力,不外乎解决食物、住所、安全和孤独这四个最基本的问题。而在与世隔绝、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一个人要解决这四大难题,无疑是一种极其严酷的挑战。鲁滨孙…  相似文献   

7.
彭燕 《海外英语》2015,(6):178-179
自《鲁滨孙漂流记》从十八世纪诞生以来,其主人公鲁滨孙就成了近代文学的宠儿,很多学者都认为鲁滨孙属于处在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特别是中小资产阶级的理想化身,他性格中的勇敢、坚强、乐观都是很好的体现;鲁滨孙具备探险者的智慧与永不放弃的精神,同时也有努力探索和追求的精神。虽然近年来针对《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的研究很多,但很多学者站在后殖民视角对这部小说的评述也不够全面。在该文中,笔者分析了小说中对非洲、美洲土著的妖魔化描写,并从"他者异化"的观点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鲁滨孙漂流记》是18世纪文学巨匠笛福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笛福既是一位了不起的小说家,著名的政治评论家,又兼具商人身份,被后世赞誉为欧洲现实主义小说之父。《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他的船只不幸遇到风暴触礁,同行的其他船员都葬身鱼腹,只有他一人幸存,他只身一人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鲁滨孙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后来,他从岛上的土人手上救了一个人,给他取名"星期五",作为自己的奴隶。经过了整整28个年头,才有一艘英国船路过该岛,鲁滨孙带着"星期五"返回故乡。文章对《鲁滨孙漂流记》的现实意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自《鲁滨孙漂流记》从十八世纪诞生以来,其主人公鲁滨孙就成了近代文学的宠儿,很多学者都认为鲁滨孙属于处在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特别是中小资产阶级的理想化身,他性格中的勇敢、坚强、乐观都是很好的体现;鲁滨孙具备探险者的智慧与永不放弃的精神,同时也有努力探索和追求的精神。虽然近年来针对《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的研究很多,但很多学者站在后殖民视角对这部小说的评述也不够全面。在该文中,笔者分析了小说中对非洲、美洲土著的妖魔化描写,并从“他者异化”的观点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林玲 《文教资料》2009,(18):144-145
鲁滨孙是西方文化中具有高度概括性和象征意义的现代人形象,他身上凝聚了新兴资产者的典型特征.其冒险、实干精神,对财富的占有欲和殖民主义思想均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印记.由于荒岛上孤独所造成的宗教隐修环境,鲁滨孙经历了特殊的宗教皈依过程.本文试就鲁滨孙作为时代典型的新资本主义创业者的形象做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王洁 《辅导员》2014,(5):53-53
上周,我在语文老师的推荐下,读了《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深深地被鲁滨孙的不怕刖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所折服。  相似文献   

12.
这个暑假,我读了《鲁滨孙漂流记》,早就听说这本书很好看,等真正的阅读起来,更是被深深地吸引,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惊心动魄,鲁滨孙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他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乐观心态深深地感染了我。快跟我再来感受一番吧!鲁滨孙出生在英国约克市一个富裕的家庭里,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他的父亲想让他留在身边,做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可是鲁滨孙满脑子都是闯荡世界和航海冒险,最终他还是不顾家人反对,踏上了航海生涯。  相似文献   

13.
被称为“英国小说”之父的丹尼尔·笛福在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孙飘流记》(1719)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西方社会中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资产阶级冒险家“鲁滨孙”的形象后,接着在他的第二部重要小说《摩尔·弗兰德斯》(1722)里,笛福又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一个具有“鲁滨孙  相似文献   

14.
王洁 《辅导员》2014,(8):53
正上周,我在语文老师的推荐下,读了《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深深地被鲁滨孙的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所折服。《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长篇小说,被人们誉为"生活的教科书"。这本书叙述了英国航海商人鲁滨孙在前往南美洲的航行中,船发生意外,只有他一人幸免于难,被冲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无名岛上,他靠自己的顽强意志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岛上生活了28年之久,历尽艰苦困  相似文献   

15.
《鲁滨孙飘流记》说明个人不是历史发展的起点,正好相反,人类文明及其最高成果才是鲁滨孙创造荒岛文明重演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起点。  相似文献   

16.
<正>看完《鲁滨孙漂流记》,我十分感触。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一个高大的勇者形象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就是故事里面的那个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孙,他凭着永不放弃的精神在荒岛上生存了整整二十八年,最后又回到了祖国,真是一段奇迹。我被鲁滨孙感动不是因为他的运气不好受到不幸的遭遇,而是因为他的坚毅顽强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我在感动  相似文献   

17.
正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英国作家笛福(1660年—1731年)的名著。从出版至今,三百年来风靡世界。鲁滨孙原来生活在巴西,经营种植园,生意蒸蒸日上。为了扩大规模,他和另外的商人去非洲几内亚。十四个人在1659年9月1日登船,横渡大西洋。船行三十天遇到飓风,被狂浪打翻。鲁滨孙被冲到一个无人荒岛上,活了下来,其余的人都死了。鲁滨孙在经历绝望和恐怖之后,冷静地面对现实,不悲观,不空想,从容应对,依靠自  相似文献   

18.
我不怕黑了     
读了《鲁滨孙漂流记》后,我深有感悟。每次看到勇敢两个字时,鲁滨孙勇敢的形象就浮现在眼前。鲁滨孙是一个勇敢坚强的人,他不愿享受安乐的生活,离开家去航海冒险。可是,他的船在海上沉了,同伴都被大海淹没。他漂流到一个无人岛上,独自面对饥饿、孤独。他  相似文献   

19.
你能够孤身一人在荒岛上生活27年吗?不能。你能在没有机械设备的荒岛上建造房屋吗?不能。可是鲁滨孙·克鲁索却行。鲁滨孙厌倦了安稳的生活,想成为一名航海家,周游世  相似文献   

20.
丹尼尔·笛福在《鲁滨孙飘流记》中写道,鲁滨孙打算到失事的船上寻找些食物,于是“我决定只要可能,就登上船去。天闷热得使人难受,我脱去衣服,纵身跳入水中”。当赤裸的鲁滨孙爬上船时,“我发现船上的供应品完好无损。我走进面包房,把饼干塞满了我的上衣口袋……”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他的衣服是什么时候穿上的呢?名作家的粗心@萧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