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天下午,语文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刚才讲到《祝福》中作者对祥林嫂的描写,提到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大家知道人物描写通常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有没有哪一位同学能够从你们所看过的课文中举出一个间接描写人物的例子?”“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一位女生勇敢举手发言。  相似文献   

2.
嗨,各位同学,新年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晓鸿,先给大家拜个年哦,祝同学们狗年走“狗运”,开心每一天! 上期我给大家搜集了一些人物描写的经典语段,这期呢,让我们在上期的基础上做得更细致一些,来看看经典作品如何进行人物的神态描写。[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先请您读一则教学案例。读过之后,不妨先思考一下,也就是做点“案例分析”,然后再看下文。一天下午,初二(1)班语文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刚才复习了小说的人物描写,知道人物描写通常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所谓直接描写是指直接刻画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和心理等;所谓间接描写是通过  相似文献   

4.
[教例简述] 《故乡》的教学已进行了两个课时。这是第三节课。教师:前两节课我们对《故乡》进行了深入理解。现在我们再上一节“发现”课。我给大家一个“研究”题目:《故乡》中的人物外貌描写。大家细读课文,看能够从中发现什么? 学生兴致勃勃,各自读读画画。学生一:我发现课文对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  相似文献   

5.
人物描写在作文家族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祥林嫂、阿Q、阿凡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一天,“人物描写”和他四个儿子——“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一起吃饭。“人物描写”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说:“孩子们,好长时间没  相似文献   

6.
回顾这节课,我有两点感悟与各位同仁分享:一是写作训练要基于学情;二是写作训练要进行过程指导. 一、基于学情的写作训练 “人物描写”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内容.如果从第二学段的“习作”训练算起,八年级学生学习“人物描写”已经有六年,可以说他们已经掌握基本的描写知识,习得一定的描写技巧,并能初步运用,可以说是已经能写.但是描写人物时他们也常常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展不开,不知怎样细腻描绘,以至于人物不够生动和丰满;二是人物形象模糊,往往是无目的、无计划、无规则地随意写作,导致写出的文字看不出人物的性格或者写出的文字不是人物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来伟萍 《广西教育》2023,(4):105-108
本文基于第三学段习作指导中出现的人物描写方面的问题,提出借助“特写镜头”,引导学生在写作前细读文本、随手抓拍、随时练写,在写作时聚焦人物神态、关注人物动作、重现人物心理,在讲评时通过画一画、演一演、反复看的方式对人物描写进行修改等教学建议,从而提升学生描写人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学的过程,“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吕淑湘先生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这些话给我们指出了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的任务,主要在于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其“俯而读”,“仰而思”,千方百计地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新知,养成自学的能力与习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变“讲”为“导”,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发展其思维,培养其能力.  相似文献   

9.
马利 《教学月刊》2021,(1):97-101
文本是课堂教学的凭借,是提升语言素养的载体,但在实际教学中,文本中精湛的修辞和严密的逻辑却很少引起师生的关注.教师可以通过细读人物描写、情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深刻解读文本的情感逻辑、表达逻辑、生活逻辑和文化逻辑,进而赏析文本逻辑优劣,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感悟意外的细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细节情景一天下午,语文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刚才讲到《祝福》中作者对祥林嫂的描写,提到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大家知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本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中紧扣“迷人”,以读为本,层层深入,读中悟情,教活全文。能够关注学生“感悟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内心需要,尊重学生“自主意识、合作交流意识、探索意识”,真正做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体现了“新、实、活、趣”。教学过程一、畅谈夕照美,引入“迷人”景1.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那景色是迷人的。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自己所观察到的夕照美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描写夕照的,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作者笔下那迷人的夕照吧。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感知:根据…  相似文献   

12.
张兴惠 《文教资料》2012,(25):50-51
人教版七下课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人物群像的描写。教学本文要扣住人物描写这个重点,带领学生品味语言,体会描写的生动逼真,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作者在优青赛课时指定上的就是这篇课文,现整理几个教学片段作概述及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第二篇课文。教学目标1援学习生字。2援自读自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严监生形象。3援领悟细节描写的作用,初步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故事激趣:师:上课之前,给大家讲个故事。从前,有个会算命的道士,这个道士自称能前算八百年,后算八百年。有三个进京  相似文献   

14.
李岩  孙仁国 《中国教师》2014,(4):38-39,49
<正>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写作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而且能逐步提升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对人物、景物、情感这三个方面进行描写,而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人物描写则是主要内容。人物描写教学可以从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以及心理描写着手,逐层为学生拨开其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5.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研究与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设计并实验了一种数学“过程式”课堂教学结构。一、“过程式”教学结构的程序和基本内容“过程式”教学结构以“数学教学的核心——思维教育”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心理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知识、智能、教育和发展的全部功能。“过程式”结构旨在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中那种外部的、机械的灌输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消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1.了解《水浒传》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典名著的感情。2.梳理文章内容,分析鲁提辖的性格特征及作品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培养学生疾恶如仇、敢于伸张正义的感情。3.多角度思维训练,激发探究意识。教学重点:从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三打过程来分析人物的性格。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古典名著的感情。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手段:网络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传》,感受文学名著的魅力。播放《水浒传》主题歌,大家阅读“名著导读”。一部《水浒传》流传千古,一曲《好汉歌》…  相似文献   

17.
在作文教学中要结合范文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人物描写,它其实就是把平时生活中的人物如实地,生动具体地描述下来,在描写的过程中真正做到随心所欲、畅所欲言,才会流露真性情,表达真思想。当这些成为学生的需要时,人物描写就变得简单而且有趣了。  相似文献   

18.
作为课堂教学这一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必须彻底转变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数学探究的题例和背景材料,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以下是笔者由圆锥曲线中最值问题引发的一次诱思探究教学活动,现将课堂教学过程整理后展示给大家。  相似文献   

19.
树立读写目标 ,有意识地通过对课文字、词、句、段的分析 ,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使学生无形之中掌握写作技巧。《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课文细致形象地描绘了烈日的酷热和暴雨的凶猛 ,衬托祥子拉车生活的痛苦和遭遇的悲惨。我们分析课文时要紧紧抓住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两个方面。课后“揣摩·运用”中就有两道这样的习题 :1 以“冷”为题 ,试写一段话 ,描述天气的寒冷 ,不出现“冷”字。2 写一段雨中走路的感觉 ,注意运用学过的表达方法。这正是语文课本中注意读写结合的佳例。教“在烈日下”这一部分 ,我首先提示大家 ,这一部分写烈日没有用…  相似文献   

20.
张小华 《池州师专学报》2010,(1):154-155,157
开发利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创设课堂教学的“情”,主要着眼于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认知状态,着眼于为学生创设一种“非智力情境”。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一样:“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