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杉矶的墙画邑夫洛杉矶是西班牙语"天使"的意思。这里气候温暖,春夏秋冬无大变化。人们只需穿件衬衫,一年四季都能过得去。洛杉矶那蔚蓝色的天空和干爽的暖空气,会引人遐想。当你喝上一杯当地产的葡萄酒,舒展一下筋骨之后,就飘飘然好像走进了一个幻境似的。西班牙...  相似文献   

2.
辣椒     
辣椒李迎编译辣椒不仅使食品味美而且对身体有益美国新墨西哥州哈奇城的常住人口为1.2万,然而在该城一年一度的辣椒节期间,居民人数却达到原来的2.5倍。新墨西哥州是美国最大的辣椒种植地,而哈奇城是辣椒的盛产地。在那里农民们按照要求生产辣椒,并把它们称作埃...  相似文献   

3.
18世纪以前,英国人在斗鸡赌博中将混合在一起的烈酒灌饮公鸡,使之战胜对手;为庆贺赌博胜利,人们也开始喝这种酒,并逐渐养成了在庆贺活动中饮用混合酒的习惯.由于当初人们在饮酒之前要用鸡翎搅拌酒液,因而,这种酒也被称为鸡尾酒.有关鸡尾酒的来源存在着许多种说法,上述便是其一.鸡尾酒,按其杯载量来分可有长、短饮之别;其制作方法多样;可用摇酒壶混合,也可用搅拌器搅匀,还可用调酒杯将酒调制好后再过滤到杯中,而将酒直接在杯中搅拌也是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吴宗海 《寻根》2001,(6):104-105
《水浒》第二十四回中,王婆对西门庆说了一段风话:“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荡温和大辣酥。”向来未得确解。“革”前人民学出版社本在编辑凡例中特别指出此例暂不注释。《辞源》释“大辣酥”为蒙古语dairysun音译,也作“答剌酥”、“打辣孙”,意为酒。所引书证,即此二句。钱钟书先生1979年访美,学张洪年问此句话如何解释。钱日:“这是一句玩笑话,也就是西洋修辞学上所谓oxymoron(安排两种词意截然相反的词语,放在一起,藉以造成突兀但是相辅  相似文献   

5.
幽默一束     
一个十分吝啬的老板送给店伙计一瓶威士忌,以祝贺圣诞节。伙计很惊讶,可还是把酒带回家了。晚饭时,他打开酒瓶先尝了一口,然后就喝起来。第二天,老板问他那瓶酒味道如何。 他说:“这酒恰到好处,恰到好处。” 老板问:“你说的恰到好处是什么意思?” 他回答说:“如果这酒再稍微好一点儿,你绝不会送给我,如果这酒再稍微坏一点儿,我也决不会喝它。”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多了,随之出现了文化间的频繁交流。在我国,人们会清楚地看到,接触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大众文化的机会很多。比如,美国的餐饮文化、著名的麦当劳和肯德基在我国大城市随处可见。中式快餐属于起步阶段,没有推广开来,形成名牌。因此,人们担心美国大众餐饮文化的“渗透”,会不会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7.
酒事趣谈     
古来人们爱酒,对酒的美称很多,而且还有谑称和代名词。《诗经》上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之句。“春酒”就是指冬天酿造的酒,春天时饮用,后来人们把“春酒”作为新年酒的代名词,《诗经》中还有“清酒百壶”的句子,“清酒”是指质地澄清的好酒,还有指美酒为“旨酒”的。酒中有“家酿”一词,是指自己家里酿造的酒,白居易有诗“更待菊黄...  相似文献   

8.
据说法国文坛巨匠巴尔扎克写作时总离不开浓黑的咖啡,但到写不下去时咖啡就不管用了,所以他每逢这时就到院中的酒窖里取酒喝。巴尔扎克故居的后院有一个旁门,从那儿下去的酒窖可以直通当今的酒博物馆,这也就是为什么酒博物馆中留有巴尔扎克饮酒获取创作灵感的传说。其实真正追究起来,这个通道是巴尔扎克逃避征税人逼债的方便之门。酒博物馆建在巴黎16区中心水街的地下,离巴尔扎克故居不过几百米远,地下通道虽然串联了许多住家的酒窖,但是由于许多住家不愿意向酒博物馆出售他们的酒窖,所以酒博物馆仅开辟了实际长度近一半的通道。…  相似文献   

9.
藏历新年藏历元月初一是藏历新年,藏语称“洛萨”,是藏族传统的喜庆日子,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它和汉族的春节在时间上大体一致,有时因为闰月而晚一个月。每当新年来临,人们就忙于制作新装,酿青棵酒,准备各种食品。过年时,每户人家中要摆放一个叫做“竹素演玛”的五谷斗,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精粑、炒麦粒和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插上青棵穗、鸡冠花和酥油制作的名叫“孜卓”的彩色板;男女老少见面都要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孩子们放鞭炮;大家喝青棵酒、酥油茶,尽情欢乐。节日一直持续到元月十五。藏历年期间,如果要到藏民…  相似文献   

10.
藏族歌舞     
西藏享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节假日,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看见青年男女,老人小孩、翩翩起舞;每逢秋收打场时节,农民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一边围圈起舞;在牧区,经常举行有趣的青火晚会,人们通宵达旦,跳呀唱呀,尽情欢乐;在城镇,只要天气稍为暖和,人们便在假日阎家而出,到林卡里边喝青棵酒、酥油茶,边跳民间舞蹈,从早到晚,兴尽而归。在西藏,“歌舞”不完全是舞台上表演的概念,而是群众性的一种爱好和娱乐,人们形容说:西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西藏民间舞蹈种类很多,风格各…  相似文献   

11.
宜宾是中国历史化名城和酒化名城。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物,翔实地记录了宜宾酿酒的漫长的岁月,书写了宜宾酒化的光辉篇章,成为后人了解和探索酒都宜宾及中华酒化史的一个多棱镜。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酒化的百花园中,绚丽多彩的五粮液酒化格外引人瞩目。五粮液不仅已经成为中国白酒“第一品牌”,而且修筑了令世人惊叹的雄伟壮观、如诗如画的十里酒城。五粮液不仅酒美酒香,而且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一格的“五粮液建筑化”。五粮液建筑化丰富了中华酒化与中华建筑化的宝库。  相似文献   

13.
名酒佳话天下闻宁锐中国是个酒的国度,人们在日常礼俗中,处处事事离不开酒,酒的品种多,酒的佳话也多,名酒的传说洋溢着沁人心脾的酒香味而传遍天下。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的西部有个凤凰展翅的地方--凤翔,是古雍州的首府。凤翔县的柳林镇盛产西凤名酒。据说它就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酒的故乡。自从酒一产生,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酒以其特有的魅力,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为人们带来难以言表的乐趣。为生活增添绚丽的光彩。酒已成为人类生活各种礼仪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特殊饮料,酒在中国的每个节日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形象问题 今早我醒得有点迟,倒不是因为这是个双休日,主要是昨晚喝高了.嗅觉告诉我,这臭皮囊到现在还散发着浓烈的酒精味,好像昨晚不是喝酒,而是把自己整个投进了酒缸里,每一个细胞都海绵似地吸足了酒汁.玉珍早起床了,或者她夜里就没跟我在一起,每次我喝高了,她就会忍无可忍地迫不急待地逃到别的房子去.  相似文献   

16.
瑞士人与酒     
瑞士不象法国那样出产世人皆晓的美酒,但阿尔卑斯山区险恶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健壮的瑞士人,也培养了瑞士人能喝善饮的豪爽性格。他们对酒有着特殊的爱好,家宴、朋友聚会和庆祝活动都少不了酒。初到瑞士时,我在一些聚会上常因不会喝酒而尴尬,只好以果汁代酒。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对酒产生了“好感”。那是去年8月的一天,受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先生之邀,我参加了论坛在阿尔卑斯山区举行的“半夏节”登山活动。那天,烈日当空,万里无云,雄伟的阿尔卑斯山绵延无际,脚下是青青的绿草。斑斓的野花,远处是皑皑雪峰,令人对大自然的神…  相似文献   

17.
韩国点滴     
虞文 《世界文化》2007,(5):45-45,47
泡菜 国内许多所谓的“正宗韩国泡菜”其实都不正宗。因为那都是用中国人的泡制方法和调味料做出来的,和真正的韩国泡菜相去甚远。韩国被人称为泡菜缸里长大的民族,他们泡制泡菜的方法和我们确有不同。在韩国,泡菜中最重要的调料是蒜,而在中国泡菜中醋和辣椒是必不可少的。用蒜做调料腌制的泡菜既有酸味又有淡淡的辣味,既不辣嘴又能杀菌,吃多了也不觉得口干舌燥,故而在韩国大受欢迎。  相似文献   

18.
《文化市场》2000,(3):48-48
世界上酒的文化历史悠久,为了弘扬酒文化的民间传承,促进国际酒文化的交流,同时以酒文化促进国内外酿酒业,促进酒商、旅游、饮食、宾馆业,繁荣与发展酒市场。  相似文献   

19.
酒的神秘信仰任骋古人以为神灵、祖先是喜爱饮酒的,如果有酒,应当先用于敬祀,而人们自己却不经常喝酒。《尚书·酒诰·疏》:“以酒为祭,不主饮食。”虽然这在当时是出于礼教的劝诫,却足以征明酒在民族文化中地位的神圣。据说,祭祀有酒,神灵便乐于降临。《说文》释...  相似文献   

20.
我国酿酒的历史悠久,商纣时期就有“酒池肉林”之说。古往今来,述酒的名联佳作充耳可闻,常被悬挂于酒楼餐馆。人们在酒宴欢庆之余,吟咏观赏这些酒联,更增添一番情趣。酒楼酒店的酒联,都夸其酒好,意在逗人酒兴,诱人入内。如“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