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声调研究一直是国际语音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几十年来,中国学者在该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成果丰硕.本文对现代汉语声调,主要是普通话及北京话单字调和双字调的实验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从宏观上梳理了声调研究的脉络和代表文献;从实验细节上说明了音高、音长和音强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归纳出声调的载调段要视实验的具体要求而定,音色对于声调辨别的影响是有显著度上的区别的;总结了每一个声调调位内部声调变体的分布趋势;讨论了在协调前后字音之间高低时存在的两种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武鸣壮语的单音节声调进行了实验分析,通过对1863个语音样本的声学空间分布的分析和数据统计后得出了武鸣壮语单音节的声调调值,并和传统的田野调查的记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山西中部指的是吕梁市、太原市、晋中市、阳泉市所在的地区,四个市的方言中均有入声,属于晋语。通过类型学的分析发现,山西中部地区方言声调中,既存在平阶型声调又存在曲拱型声调,以五调和六调为主流。平调、降调、凹调在山西中部地区方言声调中的分布范围最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7位张掖人语音材料的统计分析,考察了张掖话单字音声调的统计特性。通过主体分布分析、极限分布分析和男女、新老对比分析,得到了每一个声调内部变体的分布趋势,发现张掖话中对应普通话上声的阳平上字具有明显的新老差异。  相似文献   

5.
自主音段音系学认为,声调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汉语上声连读变调中,一方面,声调独立于音段层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语流根据其语义句法结构、韵律节奏和语义突显产生停顿,音段中音节的组合结构会对多音节上声连读变调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茹 《考试周刊》2014,(60):77-79
音系学分为音段音系学(segmental phonology)和超音段音系学(suprasegmental phonology)。超音段音系学的研究涉及音节、重音、声调和语调等超音段特征。超音段特征涉及语音中除音质之外的音高(pitch)、音长(length)和音强(loudness)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构成长短音、声调、轻重音和语调等超音段特征的要素。本文将从对这些超音段特征的构成要素的分析入手,阐述超音段特征在语音学和音系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英汉语中对句意理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语音格局理念的指导下,以内蒙古敖汉方言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通过实验语音学软件Praat对敖汉方言的声调格局、元音格局和辅音格局进行声学实验分析,从而展示敖汉方言的语音状况。并将敖汉方言语音格局与北京话语音格局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敖汉方言语音格局与北京话语音格局的分布大体一致,因此进一步确定敖汉方言应归属北京官话。但敖汉方言与北京话语言格局在具体分布略有不同,声调格局上,敖汉方言声调与北京话声调的调型走向一致,只是调值略低;元音格局上,敖汉方言元音舌位较高;辅音格局上,只有辅音[f]在擦音格局中的位置与北京话区别较大。  相似文献   

8.
英语和汉语分属于语调语言和声调语言,但两种语言在非音质音位表现形式、功能上都存在共同点。  相似文献   

9.
声调在纠正方言语音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因为声调属于音高变化的范畴,其量化标准并不如声母、韵母舌位和口型的变化来得直观,因此声调教学一直是普通话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主要从纠正音高、发好去声和"一、不"音变等问题入手,阐述了声调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重庆方言区普通话声调教学的重点,同时提出了声调教学中的一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声调对于大多数留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同时也是他们在学习汉语语音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因此,汉语声调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一直是重难点。本文重点分析了母语为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出现的偏误类型,并归纳总结了留学生声调偏误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声调偏误,提出了设计合理的教学顺序、声带控制练习、运用合适的教学技巧三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