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李白因为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工作。因而得罪唐肃宗而被捕入狱,后来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在押解之下从洞庭到巫山,还没有赶到夜郎就遇赦放还。作为李白的好友,杜甫当时远在秦州,还未得知李白遇赦的消息。所以时时担忧好友李白的安危。在写了  相似文献   

2.
“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一绝,当作于诗人七二五年出峡东下时,因他自后再未回蜀即亦不再“辞”白帝。复旦大学中文系《李白诗选》系此诗于七五九年李白流夜郎遇赦东还时,根据就在于“千里江陵一日还”一句,既是“还”,一定曾经先到,自然只能是赦后东还,初出峡来是无所谓还的。后之论李诗者多因之。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它违背事实。诗题是“早发白帝城”,首句也明说“朝辞白帝”,而李白七五九年流夜郎只到巫山下,未到白帝城,这是李白本人多次陈说清楚了的;未到白帝城,怎么会去“早发白帝”“朝辞白帝”呢?问题全系于一个“还”字。  相似文献   

3.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虽有供奉翰林的荣耀,但却因参与永王璘的“叛乱”而被流放夜郎。在放逐途中他曾吟诗道:“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此诗不仅表达了他渴望早遇大赦的急迫心情,而且还涉及到唐代的大赦仪式。在唐代,只要国降祥瑞(有麒麟、凤凰等出现),或朝廷有重大喜事,尤其是“天鸡星动”之时,皇帝都要“大赦天下”,把在押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大量的资料对自北宋人曾巩到现代的郭沫若等权威人士关于李白流夜郎中途遇赦而返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并就李白应该到过夜郎,以及不能排除李白经过石阡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相似文献   

6.
李白巴蜀诗总43题52首,其可粗分为青少年蜀中生活诗、出川后写到巴蜀的诗、流放夜郎至三峡及遇赦回棹诗三阶段,题材上可粗分为政治抒情、抒怀访道、写景咏物、交游赠别、爱情五大类型。李白巴蜀诗内容、题材、风格、体裁皆有自身演变发展轨迹可寻,李白巴蜀诗变原因有三:崇仙尚道、兼具儒学信仰所致;个人不幸的经历遭遇使然;自身写诗能力提高的结果。李白巴蜀诗不仅对其自身思想、性格的形成,及其一生诗歌创作影响深远,而且对唐宋诗的演变发展多有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对刘恺《“李白在万县”问题之我见》(载本刊1996年第2期)一文的答辩。文章主要就李白长流夜郎途中是否到过万州、涪州和渝州并留有作品这一问题摆证据。述观点,发表不同意见。作者不同意前人“巫山遇赦”之说,对李白的有关作品进行了新的探究,得出了“渝州遇赦”的结论。作者认为,李白三到万州南浦县(今万县市)并留有作品这一事实是难以否定的。  相似文献   

8.
李白与苍梧     
李白的游历及后来的流放,都没有到过古苍梧的中心地域,当然就没有到过广西梧州和藤县。他流放夜郎,是从岳阳出洞庭湖溯长江西上,但到了三峡巫山就遇赦放还了。但从李白的诗文中可以发现李白对舜藏的苍梧是情有独钟、一往情深的。  相似文献   

9.
李白与苍梧     
李白的游历及后来的流放,都没有到过古苍梧的中心地域,当然就没有到过广西梧州和藤县。他流放夜郎,是从岳阳出洞庭湖溯长江西上,但到了三峡巫山就遇赦放还了。但从李白的诗文中可以发现李白对舜藏的苍梧是情有独钟、一往情深的。  相似文献   

10.
粼王我们以前教学李白的绝句《早发白帝城》,谈到诗中表达的欢快喜悦之情时,往往作这样的背景介绍:“李白参加永王李的军队,兵败获罪流放夜郎,途中遇赦,立即返回,这首诗正是写他重获自由时的特殊心情……”学生对此虽有所理解,但总感到不那么真切。如何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我换了一种教法,即“引进→比较→悟解”。这样教学,学生在比较中悟解,效果颇佳。引进。教学古诗,介绍背景,解析意蕴,固然无可非议,但毕竟是就诗论诗,缺少比较,有所局限。怎么办呢?我翻检李白诗歌,找到了他遇赦前不久写的一首诗歌《上三峡》,反映了与…  相似文献   

11.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是否到过零陵?古今学者都未得出较为一致的意见。 清人王琦《李太白年谱》说:“开元十三年乙丑,太白出游襄、汉,南泛洞庭,东至金陵、扬州,更客汝海,还憩云梦……”。“乾元元年戊戌,终以永王事长流夜郎,遂泛洞庭,上三峡,至巫山。”“未至夜郎,遇赦得释。还憩江夏岳阳,复如寻阳。”据王谱考证,李白似乎只到过洞庭,没有涉足零陵,黄锡圭《李太白年谱》,肯定了李白到零陵的游踪,他认为李白是在流放夜郎途中游零陵的。而郭沫若的《年表》则认为李白流放获释后来过一次。此外,近来出版的王伯祥的《增订李太白年谱》与八三年编写的《永州文物志》,均无李白至零陵事迹。中华书局出版的小册子《李白》,对李白至零陵事也说得较含混。笔者认为,李白一生到过零陵两次:一次是年轻时期出蜀远游,一次是流放获释后返回途中。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诗后题目·、交理竺多/一)【天末怀李白‘1(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潮秋水多!文章憎命达曰,皱魅喜人过闭。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泪罗。 【注1(l)这首诗是杜甫弃官客居秦川(今甘亩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磷事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今责州遵义地区),途中遇赦还 至湖南,杜甫因此贼诗怀念他。天末:天边,迷远的地方,这里指秦川。 (2)这句意谓好文章总是与穷困结交,与飞黄腾达无缘。 (动意谓,那些山长鬼怪,喜人经过,可以吞噬饱餐。魁魅:传说中的山神和精怪。1、作者杜甫,字,他的诗称“2、这首诗的体裁属于近…  相似文献   

13.
《人民画报》和《解放军画报》均在1980年4期上刊载;李白、杜甫游过南岳。我因工作关系,看过一些有关南岳的资料,觉得有些疑问,为此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李白与杜甫,确曾都同南岳挨过边。759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峡遇赦。他兴喜得“千里江陵一日还”。在这之后约一年的时间里,李白曾漫游于洞庭、潇  相似文献   

14.
唐肃宗至德二年年底,李白因为加入永王的幕府而受到长流夜郎的处分。他由安徽省的宿松县出发,缘江西上,途经浔阳、江夏等地进入三峡,过巫山后遇赦。“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李白登上归舟时,已是乾元二年的幕春时节了。 在这个时期,李白写下的诗有三十首左右,集中在浔阳、江夏、峡州等地。与漫长的行程以及周围的山川胜迹比较起来,这数字是太小了。为此后人评论道:“李青莲是快活人,当其得意,斗酒百篇,……及流窜夜郎后,作诗甚少,当由兴趣消索”(江盈涛《雪涛诗  相似文献   

15.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脸炙人口的七言绝句。作于唐肃宗韩元二年(759)春。七五六年冬,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获罪下狱,经多方营救,免死,于七五七年十一月流放夜郎(贵州遵义一带)。诗人由浔阳出发,舟行十五个月,七五九年三月至巫山遇赦。此诗是由白帝城返回江陵之后所作。  相似文献   

16.
"谪仙"李白因受安史之乱与永王李璘事件所累而被贬谪夜郎(今贵州桐梓)。而关于其长流夜郎一事,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一方面结合李白流放背景、路线考辨及其诗文系年探寻其确至贬所夜郎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从古代及近现代学者的论述和著作中寻找"蛛丝马迹"来解决疑案。本文还对李白流放夜郎地具体的地点进行了考辨,由此得出充分物证证明李确至夜郎并服刑约半才遇赦放还,遂呈一己之见以供学界商讨。  相似文献   

17.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是他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乘舟东返之作。这首诗不论从哪一个角度去欣赏,都离不开一个“快”字,而这个字在字里行间却不见踪影。这种艺术感受正如品尝一杯糖水,知其甜而不见其晶粒。唐代司空图曾推崇那种含蓄动人的诗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早发白帝城》正是具有这种艺术特色的名篇佳作。  相似文献   

18.
【览知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族叔李晔(曾任刑部侍郎)贬官岭南,途径岳州。李白正巧从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而归,于是和族叔李晔及贬官岳州的贾至(曾任中书舍人)一起泛游洞庭湖。南湖:指洞庭湖。耐可:怎么能够。且就:暂且就着。赊:借取。将:驾驶。  相似文献   

19.
归心似箭     
[作文题](40分) 读李白《早发白帝城》及相关资料,然后按要求作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李白因永王案遭贬,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忽遇大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速返江陵。诗中寓情于景,流露出了作者重获自由的欢快心情。亲爱的同学,当你在中考试卷上重读这首诗的时候,你是否仍为作者欢快的心情和笔下的美景而深深感动呢?现在,假若时间已经倒流,假若你就是当时的李白,请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相似文献   

20.
从古至今,不知曾有多少文人墨客路遇三峡,对它的雄伟壮丽发出由衷的赞叹.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早发白帝城>作于李白遇赦东归途中.李白因永王磷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因此诗的感情是欢快的.轻舟,不仅仅是指船行快,更是指作者那愉悦的心情.三峡江水迅猛湍急,若顺流而下,行船者不需要费气力划桨,船一样会飞快向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