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针对目前我国翻译现状,提出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教学设想和原则。即翻译能力的培养可以分为:被动翻译能力的培养和积极翻译能力的培养;教学必须遵循真实原则、交际原则、透明原则和充分原则。  相似文献   

2.
翻译教学是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来教,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培养良好的翻译工作习惯,学会初步的翻译技巧,了解一定的翻译理论,具备基本的翻译能力.翻译赏析在翻译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3.
茹静 《考试周刊》2012,(89):70-71
随着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作为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一部分,翻译课程无疑也应当承担起外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任务。而且,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翻译水平。本文在词汇、句法和语篇的层次上.探讨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并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4.
隐喻思维与翻译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思维能力是学习者迅速正确地理解隐喻所包含的信息并准确恰当地运用隐喻的能力.在翻译教学中融入概念隐喻思维方式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翻译学习中以隐喻思维认知世界,有利于翻译教学中词汇的隐喻阐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学翻译以外语为中心,是外语教学的辅助手段,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外语词汇和语法,提高运用能力,练习材料以词句为单位。翻译教学将外语能力视为获得翻译能力的前提条件,运用翻译理论全盘规划翻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翻译理念、技能和方法,是自成体系的翻译职业的培训。  相似文献   

6.
字幕翻译作为翻译教学媒介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琴 《文教资料》2010,(1):37-39
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翻译类型具有其自身限制因素带来的特点。翻译教学将外语能力视为获得翻译能力的前提条件,旨在培养学生的翻译理念、技能和方法,是自成体系的翻译职业培训。本文将字幕翻译引入到翻译教学中,探讨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所能获得的益处.旨在说明字幕翻译的训练对于培养职业译员确是一条有效提升语言和翻译技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隐喻翻译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从而成为一个新的值得研究的领域.纽马克教授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考虑到语篇、语体和文化等因素,进而在交际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七种隐喻翻译的方法.而从交际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大学英语教学中隐喻的翻译原则和策略,进而通过策略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考试成绩,并增强其对跨文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8.
刘喜玲 《考试周刊》2013,(34):75-76
翻译过程教学法是将西方写作课程惯用的教学法理念扩展到翻译教学而形成的具有强烈人本主义色彩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法以发展学生翻译能力为中心,大大增强了翻译课堂的互动性,丰富了翻译课堂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将读、写、译、听、说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组织能力等素质培养有机结合,满足了教学大纲关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南颖 《文教资料》2013,(27):195-196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翻译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教师应意识到除语言能力之外,跨文化能力是促使翻译活动成功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应用法语翻译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例如,在先修课程中设置文化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中涵盖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知识,在教学中恰当采取交际教学法等措施,都不失为改进和提高应用法语翻译教学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时代是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翻译作为沟通各种语言文化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当前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高职院校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为了适应就业形势的需求.培养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是高职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从英语课堂教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实现翻译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翻译本身即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跨语言跨文化转换能力。调查证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较弱,翻译实践中跨文化转换能力尤为不足。教师应因地制宜地利用西方已发展成熟的跨文化培训方法来增长英语专业学生的中西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在翻译教学中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革新,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翻译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即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的能力。翻译能力是学生外语语言和知识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双语交际能力的体现,它的培养和提高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针对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为主的教学翻译,文章阐述了翻译能力和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探讨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和改革中有效地进行翻译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翻译离不开语言与文化.对外汉语教师不仅是汉语言的传播者,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中国文化与文化翻译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高校都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重视.对外汉语专业英语翻译课教学可以从外语教学与文化二者的联系出发,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应用词汇语义学理论培养学生的"文化翻译"技能,增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罗胜华 《考试周刊》2014,(62):79-80
翻译能力是衡量英语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提出策略,以引导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会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提高翻译能力和文化交际能力,满足市场及社会对综合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发展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其精髓是学生的合作学习。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教学反思日记和观察法等研究手段,考察以合作学习为基础的商务英语翻译交际翻译课堂的可行性,指出开展交际翻译课堂实践是可行的,但开展过程中师生均要转变教育观念,同时教师在相关研究及教学实践中将倾注更多的时间与努力。  相似文献   

16.
肖萌 《文教资料》2008,(20):93-94
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只有掌握了系统化的翻译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培养出高质量的翻译人才.在翻译教学中如何用翻译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是每一位外语教育工作者经常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对翻译理论重新认识的基础上,试图阐明其在翻译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翻译能力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备能力之一,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翻译能力,学习者才能深层去理解和掌握语言,从而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本文从目前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现状出发,分析了导致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处于劣势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方案措施,希望本研究成果对于构建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一定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强调学习的自主性.文章阐述了建构主义全新的教学理念并结合教学改革试验探讨分析了该理论的实践意义,提出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学互动,注重评价效应,加强课后翻译操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翻译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出具有较强翻译实践技能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9.
祝琴 《考试周刊》2010,(20):107-108
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翻译类型具有其自身限制因素带来的特点。翻译教学将外语能力视为获得翻译能力的前提条件,旨在培养学生的翻译理念、技能和方法,是自成体系的翻译职业培训。本文将字幕翻译引入到翻译教学的口译培训中,探讨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所能获得的益处以说明字幕翻译的训练对于培养职业译员来说确是一个有效提升语言和翻译技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翻译思维是双语转换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翻译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翻译思维能力的训练。高职高专学生翻译思维能力的训练既要遵循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即系统性、认知性、文化性及情感性等原则;也要结合高职高专翻译教学实际,科学、合理地进行思维训练,即合理安排教学、关注学生思维差异、培养双语思维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