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鱼类一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离开水以后,因为不能像人类这样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因此很快  相似文献   

2.
人类是由猿变来的,这一点早已编入了教科书;那么猿又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如果说它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会感到吃惊吗?然而这却有几分科学的依据。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这也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人不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没有这种适应水中呼吸的鳃。人类的呼吸器官是肺,肺中流进了水,人就会被呛死。因此,古人在塑造神通广大的神猴孙悟空时,仍不忘说他要念起避水诀才能深入海底直捣龙宫。《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的麦克,既能在海底生活,又能到陆上活动,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两栖人”…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地球被一件透明的外衣包围着,这层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层就是大气。像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样,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的底部,并且一刻也离不开大气。大气的状态和变化,时时处处影响到人类的活动与生存。  相似文献   

4.
会爬树的鱼 鱼类在水中生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鳃.鱼儿离开水,鳃丝就会变干燥,彼此粘连在一起,呼吸就会受阻,生命也会因此而停止.然而,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却生活着一种能够适应两栖生活的弹涂鱼.  相似文献   

5.
瑞月 《科学启蒙》2008,(Z2):58-59
一般人都认为鱼类是沉默寡言的,这显然是错误的,其实许多鱼类能发出各种令人惊奇的声音。例如:康吉鳗会发出"吠"音;电鲶的叫声  相似文献   

6.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独领风骚,兴旺发达,是因为大自然赋予了它在水中生活的本领。由于水中各种环境条件不同,鱼的外形也各种各样,但活得最好、数量最多的鱼类,体型是纺锤型。这样的体形,可大大减少水中游动时的阻力,良好的体型外表常常有一层滑溜溜的液体,那是鱼  相似文献   

7.
布谷鸟     
我家住在黄河岸边。从小到大,见惯了天地之间那片雄浑的苍黄。然而,记忆深处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家乡的布谷鸟和布谷鸟的叫声。每当窗前的枯枝上绽出新芽,耳边便开始有布谷鸟的叫声在萦绕。那叫声就像家乡悠然安逸的乡村生活一样质朴、单纯。大人们在布谷鸟的叫声里开始了一年的劳  相似文献   

8.
水中的亲情     
自然界很多动物和人类社会一样,在这个奇妙的地域里,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亲情,特别是生活在水中的鱼类,它们看似弱小和柔软的身体里,蕴含的是感人的爱。鲈鱼是一种很珍爱后代的鱼,雄性鲈鱼在繁殖季节,都像化了妆似的全身  相似文献   

9.
小河边一棵棵枝叶繁茂的绿树上,蝉的叫声一浪高过一浪。它们用粗哑的嗓音发布着乡村里的小道消息,仿佛是在提醒我:放暑假了,赶快拿起钓竿,小河里的鱼儿长得又肥又美。沿着穿过村庄的蜿蜒的小河走着,我一边用脚踢着土块,一边低头观察着水中嬉戏的游鱼。想到在这漫长的假期里,我也会像一条在水底一天到晚游泳  相似文献   

10.
蝈蝈声声     
佟希仁 《少年月刊》2013,(10):33-34
小时候家住农村,我最爱玩的游戏要算是捉蝈蝈了。每到盛夏,走进绿色的山谷,就会听到满山谷里都是蝈蝈的叫声。那叫声清脆响亮,就像孩子们新敲起的小铜鼓,声声人耳;又像虫儿们山谷里召开的热闹演唱会,真是令人兴奋极了。  相似文献   

11.
蝉是大家熟悉的一种昆虫,每到夏天就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蝉生活在高高的树枝上,古人把它当作高洁的象征。汉代官员有在官帽上附蝉翼的习惯,意在警策自己要像蝉那样高尚纯洁。古代诗人常吟蝉写蝉,抒发情怀。  相似文献   

12.
企鹅是不会飞的鸟类. 其他鸟类利用翅膀来飞翔,而企鹅则利用鳍状肢帮助它们在水中游泳. 大部分企鹅生活在南半球. 北极没有企鹅. 企鹅大多分布在以下几个国家,分别是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以及南非. 企鹅以在水中捕获的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为食. 企鹅可以饮用海水. 企鹅一半时间生活在海里,一半时间生活在陆地. 企鹅黑白相间的羽毛颜色在企鹅游泳时充当着它们的保护色.从水面上看,企鹅背上的黑色羽毛使它们难以被发现;而从水底往上看,企鹅身前的白色羽毛看起来则像太阳光反射在水面上.  相似文献   

13.
运动与广告     
刘京西 《初中生》2010,(6):48-49
读小学一年级时我家养了三条小狗。它们的名字我早已不记得了,但它们的叫声,我却永远也忘不了。 不是它们的叫声有什么特别,而是它们像我家的管家一样,不论我们在不在家,只要有人从我家门口经过,它们会在人还未出现时就吠个不停,  相似文献   

14.
能变声换调的黄花鱼黄花鱼能够变换各种声调,有时像打鼓,有时像猫叫,心情好时还会“吹口哨”。大黄花鱼产卵前会发出“吱吱”的叫声,呼唤异性前来“保镖”;产卵时它们会“呜呜”又“哼哼”地叫,好像很痛苦;待产完卵后,它们就像母鸡下蛋那样“咯咯”欢唱。  相似文献   

15.
在海里生活的不全是鱼类,还有不少哺乳动物,如鲸、海象、海狮、海豚等。那么,海里为什么会有哺乳动物呢?原来,在很久以前,这些哺乳动物的祖先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后来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它们从陆地上迁入了水中。当时的身体结构和模样都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为了适应水中新的生活环境,它们的样子就慢慢变得和鱼差不多了,但是它们仍保持着哺乳动物的特征:用肺呼吸,胎生,用乳汁哺育幼儿,体温保持恒温。海中为什么有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16.
奇妙的蜻蜓     
蜻蜓是一种惹人喜爱的昆虫。幼小的蜻蜓被称为幼虫或稚虫,生活在水中。原来,蜻蜓妈妈将卵产在水中,幼虫孵化后就在水中像鱼儿一样游来游去。这时它没有翅  相似文献   

17.
一、老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诱导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的知识点,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的强烈愿望。一年级刚刚接触数学数字,如引导他们“2”像小鸭水中漂,既形象又生动。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水里的鱼,经常会遇上敌害。为了生存,许多鱼类在对环境的适应中形成了多样而有趣的御敌本领。 有的鱼利用适合于四周环境的保护色来避免敌人的攻击。如天使鱼薄而略呈圆形的身体上生有若干深黑色的条纹,类似于水草的茎。这种鱼悬浮于水中,胸鳍徐徐颤动,使隐蔽的效果更加完美。还  相似文献   

19.
大鲵的智谋     
<正>每一种动物都有它独特的求生本领。比如鸥鸟水中捉鱼,让人感慨之余不得不佩服和羡慕。但鸥鸟属于鸟类,鸟类动作敏捷,纵能捉鱼,也在情理之中。如果有一种鱼,能够捉到天上飞会的鸟,那就有些让人匪夷所思了。这种鱼原产巴西的一个原始密林中,属于大鲵的一个变种。大鲵是一种有"鱼特性"的两栖动物,它形貌像鲇鱼,没有翅膀,因叫声酷似人类婴儿的啼哭而又名"娃娃鱼"。大鲵喜食蚯蚓、小鱼  相似文献   

20.
赵子 《科学启蒙》2009,(4):28-29
生活在北美洲的滨鸟类高鸣鹤的叫声十分响亮:“噜!科呖噜!”喇叭声似的,所以人们叫它们高鸣鹤。在墨西哥沿海地区,人们又称高鸣鹤为“水中老人”。“水中”两字好理解,高鸣鹤爱水,大部分时间在湿地里过。湿地指土壤潮湿的栖息地,包括池塘、沼泽、溪流,另外还有盐滩,一种干涸的沙地与浅盐水洼的结合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