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周京昱 《中国考试》2006,(11):4-7,16
[考生求助] 1.我写作文的时候常常找不到材料,觉得无话可说,怎么办? 2.一篇考场作文,可能要涉及许多材料,怎么使用它们好呢?在考场作文的诸多问题中,对很多考生而言,最根本的问题常常是“没的可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材料无技巧可以成文,无材料空有技巧也难出佳作。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来看,考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有:①无材料——以讲道理代替引材料,有“码字儿”之嫌;②材料陈旧——以常识性的“纸材料”为主,缺乏鲜活、有力度的“金材料”;③材料单调——所采用的均为同一角度、同一层面、相同色彩的材料,缺乏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考场作文的诸多问题中,对很多考生而言,最根本的问题常常是“没什么可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材料无技巧可以成文,无材料空有技巧也难出佳作。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来看,考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有:①无材料——以讲道理代替引材料,有“码字儿”之嫌;②材料陈旧——以常识性的“纸材料”为主,缺乏鲜活、有力度的“金材料”;③材料单调——所采用的均为同一角度、同一层面、相同色彩的材料,缺乏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当下初高中语文教学中,被升学利益异化的写作教学现状堪忧。温儒敏教授提到:"现在的写作教学普遍不受重视,认为不需要教,也很难教。加上教材的写作教学内容缺少系统,缺少方法,教师教写作也心中没有底。初三和整个高中,很多就是满足于应试式的考场作文技巧训练。"从学生的角度看,平时积累不够,搜肠刮肚也没内容可写,又不得不完成作业,于是只能疲于应付交差,根本就没奢望会有什么好成绩,从而产生  相似文献   

4.
写作文时,大部分学生往往既存在搜肠刮肚"无材料可写",又存在材料仿佛一大堆,"不知写什么好"的问题。其实,作文如炊。学生畏惧写作,原因无非有三:一是"无米可炊"——学生的习作脱离实际生活,无话可说,也无字可写;二是"有米不知该如何炊"——有许多话说,却不知怎样下  相似文献   

5.
考场作文,同学们常常感到"没什么可写"或是"无话可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确实没积累多少材料,二是有材料而不善于调动和检索。其实,一个中学生有十几年的生活经历,读了成百上千篇文章,不应该无话可说。其主要原因是不善于想象  相似文献   

6.
眼下学生作文时有两难:一难是无材料可写,二难是有材料不知怎么写,造成了“笨媳妇糟踏了好佐料”的不良现象。这些并不缺少写作材料的学生,他们不会运用这些材料,作文时不善于选择角度,写不出新意。写事时平均用力,不分主次;写人没血没肉,看不出个性;抒情时无病叫痛,没有真情实感。其主要问题是学生没有运用好写作材料,即立意不够鲜明所致。下面就作文立意指导说说个人在教学中的孔见。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的最大尴尬是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理由是"没什么可写"和"不知道怎么写"。觉得"没什么可写"是因为学生没注意到自己的生活,其实写作不必舍近求远,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内心世界、科学自然等,皆为素材。"怎么写"的问题需要动用一些技巧,比如制造悬念、营造误会、顺势翻转等。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大部分学生作文写不好,无话可写,无材料可用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可见素材积累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考场作文的发挥,我们只有在平时多积累素材,才能在考试时从容应对,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写作文时感到最困难、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没有内容可写,这也是作文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千篇一律;说假话、空话、套话,缺乏真情实感。没内容写的原因有二:一是缺少生活,二是不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写作材料。因此采取多渠道开源引水,积累写作素材是作  相似文献   

10.
倪娟 《学子》2013,(4):49-51
一、让学生乐于读现在的学生怕作文的原因,往往是平时积累的材料少,到写作时经常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可作文又强调"言之有物"。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平时写作素材的积累,只要学生"肚中有货",写作往往就不怕了。为此我想尽办法让学生乐于读,让学生在写作时,真正有材料可写,有"货"可倒。让学生爱上阅读的N招有:  相似文献   

11.
纵观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小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作文思路狭窄.多数学生总是处于"无米下锅"的状态,没东西可写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写.可见,如何有效地开阔小学生的写作思路,仍然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该思考和探索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学生写作空谈的现象非常严重,立意平凡,缺乏意蕴,语言苍白无力,导致作文内容空洞贫乏,语言干瘪,得分很低。学生写作,每每苦于无物可写,勉强写了,也是一些虚假的套话;就算是有物可写,也只是材料的堆积,泛泛而谈;再加上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作文分数往往不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很好的运用材料。在这里笔者简要谈谈初中生写作怎样运用材料,避免"内容空洞,叙事干瘪",写出内容丰富,立意高妙,主题深刻的高分作文。  相似文献   

13.
写作课上经常会出现学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面对题目无材料可写。我们在教学中长期坚持培养学生养成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不仅使学生作文时材料丰富生动,而且从中可见他们对材料的选取和提炼使材料使用更加准确,也提升了材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很多学生畏惧作文,觉得作文太难,无材料可写或是不懂从何写起,久而久之成为"作文奴隶".怎样促使学生成为"作文主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是:作文要求适度宽松,让学生觉得作文不难;作文题材源于生活,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作文指导范文引路,让学生懂得怎样写;作文评价欣赏激励,让学生乐意去写.帮助学生感受写作文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写作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和升学考试中,作文课无疑是重头戏,更多的老师和同学看重的是作文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出采等技巧,诚然,作文技巧固然重要,但它毕竟是形式上的东西,更何况技巧性的东西在短时间里是可以学会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感觉到现在中学生作文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用,无话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单调苍白的生活限制了学生思想的飞扬,致使他们"望文兴叹",只能机械地模仿,所以就出现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状况。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须要让学生养成积累材料的好习惯,从根本上解决"作文贫血症",让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写,有材料可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积累材料的好习惯呢?一般得通过两大途径:一是直接积累,二是间接积累。下面就此问题加以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正通常的作文教学训练比较重视写作技能的培养,但实际效果并不见佳。问其原因,学生的回答是无话可写。我国传统写作向来重视文以载道,无"道"何以成"文"呢?学生无话可写也即心中无"道"。所以要解决学生无话可写的难题,关键还在于要让我们的作文教学关注人文性,让学生从机械僵化的模式化训练里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7.
写好作文是保证语文高分的重要条件,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写作辅导、写作材料等书籍,作文速成班也是门庭若市,可考生的作文分数很难提高。难道有些学生天生就不能写好作文么?实则不然,写不好作文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进入了写作误区。作文不是写作,考场作文只要掌握了写作技巧也是可以少丢分的。对于如何打造高效考场作文有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占品 《成才之路》2012,(24):54-35
新材料作文是近几年全国高考的主要作文题型,考场上大多数考生选择的文体是议论文,把给材料议论文写好的关键是把"始发叙述"写好,而这正是现在广大考生写作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教师要探讨材料作文"始发叙述"的写作,为高中一线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和广大考生写好材料作文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杨永红  侯武忠 《教师》2010,(31):85-86
考场作文与平常作文不同,一是我们写作时速度要快,二是老师评卷时间特短,我把考场作文比作在电视上打广告,要想给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留下深刻印象,必须突出观点,营造亮点。如何将考场议论文写得又快又好,关键在平时训练;但考场写作时,掌握一定技巧、遵循一定的规律写,也非常重要。我这里归结一些经典议论文的写法,结合自己写作的心得.给同学们介绍考场议论文快速写作、简易可行好学的“七句”方法与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我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学生在写作文选素材上相对有所局限。提起笔来,总是环顾四周,抓耳挠腮,茫然不知所措。学生常说:"写议论文时知道论点,没素材可写,太伤脑筋了。"俗语有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素材有如炊饭之米,是行文写作之必备要素。素材之于作文,有则妙笔生花而成,无则空洞说理必败。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要解决这种"无米可炊"的现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